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六小齡童的《西遊記》續集不成功?

鄉村社


其實之前人們一直在盼望續集問世,畢竟86年的《西遊記》太精彩,太讓人回味,甚至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回憶。但續集播出後卻讓人大失所望。為什麼原班人馬前後卻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化妝問題。86版的孫悟空臉部化妝非常自然利落,一看就是個猴子。而到了續集,面部明顯臉譜化了,給人感覺帶上厚厚的面具,一看就非常難受的樣子,又讓人感覺太假。86版的臉部猴毛非常自然,而續集的孫悟空卻變成一臉厚厚的金毛,莫非是金絲猴?86版孫悟空眼睛炯炯有神,往往一個眼神就能折服觀眾。而到了續集孫悟空的眼睛就不那麼傳神了,甚至有些呆滯。

再看豬八戒的臉部化妝,86版的豬八戒臉部化妝雖然有些粗糙感,但顯得很自然,傻傻的樣子讓人感覺俏皮可愛。而續集的豬八戒的臉部永遠保持一個笑臉,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一個人怎麼可能有事沒事都笑著呢,說到底還是面具太假。

第二,動作問題。86版的孫悟空上躥下跳身手靈敏,抓耳撓腮神出鬼沒,如神如猴出神入化。而過了十年,演員們的身體有了明顯變化。孫悟空的身材變得臃腫如一隻老猴,動作明顯緩慢遲鈍。這時候的孫悟空上躥下跳的本領沒有了,有的只是一直提袖子,動作變得呆板木訥。孫悟空也變得愛抱怨,師徒四人囉囉嗦嗦一堆廢話。

第三,打鬥問題。雖然86版的打鬥很假,也是由於技術限制,但精彩的內容完全可以把打鬥忽略不計。但是續集的打鬥永遠一個姿勢一種音樂,那個聲音一想起就知道要打鬥了,有時候一聽那聲音就感覺煩。

第四,換演員是個大忌。馬德華的豬八戒已經深入人心,把豬八戒的演技發揮到了極致。但是那個崔景富卻太做作,動作明顯想學馬德華老師又老是學不像,最後搞個三不像。崔景富的豬八戒行為太幼稚,有一種刻意的行為,比如抱樹、摘花等等均說明演技的不成熟。

第五,劇情問題。這個是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最失敗的劇本。86版西遊記劇情乾淨利落不拖拉,詼諧幽默,感人至深,讓人看了總有一種久久回味的感覺,精彩的劇情讓人百看不厭。而續集呢,劇情拖拖拉拉,無關緊要的劇情一大堆,讓人看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的那種。86版每一首插曲都深深吸引著觀眾,續集那首插曲傳世了?基本沒有。

可能10年的時間真的太長了,86版《西遊記》拍了6年,每個人都付出辛勤的汗水,每個人都不講回報不知勞苦,有的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真情付出。而續集明顯商業化,充斥著銅錢味,拍出來的東西自然沒有之前的好了。





白雲之語v創意手工



其一,最起碼«西遊記»續集無法超越前版,也不是說人們普遍認可的先入為主,可從感覺上還做是稍遜一籌,主要是:1矯揉造作,不自然流露;2力圖有別與前版的特技打鬥卻差強人意,影響了劇情的鋪墊;3前後時間跨度10餘年,主創者過了演藝巔峰期;4演員的化妝雖簡潔明瞭,但真實感降低;

其二,筆者個人認為,單從孫行者的形象塑造來講,以前版"禍起觀音院"和"偷吃人參果"舉例,六小齡童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令人歎服;同時,不可否認 在續集的推出過程中,從編導演到所有工作人員都勤勉敬業,期盼依靠不懈努力再次拍出傳世的佳作,這種精神的確令人感佩;其三,毋庸置疑,傳世經典的出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種背景,一種積澱,一種歷史情境,還必須有一批處於最佳時期的創作團隊,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以上個人見解,敬請指正。


劉建兵145263287


續集肯定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喜愛程度、人數還是效應都不能與初篇相比,因此我說它是不太成功的。個人談談其中的原因

