南昌民办校被指“私挖”抚州多名骨干教师,这哪里不对?

淡定来了


如果是站在公办教育管理部门的角度的确是有很大问题,但是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这些福利待遇好的民办学校是可以理解的,正好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


作为教育市场化的民办学校也是教育的一种补充,而且我们看到他们的发展也是比较好的,而需要一些优秀教师是正常的需求。而我们看到公办学校有国家的各项支持,不论是待遇,还是师资力量,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教师对于这个职业的问题这么多呢?或许值得大家思考,在这里评个职场,有些等大半辈子,而且还不能改变什么,权利和机会仍然握在那些人手里,而资金和地位在哪里,教师的生活难到就没有追求吗,就不该有更高的追求吗?这不是道德绑架吗?


所以我们客观看待这个问题,民校的操作上是会影响一些公办学校的教学,但是本身学校和教师发展这么多年也让很多老师心理不好受,所以能被挖走就很好的证明。


思维数学小课堂


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是硬件设施,口碑声益,还是教学质量?无疑,在众多因素中,教学质量是最为核心,家长最最关注的。而教学质量需要过硬的师资力量来支撑。

民办学校挖公办学校教师的事儿屡见不鲜,但象媒体报道,一个公办学校一年流失十多名骨干教师的现象,还是第一次看到,也难怪临川一中急眼呢!

然而,聘请优秀教师来校任教,是私立学校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对于公办学校的骨干教师来说,面对高薪和丰厚的待遇条件选择跳槽到私立学校任教也无可厚非,谁不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谁又不愿意多挣点钱呢?


这样一来,教育主管部门就有点尴尬了,不管吧,公办学校本来就是自己的亲儿子,不能看着亲儿子利益受损呀!但是,对于私立学校来说,我是市场行为呀,我给的待遇好,所以人家愿意来我这里呀!

从面上看,好象私立学校这一行为也没啥毛病呀!其实我觉得还是有瑕疵的。我来提出两个问题,供进一步探讨和思考:

一方面,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有个很重要原则,那就是教育公平,这么多公办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被挖到私立学校任教,对那些上不起私立学校的家庭来说是不是新的教育不公平呢?

另一方面,这些民办学校在聘请教师的过程中,有没有存在贿赂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呢?

当然,主管部门己经在调查了,在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之前,我这里也不展开说了。


学尓思


我认为这很正常啊。公务员都允许辞职,下海经商,更何况公立学校的老师呢?难道还要束缚他们的工作选择自由吗?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轰动,主要是因为这次出走的骨干老师有点多,这些公立学校有点坐不住了,以后很有可能干不过这些野路出身的私立学校,到时可就丢脸了,所以找他们的老大求助,阻止这件事发生。


但能阻止的住吗?我认为有点难。在哪里都是教书,如果有很高薪资待遇的地方,为什么不去了?尤其现在对在校老师补课抓得比较紧,课外创收已经非常难了,而收入本身也不是很高,那这时有人给你抛来高待遇的橄榄枝,他们为何选择不接了?

现在既然在鼓励创办民办学校,那就应该允许这些骨干老师流动啊?要不然私立学校他们的教学质量又怎么保证呢?而且他们来解决老师工资问题,给国家财政减轻负担,这不是挺好的事!

我是教数学的小何老师,喜欢的点个关注吧!


快乐学数学


南昌民办学校高薪"私挖"抚州某中学多名骨干教师,就破教育部门约谈?这些民办学校破坏了教师的流动秩序?就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生态?这帽子未免扣得太大了一些。

首先,民办学校是不是学校,民办学校的学生是不是学生?国家既然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那么民办教育利用自己的优势高薪吸引公办学校的骨干教师发展教育,我觉得并无不妥。长期以来,老师就以"职业稳定,收入微薄"的定位存在大众面前,但我觉得,有能力的老师佩得上高薪,一些优秀老师敢于放弃编制,去民办学校获取更高收入,追求更富裕的生活,我要点赞。无论在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面对的都是学生,只要老师尽责教书,都在为社会做贡献,就不要去阻挡老师的选择。




当然,骨干老师,优秀老师离开公办学校,当然对学校有影响,但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校长,主管部门才意识到老师的重要,才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多优秀老师陪伴孩子成长。但请别去责怪那些选择离开的优秀老师,也别去抨击约谈那些用丰厚待遇吸引公办学校优秀老师的民办学校,还是多想想自己应当怎样留住老师的心吧。


途虫的百味人生


有人问,哪里不对,有人说你公办学校谁叫你公办学校开的工资低?我来说说!

