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70歲的老人,交了30年的公糧,那現在他們應該拿多少養老金?

商業地產觀察室


農村的老人的確很苦,一是兒女大多外出,二是花消上困難。其實城裡也一樣,沒工作的老人同樣拮据。我們該把無固定職業的老人看做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到了老年,生活逾加困難,他們必須得到關心。

最好的關心,或者我們真的希望都有很多錢,但是我們的願望會很不易實現,假若這樣做了,會讓我們所有的在崗、打工者猛然的分攤很多錢,這也會讓我們本就收入不高的漂泊者增加許多困難,羊毛出在羊身上,會令不少人雪上加霜。

所以辦法要奔著現實,打盆說盆,打罐說罐,能落到實處,這才能讓老人心安。不是說社會是個大家庭嘛,兒女是父母的連心肉嘛,既是大家庭,就要照顧好老人,既是兒女,就要贍養父母,這個道理天經地義。

常言道,家庭是港灣;父母在,不遠遊。問題是:如何給老人一個穩定的港灣,如何讓兒女在不遠遊的處境中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確保充足的經濟來源。 這該是個關鍵的問題! 也該是個治本的問題! 但這個問題的工作量會很大,恐怕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

但是,我們相信,全社會努力了,將來的城鄉老人會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讓老人心裡踏實,讓兒女們少些壓力。讓老人的晚年少些痛苦,輕鬆的走完人生,無悔的離去。


雨155142138


不請自答,因為心中有個梗!

樓主這個問題提的非常沉重!老農民該不該拿退休金?按理說該!我是一個農民,地地道道的一位老農民,一生經歷過生產隊,互助組,包產到戶一直到現在的責任承包。建國到八十年代,中國的基礎薄弱,一直都是以農養工的時代。大到國防基建,小到挖溝打塘,修橋補路,都是以工(工分制)代勞,也就是變相的無償勞動。在九十年代以前,農業稅比大集體的時候更是沉重,加上鄉村兩級的各種統籌,每年沒人要換算成人民幣要四五百之多(當時的主糧小麥四角,五六角一斤)。所以那時的農民負擔是非常沉重的!從四九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公糧交了四五十年。農民,也為了祖國的建設和發展付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如今,我們的祖國已經繁榮富強,老農民是該享有她應得的福利和回報!但是———,祖國的發展是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賦予的使命,工人,農民,還有無數的知識分子等等等等。要說都拿國家來養老,勢必會給國家造成一定的負擔!從減免農業稅,到種糧補貼,國家一直也在努力的改善農民的生活!只是,我們的農村人口基數太過龐大,我們的祖國還沒有發展到最為發達的國家。所以,暫時的犧牲農民的福利也是無奈之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民,會過上和城裡一樣的幸福生活,也同時會享受與城裡人一樣的社會福利!為了祖國的未來加油!為億萬無私的農民兄弟鼓掌👏!






玉京山人


這樣的問題是目前比較熱門的話題,說實在話,解決農民養老金的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我也去了解了一下,現在農村70歲的老人每月只有區區90元的養老金,而同是老年人的城裡退休人員每月卻拿了幾千上萬元的退休金,差距為什麼會如此之大,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農民對國家所作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從過去的戰爭年代,打天下農民不僅為前線輸送了大批的兵員,而且官兵們的糧食供給是出自農民之手,解放後的建國初期直到本世紀初的六七十年當中,農民一直向國家繳納了一定數量的農業稅,雖然某一個人的數量不是特別巨大,但也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其中凝聚著多少汗水是眾所周知的。

農民為了全國人民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自己勒緊褲腰帶吃糠咽菜也要把國家下達的農業稅指標無條件的完成。

想當年發生三年自然災害,農民飢腸轆轆衣不裹體,地裡的活幹完了,農閒時節還要自帶糧食去為國家做義工,比如修鐵路,築公路,修水庫,築河堤,挖池塘,挖渠道,到處都是農民的身影,累死的餓死的都是農民。

可老實巴交的農民也不曾有什麼怨言,因為他們堅信的是一個信念: 要多快好省地建議社會主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所以他們總是埋頭苦幹,並沒有考慮什麼得失。


