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產車的油耗始終比合資車大?

為什麼國產車的油耗始終比合資車大?

如今國產車設計越來越好看,故障率也在降低。配置高、價格低,所以銷量慢慢佔主動地位。甚至出口其他國家。有三點目前還需要很大的改進的:第一是發動機技術,第二是車身的重量問題,第三變速器。這三點都會讓汽車油耗增加。

為什麼國產車的油耗始終比合資車大?

發動機技術,都說奇瑞是國產第一,但也沒那麼誇張,奇瑞發動機故障率低、耐用、熱效率高,但從用戶反饋情況來看,油耗也不見得很明顯低於其他品牌的。比亞迪是國產最早使用缸內直噴的,動力油耗有目共睹。這兩三年長安、吉利、長城、海馬等都研發出了缸內直噴發動機,但是還是趕不上進口或合資車的。合資車或進口車的早就使用比較成熟的缸內直噴技術,甚至混合電噴。所以國產車在發動機上技術還是要繼續努力。或許中國已經研究出更先進的發動機技術,但在成本上或許還沒辦法推廣普及,這也是個嚴重的問題。就好比三年前就有研發出來無凸輪抽發動機,當時報道這發動機熱效率提高,油耗降低。但現在也沒見下文,應該是成本或技術上的問題,沒辦法推廣。

為什麼國產車的油耗始終比合資車大?

在中國,大家都比較實在,特別是老一輩的,買東西或評價一物體,總離不開重量,認為重量多就是好。車子也是一樣,甚至很多銷售顧問說,這個車子重,開起來穩、安全。其實安全和車重沒有很大關係,技術和材料才是關鍵。車子越重,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油耗肯定會越高。剎車距離會跟著增加。操控也會變得沒那麼靈活。要不賽車上為什麼所有能減輕重量,不影響駕駛的都要拆掉呢?吉利帝豪GL、海馬福美來、海馬M6、長安逸動、長安睿騁CC等國產車,車身重量基本在1.3-1.5噸,還是空車狀態,對比很多合資車現代領動、科魯茲、馬自達、思域、鈴木等,會發現,同樣尺寸的車,國產比合資重了100-200kg的重量。所以油耗高一些也是合理的。車子輕了,不代表不安全,但前提必須有技術的提升。名爵6和榮威I6這方面就做的不錯。撞不爛的車不代表不安全,撞了後人沒事的,那才是安全。

為什麼國產車的油耗始終比合資車大?

現在隨著國產車發展,變速器也在發展。以前4擋半自動、五檔自動、手動五檔都在慢慢淘汰。但是現在中國很多車企的變速器還是用外國的,所以匹配的國產車可能會有一點影響。變速器也會影響油耗。主要有兩點:一、跟發動機匹配不好,二、檔位少。第一點很好理解,傳動不好,動能就會被損耗掉,不能充分發揮發動機的動力。第二就是同樣發動機,匹配的的檔位數不一樣的變速器,在跑高速的的時候,發動機的轉速不一樣,油耗就會不一樣,檔位多的,發動機轉速低,通常要更省油。這點寶駿做得比較好,很多車都配了6檔手動,但是自動擋是5速的,讓人有點費解。還有一種沒有檔位的變速器,就是無級變速,跟發動機匹配好,比有檔位的更省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