第一。忽视了公办学校的培训成本,为什么飞行员转航空公司,运动员转会,要付高昂的挖人成本,一个学校,培养几个骨干老师,成本也是非常大的,否则,民营学校为什么不去找毕业生自己培养?!因此,公校转民校,可以参考付转校费。

第二。不是在同一竞争线上,国家对公办学校的收费有严格限制,说给老师待遇低的,其实要解决很容易,每个公有学校,搞几个实验班,配最好的老师,按民校收费,你们干不干,这样,骨干的收入一定不比私企差。你们却哭天喊地骂不公平!应该普惠!


不燕


民办学校高薪挖多名骨干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来看,但总体来说是好事情,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现在公办院校老师工资低,是被能挖的首要原因


临川一中在江西省是重点高中,也是因为临川出才子而闻名,一所有历史,有名气的学校老师都能被挖走,那其他高中就不言而喻了,说明现状很严重。现在一般高中老师有能力名师,上门补习,应接不暇,收入自然不低;一般普通老师,也就是普通上下班,没有什么目标和追求,这类老师,不在少数。老师被挖说明老师也是靠能力吃饭的,不需要铁饭碗。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名师集中更容易出成果。

为什么越好的高中,越是容易出成绩,优秀老师多了,氛围提升了,整体教育质量上去了,更容易得到成果。

民办院校借助名师,更容易招生。

学生选择老师,老师也选择学生,民办院校有利可图。

解决办法,只有从深层次的推动教育改革,从本质入手,改革教师工资结构,让有能力的老师拿到高薪,让没有能力的下岗。

当然,同时挖一所学校的老师,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了赵本山小品,薅羊毛的段子。教育资源需要公平,但是这个公平基于更多的公平。

〔君哥不一样的视界,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


君哥视界


我觉得这是好事,也大力支持,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主管部门应该从这个问题吸取教训,而不是行政干扰,用行政手段是无法跟市场抗衡的,而且迟早会被历史车轮碾压的粉碎。

看挖人的条件,绝对令人心动,这也是资本为社会做贡献,也是教师基本价值的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社会价值主要看社会的评价,内心的感受以及所赚的薪水,而民办学校给了教师最后的尊严。

安家费50到100万,年薪30万到50万到退休,这对于公办学校一年五六万的年薪来说,绝对是尊严的体现,在民办学校工作3年,就等于在公办学校工作30年,这是何等的差距呀,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的老师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当然了,关键看人家民办学校会不会选择你。

有时候,不要去谈什么公立学校教师的理想情怀,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已经过时了,也不适合今天的价值观,另外,谁说老师选择私立学校就不是捍守理想情怀了?赚高薪实际会更能做好教育工作的,老师没有后顾之忧,会更加热爱教育事业,会更能做好教育工作。

民办学校挖公立学校教师,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抗拒不了的,我们的公立学校要有紧迫感,要有危机感,要有积极应对和抗衡的资本,我们一定不要用行政手段去干扰,这是很丢人的事情,也很不要脸,有时候甚至错误思维都不要,那些大帽子扣的并不合适。


韩东言


看完描述我笑了,按描述最后那几句来看,这些私立学校不应该“私下”跟骨干教师们谈,应该光明正大的去学校、人才市场、公共场所去光明正大的宣传:高薪聘请优秀教师,百万安家费!30十万年薪!

是不是这样做就不是“挖”人了,是不是这样做就显得“光明正大”了?是不是这样做,那些骨干教师就不会“跳槽”了?是不是这样一来在面对离职问题就显得“能说的过去”了?

请教一个问题:私立学校高薪挖人、提供安家费等等违反什么法律法规了吗?

这个社会有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还让人觉得还让人觉得挺神秘的机构——猎头公司
如果按照题主问题描述来看,

那么社会上的企事业应该联合起来封杀猎头公司!因为这些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干着高薪“挖人”而且挖的大都是精英人才的事儿!