可現在他們已經七老八十了,再也幹不動了,按理說以前為國家作出了那麼大的貢獻,現在也該是享享清福的時候了,農民為了保障全國人民吃飯的大事,曾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

而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現在又落在他們的後代肩上,他們的後代肩上擔子仍然是沉重的,而同是城市人的後代,因為他們的父輩有享受不完的養老金,所以又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啃老族,城市與農村的差別永遠是天壤之別,我想這是無法改變的。

70歲的老農民,交了30年的公糧,90元的養老金,他們是怎麼花掉這筆鉅款的我以後再去作個調查吧。


頁川木木1


交公糧的場景也許在九零後、零零後的腦海裡並沒有具體的印象,但在很多八零後及其以前的人心中,卻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場景,一年一度的交公糧,鎮子上的糧所是最熱鬧的地方。(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自古以來“種地交糧,天經地義”,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骨子裡的一種概念,不需要人們督促,大家都覺得事實就是如此,事情本來就是這樣,沿著祖祖輩輩形成的習慣埋頭走路,大家都習慣性的沉浸在習慣裡,而忘了問一句――為什麼!

很多農村的小孩,尤其是在自己十五六歲的年齡,恐怕都逞過這樣的強,那就是跟著家裡的父親、叔叔輩的大人去鎮子上的糧所交公糧,交公糧的時代,中國的工業化並不像現在深入,很多時候都是用家裡的四輪拖拉機拉過去,也有一些人少地少的,用不起拖拉機,而是用平板車拉到鎮糧所。

但是,不管用哪一種方式交公糧,到了鎮糧所,唯一把麥子運到糧堆的辦法就是人工搬運,這時候小孩子顯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的機會就來了。

因為能幹農活,能幫忙交公糧,在農村對於一個農村娃來說,的確意味著很多,為了顯示自己力氣大,已經長大了,擼袖子上陣,扛起百十來斤的一袋麥子,踩著上行的梯板,就上了被碼的如山高的糧堆了。


但是到了鎮糧所,並不是所有的麥子都是一個等級,一個品相,還需要檢驗人員查驗定級,拿個中空的鐵釺子,隔著麥袋子插進去,拔出來看鐵釺子腹中的麥粒,以此定級,品相差的自然交糧就會多一些。

要說無私奉獻,恐怕中國的農民是最無私的的吧,他們交公糧的歷史整整持續了三十年,農民最寶貴的是土地,收成是對他們勞動的褒獎,成立的工人被扣掉一部分勞動所得後,轉化為了他們老有所保的養老金,農民的勞動被扣去的更多,他們得到了什麼呢?

甚至連一句讚美的話都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當有人提出來30年的公糧摺合成農村農民的養老金時,忽然莫名的替村子裡的老農委屈難過。

因為在農村,老無所養的情況雖然不多,但卻真實存在,每一個遭此厄運的老人,可以說1都是一場人間悲劇,而這悲劇本來可以從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所付出的勞動所得中被避免,這不是天大的委屈嗎――農民都是這樣屈死的。

但30年的公糧能拿多少養老金,的確也不好信口開河,獅子大開口的結果就是不可持續,就是一錘子買賣,同時也是對國家多民族前景的訛詐,一個合理的數字,農民能夠不再老年時擔驚受怕,國家不因此停止不前,才是最完美的黃金數字!


歷史三日談


因為交公糧,要退休金。這個從道理上根本就站不住腳。

交公糧是過去農業稅的一種徵收方式。交公糧在中國封建社會就已存在2000多年。你只要使用1個國家的土地,那麼你必須要交公糧。否則你無權使用國家土地耕種。所以說交公糧是你使用土地的一個前提條件。而不是你的一個貢獻。

另外新中國的土地是國家白分給你的,你納稅納糧是應該的.舊中國,土地你花錢買了.還得納糧.

很多人跟工人對比。認為憑什麼工人有退休金?而農民沒有?