1,時間

就是太晚了。

初篇和續集相差了十年,無論演員自身、拍攝環境和整個影視劇的風氣都發生了眾多變化,因此續集和初篇讓人很難有自然的銜接感。差個5、6年,人們都能接受,但相差10年,實在太多,最大的後果就是六小齡童孫悟空(見2)

2,演員及造型

西遊記無疑孫悟空是第一主角。初篇之所以廣受歡迎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六小齡童把這個角色演得入木三分幾乎難以超越,以至於讓我小時候一直以為這是拉了個真猴子來演。

作為初篇的忠實觀眾,自然續集開播的消息讓我非常高興。但開播以後,我總覺得怪怪的,尤其是孫悟空這個角色,細細想來,主要有以下

(1)眼神。我看過對六小齡童的專訪,拍初篇時他是在眼神上下過很大的功夫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出來的孫悟空,眼神澄澈乾淨,滴溜溜地轉,可愛而又靈動,機智帶著俏皮,令人無限喜愛,這才是書中那個美猴王應有的眼神,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神一活,角色的神就有了。但續集的眼神,或許是六哥年齡已大,或許是拍攝時間不足不允許有充分的琢磨,眼神已沒有了初篇的靈動與澄澈,給人的感覺是多了一份霧濛濛的感覺,世故、老成的感覺多了一些,總感覺這個孫悟空老在想什麼心事,不那麼純粹,這種感覺造成續集的取經隊伍似乎也不那麼和諧,猴子和二師兄、師父好幾次鬥嘴感覺是真要崩了,完全沒有初篇的那種和諧、俏皮的感覺,給人的感覺是這個孫悟空似乎不那麼光明磊落、有情有義,動不動就吆三喝四,沒有了那種幽默感。或許我說的過了一點,但一句話,續集猴子的眼神實在不如初篇,不論是因為年齡還是時間,都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2)動作。這個可以說更讓人難以接受。初篇的猴子的動作,那簡直就是一個猴子,活靈活現,抓耳撓腮,演繹地無以復加。而續集則明顯遲緩暮氣了很多,那些靈巧的小動作大幅度縮水,反而是一種雙手互相提袖子的動作(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頻繁出現,估計也是為了彌補動作的不足的。還是年齡和時間惹的禍:和初篇實在相距時間太遠了。。。。

(3)造型。一個是毛太多太黃,毛太多顯得不自然很多餘,沒有初篇那種精幹利落還很真實的感覺,表情也因此顯得欠豐富了不少,尤其嘴那塊感覺都快封住了;太黃則更假,一看就是貼的,而初篇的毛很自然,彷彿是長得,那麼黃你尼瑪這是石猴還是金絲猴?!二是金箍太假,一看就是黃紙貼的。三是整體感覺,不知道是六哥身材胖了(我覺得沒有,而且看過一篇專訪他的文章,他說這麼多年一直注意保持身材)還是化妝師的問題,續集的猴子整個顯得臃腫,不如老闆那麼瘦小精幹。綜上,續集的孫悟空比起初篇,多了許多的暮氣,少了很多的靈動,主要就是眼神、動作、造型的原因。

3,劇本。初篇的一大缺陷是因為時間和資金的問題刪改了不少情節,按說續集沒有這樣的侷限,理應對原著情節還原得更加充分才對。但現實令人失望,幾乎每一難都有男女感情涉及,蹩腳的加入不僅沒有吸引觀眾眼球反而讓人覺得很是多此一舉。

4,武打設計。央視恐怕武戲拍的最好的就是98版水滸了,袁家兄弟不負眾望地位觀眾呈現出了一場場精彩而不花哨的武打,令人熱血沸騰大呼過癮。即使續集找不到袁家這樣的班底,也不至於找曹榮這樣完全毀了西遊記後傳的武打導遊啊。雖然沒有後傳那種一個鏡頭三遍重複的腦殘設計,但還是給人感覺很不舒服,譬如印象最深的,大戰青牛怪那段,猴子和青牛怪對打的時候好幾個動作就是完全一樣如同對稱的,尼瑪還能再假點嗎?說句狠話,與其這樣還不如要初篇的樸實版武打,起碼初篇六小齡童的武打給我感覺還不錯,而且還有著孫悟空所獨具的幽默與俏皮感。