但是为什么我们见不到有人这么做,甚至连这么说都没有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可否认有些人会对现在所在的工作单位有一定的感情在,又或者是有自己的梦想在,他们会放弃更好的机会,更高的薪水,而坚持留下来。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人的行为,强加给所有人吧?

一定有人会说这些骨干都是被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懂得感恩、不能对不起培养你的领导、组织……好吧,这么说貌似没问题,难道人家没有付出过?难道人家跟你签订的是“卖身契”?

能选择放弃编制而去更辛苦了更累环境去工作的人,恰恰说明你们的“关心”远远不够不是吗?

没关系,这个社会上还有大批的优秀毕业生想当老师而当不成的!人才多了去了!另外你也不用提高多么高的待遇,直接做到国家要求的同公务员待遇相同就行了直接做到别拖欠工资、绩效就行了。另外多搞搞自查,把那些已经被家长们吐槽、抱怨的无以复加的教师调离、空出岗位给有能力的人就行了。

各地都在挖人才,我就认识几位被公立学校挖来的外地骨干、精英甚至可以称之为专家的人才。

堵是堵不住的,做好自己留住人才才是正途!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不是认可,是炒作,其实你去了好学校也没什么用。好学校环境好一点,但你跟不上,也没用。南昌也想走骗钱这条道路,就是先引进一批好一点的老师,搞一批好学生,打造样板,在把一些垃圾学生收进来,收费。费用不低。加上住宿费,一个人一年几万。都在打教育的注意,因为找不到赚钱的路子,孩子的钱最好赚。当然,好学校教育质量肯定高,毕竟资源,生源也好。但目前有点过度了,穷人的孩子要翻身,难。为了钱,几乎要你的命,医院也一样。很多病根本无需去医院看,但他们专家会不断制造舆论恐慌,让你觉得自己病了。学生,家长,目前就像病人一样,都天天被恐吓着,迷茫着,都晕了。结果,乖乖掏钱吧?都病了,就像当年到处都是私人诊所,一去看病,都是前列腺,都有性病。其实,哪里有。说了这么多废话,还是一句话,好好读书,未来更难。


用户58600500897


看到这个题目,【文轩阁】想到两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有人视我象根草,有人待我像个宝”。



1、人才流动很正常。人追求更好的待遇,更优的工作环境,追求更高的价值,这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以前,事业编制会束缚住人的手脚,而今,当教师进入社保,这种障碍完全打破,人才流动频繁些很正常。

2、私立走强,公立衰弱是大趋势。私立学校教公立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人事关系简单,质量成绩是根本,多做事多拿钱,制度严明,越是干的好,待遇就越高,优胜劣汰,很少怨言,不存在乌烟瘴气。杂七杂八的检查少、应付少、其他杂事更少,领导老师心气顺,能专心教育教学。财务自主,工作奖励力度大,待遇灵活性高,能激励人。正因为有上述优势,注定私立学校会走强。笔者本地有三所私立初中,小学成绩好一点的几乎都进了私立就读,分数控制的相当严,一般的成绩很难进。

3、私立学校教育生态比较好。私立学校学生齐整,家长素质相对较高,不容易发生纠纷。越是愿意花钱到私立学校的,家长往往素质比较高,对教育也更重视。而越是农村的留守儿童,两极分化越严重,家长素质越低,蛮不讲理的比例更大,领导老师时不时会受冤枉气。

因而,笔者觉得骨干老师是愿意到私立学校任教的。待遇优厚,环境也好,学生还好教一些。

问题是,这样在公办学校里吸血,会造成教师人心浮动,导致某些公办学校工作上的困难。学校到上级部门喊困难,部门就会出面干预。

要我说,长们,算了吧,别强人所难了,人家教师一生清苦,好不容易有地方这样重视老师了,不要阻碍别人进步嘛。至于暂时造成的困难,想办法克服吧,那么多年,学校克服的困难还少吗?

但我也有隐隐的担心,如此下去,当骨干老师都走了的时候,学生会去向哪里?喊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均衡成果在哪里?教育均衡难道就留下一栋栋光鲜的人去楼空的房子吗?很忧心!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