首先,工人和農民在上班時間上差距很大。農民有大量農閒時間。但是工人,除了節假日,天天都在工作。一個工人一年創造的勞動產品價值遠遠大於一個農民。但是工人的工資根本就沒有符合其創造的財富。也就說工人的工資遠遠小於所創造的財富。

工人的養老金並不是國家所發。而是工人年輕上班時候積累財富的結餘。工人上班也要交稅,這個稅收主要體現在企業稅收上。中國生產企業的一切稅收本質都是工人工作所交。

同時農民與工人相比。農民有自己的耕地,自己的宅基地。工人沒有,工人的住房必須得靠自己的工資來購買。工人一旦退休。就與工廠無關。工廠後續的所有收益與工人無關,但是農民的土地卻是一直免費佔有,同時年年享受耕地收入。

另外所有的養老金,退休金。本質都是退休人員年輕時自己交的錢。這個錢可能體現在工資上直接扣除,也可能體現在高生產價值低工資上。但是交稅永遠不可能成為享受養老金的理由。

另外,不要動不動就說農民養活了全國。沒有一個階層的錢是大風颳來的,都是勞動產生。沒有工人。道路是怎麼來的?汽車是怎麼來的?拖拉機是怎麼來的?日化商品是怎麼來的?你穿的衣服是怎麼來的?

沒有醫生,你生病了難道在那等死嗎?這個世界誰也不欠誰的。

因為沒有一個階層會把自己的東西白白送給別人。


老九門177605940


以前領導人講過: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工不同。城裡工人工作8小時,工資養活家人,略有小余,退休有退休金(養老金)大家有目共睹。農民起早摸黑工作10小時以上,地裡收成上交公糧後過著腹不裹食的生活,上耄耋之年就拿90元人民幣,情何以堪。60前也都上60多了,如果再不出臺政策去補上,,恐怕再過20年就沒機會了。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時候,如何對得住這些辛勤的勞苦大眾!敬老社會,大家動起來![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志明248131768


很顯然,這是一個大多數農民關心的話題,而我又是實在看不下去有些人,對農民應該拿多少養老金指手畫腳,頗有微詞不滿的醜態。

這兩幅黑白畫面,就是我小時候,記憶裡,大人們每年都要去交公糧的一個縮影。而坐在車上面,挨著太陽☀曬的我,那時候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每年都要去哪個地方,排著長長的隊伍,帶著家裡自己蒸的玉米麵窩頭,雖然也盼著交完公糧,卸下車上的糧食,大人能夠給買一根,路邊白色箱子裡的賣的冰棍兒,但是,炎炎的烈日當空,喝著塑料罐裡帶著強烈的塑料味兒的水,隊伍總是慢慢的移動著。


每當挪動幾步,每個車子都會自覺的跟上,沒有人加塞,沒有人搶位置,大家不管是一個村的還是一個鄉鎮的,都有尊有讓,那個年頭,我們都不知道交警是什麼,只知道誰做了壞事,才會有公安找上門。



長大後,突然有一天,交公糧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農業稅,各種各樣的費。雖說省去了交公糧的輾轉麻煩,但是每當村裡的大喇叭一吆喝,人們就知道又要交錢了。

這個過渡的年代,我們清楚的記得,從小孩子長到大孩子,從追逐打鬧,到幫助大人幹農活。不管是麥地裡的撿麥穗,還是麥場上的牽牲口打場,只有等到糧食出風揚場後,裝進袋子裡的糧食,才是回家喘口氣放鬆一下心情的時候。

而當麥子割下來,運到賣場裡,用鍘刀切麥秸,攤場,翻場,這時候最怕的就是陰天下雨。曾經記得,有一年,天黑後剛剛回到家準備吃飯的父母,聽見外面的打雷聲,眼看著星星不見烏雲密佈,父母顧不得吃飯,奔向麥場,一叉一叉的把攤開的麥穗跺起來,當天快要亮的時候,麥子跺起了兩個大跺,父母累得坐在跟前,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太陽出來,天又晴了。父母又一叉一叉的把麥穗從跺上插下來,攤開在麥場。那個年代的收麥季節,我們這裡稱之為“麥口”,意思就像要過一個關口一樣重要。