5,歌曲。單一乏味,沒有初篇的豐富和經典,初篇的開頭曲、吹不散這點點愁都融情入景,女兒國二曲更是廣為傳頌的經典,配樂大多出於敢問路在何方但或淒涼或滄桑,完全配合了劇情。至於當時飽受爭議後來卻成為經典的敢問路在何方,雖然是現代文歌詞,但卻把取經路上的滄桑感、西遊故事的浪漫性、師徒四人的堅忍不拔統統唱了出來,實在難得。續集的歌曲少而且缺乏特色,沒有給人印象特別深刻的。值得一提的是重唱了敢問路在何方,整個感覺比老版大氣磅礴了不少,算是做得不錯的一點。

6,氛圍。畫面色彩過於花哨,尤其是師徒四人的服飾,您那是長途跋涉取經還是集體旅遊呢?一個個那麼光鮮,一塵不染的,實在令真實性大打折扣。初篇可能是由於拍攝的原因,色彩顯得相當暗一些,所以這個問題不顯。個人覺得張紀中版這點做的不錯,本來就是艱苦的旅行嘛,怎麼可能一個個衣衫整潔的?唐僧還一直帶著毗盧冠,不嫌沉的慌麼?再就是缺乏初篇那種古香古色的感覺。

7,大環境。80年代是中國歷史劇、名著劇的高峰。在一個比較單純、沒有太大商業化浮躁氣息的大環境下,導遊們可以用心地拍戲、演員們可以認真地揣摩角色,演出好的東西來。續集已經是2000年,整個創作氛圍已經不可避免地浮躁拜金了,拍出來的諸多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當看到感情戲的隨意添加、花哨的武打和過於光鮮的視覺效果時,我還以為換了導演。惜哉,楊潔沒有達到當年初篇的高度。

還是第一句話說的,續集真的是隔的太久了。。。。5年之內,都是可以接受的。10年,40歲的孫悟空,完全不同的社會大環境和創作環境,使得續集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不能不說,這是中國影視史上,更是廣大西遊迷尤其是喜愛央視西遊記的觀眾心中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注:本文只是就續集不如初篇的地方說的,不是說初篇沒有問題。)


鄉村社


戲如同生活一樣,不能刻意表現,自然美是最好的,把前方的攝像頭忘掉,甩下播出後的包袱,才是經典


理工文藝範


猴子和前25集的區別倒不大,作曲才更不成功,還有武打設計就不該請香港的曹榮,若還是林志謙老師就大不相同了。


Z961123730129


我是萬題方

其一,最起碼«西遊記»續集無法超越前版,也不是說人們普遍認可的先入為主,可從感覺上稍遜一籌,主要是:1矯揉造作,不自然流露;2力圖有別與前版的特技打鬥差強人意,影響了劇情的鋪墊;3前後時間跨度10餘年,主創者過了演藝巔峰期;4演員的化妝雖簡潔明瞭,但真實感降低;

其二,筆者個人認為,單從孫行者的形象塑造來講,以前版"禍起觀音院"和"偷吃人參果"舉例,六小齡童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令人歎服;同時,不可否認 在續集的推出過程中,從編導演到所有工作人員都勤勉敬業,期盼依靠不懈努力再次拍出傳世的佳作,這種精神令人感佩;其三,毋庸置疑,傳世經典的出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種背景,一種積澱,一種歷史情境,還必須有一批處於最佳時期的創作團隊,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以上個人見解,敬請指正。