那個時候的人,麥口裡,一把鐮刀,身上拴著一把草編的草繩,一個盛滿水的大塑料罐,一條毛巾,一頂席帽,是農村人的必備。

而麥場裡,最後一個程序,揚場,大都由年長的長輩或是技術熟練的大人擔當,一個簸箕,一把木鍁,一下下把帶著秸稈和糠的糧食,揚的各分一處,帶著席帽的母親拿著大掃帚掃著糧食裡的秸稈,而我們小孩子,則會高興的圍著麥場打鬧,因為只有這個時候,我們知道這一場的麥子就要打完了,大人的臉上才會有稍稍的微笑。

多年以後的今天,各種農業機械的出現,經歷了從拖拉機壓場,到三清機出糧,現在的聯合收割機,雖然減輕了勞動負擔,可是隨著油價物價的上漲,僱傭機械的費用也是水漲船高,偏偏是糧價穩的讓人急躁。物價一塊一塊的漲,農資十塊十塊的漲,房價更是幾百幾千的漲,唯獨這糧食一分一分的漲,還漲的時候少,落的時候多。

老一輩的農民,已經老了,無法外出打工,而新一代的孩子們,各種費用不得不花,面對以糧再難以養家的我們中間一代人,遠去他鄉打工餬口成了常態。家裡老的老,小的小,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這些時髦的詞兒,也被文化人創造了出來,每逢佳節倍思親成了我們真實的生活寫照。

曾經,我們勤勞的老百姓,用手裡的小推車,推出了中國對外侵略者的勝利,用這樣的精神推出來國內的解放,用這個盛滿民族希望的輪子,支援了國家的建設。現在,這個小推車被先進的機械接過了手中的重任。這個小推車難道就要被廢棄了嗎?那一個個曾經推過這樣小推車的人,我們就應該忘記了他們嗎?

不,歷史不會忘記它,人民的心中不會忘記那些曾經冒著生命危險,為了新中國留下鮮血和汗水的他們。老百姓的心中,永遠都不會忘記。





其實,我們要求並不多,能夠離家較近有份工作,能夠養家餬口,能夠照顧老人孩子,而老一輩不用因為我們的日子貧窮與否,有自己能保障生活的錢,可以買菜買日用品,可以不用為了手頭拮据,給小孫子買一份零食都要去省吃儉用。

希望,農民以後的路,不要走得這麼迷茫。到哪裡才能找到希望,到哪裡才柳暗花明,何時的農村才會變成充滿笑聲的桃源景象,這份牽掛著祖祖輩輩的土地,這一摸黎明前雄雞報曉的陽光,快一點照亮這幽幽的濃霧,快一點剝開圍繞在村莊的裊裊炊煙吧!


沙丘刀客


我是五一年生人,交公糧一口人三百六十斤小麥、四十斤玉米和瓜幹,這是一年的任務。我修過黃河、修過鐵路、修過水庫、修過汶河公路,還建過糧食儲備庫。只要農閒時都得幹,真是出大力流大汗,苦幹加大幹,到老了腿疼腰疼胳膊疼,誰管誰問?這個年齡段的人都知道,唉不說了,都是淚啊!


楊信朋


我寫幾篇文章都說過,第一農民為什麼說要養老金,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年代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工商人員都沒有交養老保險金,但是現在拿的工資很高,大家都說農民做了貢獻,那麼上了歲數,國家給點養老金在道理上是應該的。第二是公糧,農業稅,養老金的定義問題,公糧,農業稅不是國家的租金,是農民的義務,當時國家提倡人人為我,我為

至於老農民能不能擁有養老金,這大家都知道,說出來只是表現自己的立場而已。


安徽巢湖記憶


關於農村老人該不該拿養老金的問題,觀點分歧太大了。

首先要承認,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初期,廣大農村一直承受著“剪刀差”,客觀上提供積累工業化資金,也為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做出了貢獻。

現在這些人老了,做出一些政策調整,讓這些做出貢獻的農民安度晚年也是應該的。

但提議發養老金有些不合適,政策的執行是有慣性的,給現在70歲的老人發了,那給10年後的發嘛?給20年以後的發嘛?如果不給肯定會產生新的矛盾。

改成交公糧補助金比較合適,各省市根據自身經濟水平來制訂政策,同時考慮各地區當年上交公糧的數量差異。

說的直白點,就是當年公糧交的多,補助金就多;交的少,補助金就少。按照公平原則,多勞多得,不能搞平均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