寶蘊齋萬題方


首先,續集拍攝了原來沒有的情節,相當於補充了原著中86版沒有拍攝的部分,採取了倒敘的手法。這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其次,續集仍然最大限度的找到原班人馬來拍攝,這也體現了一種追求完美的精神。所以,續集較之第一部,稍有遜色,但依然是經典中的經典!提問者居然說這就是失敗,讓人覺得很可笑!!!最近發現有人在攻擊六小齡童老師的西遊記,尤其這個“IN陝西”的頭條號,好幾篇都在挑原版西遊記的毛病,無非就是拿原著說事。那我請問,西遊記的收視率是吹的?很多人知道西遊記的電視劇,才知道有這個小說。難道不是這個電視劇的推廣功能?!一個電視劇,永遠都是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更何況是天馬行空的小說?!一味苛求忠實原著,只能說你走了另一個極端。忠告“IN陝西”,做為一個陝西人,我鄙視你這種譁眾取寵,貌似標新立異,為某些利益集團喉舌的行徑!你可以不要臉,請別丟陝西人的臉,請你從你的頭條號去掉“陝西”二字,別丟了祖宗的臉!

再來說說,續集與第一部的不足之處。續集拍攝的時候原班人馬都年紀大了,無論是動作還是相貌,都不及原版精緻了。但依然能看到原班人馬的影子,這也算是一種幸運了。續集的情節不似原版的緊湊,或許是因為投入的資金和精力不及以前了。80年代,一年也就幾部電視劇,少而精,出來的都是精品。那時候的演員都是藝術家。現在,一年的電視劇成百上千,值得一看的就鳳毛麟角了。大環境決定了續集不會像原版那樣的精益求精了。而幸運的是,即便是模仿原版,續集也是最像的一個,也是經典中的經典!我也不想說那些翻拍的各種版本的西遊記的好賴,我只想問問諸位,除了86版西遊記及續集,哪一部翻拍的,能讓你堅持看到最後,而沒有換臺的衝動?!摸摸自己的良心,對的起自己逝去的青春歲月。像原班西遊記的創作人員及演員致以我最真摯的感謝!!!向六小齡童老師及各位老藝術家們致以我最誠摯的祝福!!!是你們留住了經典,讓我們老去的時光裡,依然可以有美美的回憶品嚐!


勵精圖治18409794


83版《西遊記》那個時候拍攝條件差,經費不夠,蜈蚣精的演員借錢才拍完最後幾集





導演楊潔導演最先拍攝了《除妖烏雞國》在中央電視臺試播,得到反饋是孫悟空的造型有點像野猴子,楊潔導演放棄前面拍攝的劇集重新做造型



對比可以看出造型變了後的確看著自然美猴王感覺

西遊記續集時隔10年之久,雖然原班人馬迴歸,再也拍不出當年的氣勢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1、續集時隔太久了原因,六小齡童有點找不到當年的感覺,動作也略顯遲鈍,沒有當年的靈氣


2、其二是造型問題,續集的化妝師業務是個敗筆,總感覺猴子臃腫沒有83版那種精幹美猴王





純屬個人回答,如有不滿意希望提出!


香港老片迷


央視86版電視劇《西遊記》播出至今,創造了中國電視劇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經典毋庸置疑,至今無法超越。由於當年拍攝資金和條件的限制,導致該劇並未拍完。1998至1999年,央視才補拍續集。針對這部《西遊記》續集,外界的評價褒貶不一,不少觀眾看後也未免有些失望。

話雖如此,續集也有不少人追捧,但無論從觀眾的喜愛程度、喜愛的人數還是熱度方面跟正集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兩者前後拍攝的時間差太大。

正集和續集拍攝時間相差10年,不論是演員身體素質、拍攝環境以及和整個影視圈的社會風氣都發生很大變化,續集和正集之間的銜接顯得極不自然。相差五到六年,人們都能接受,畢竟在這個時間段內該劇的新鮮感和熱乎勁還在。相差10年,原來追看電視劇的那些小觀眾們大部分都已經長大成人,而原來的老觀眾也沒那個心思去看了。

二、主演及人物造型變化太明顯

正集之所以廣受歡迎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六小齡童把孫悟空這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至今幾乎難以超越,以至於我小時候一直認為導演拉了個真猴來演。可續集播出以後,我怎麼看都覺得有些彆扭,尤其是孫悟空這個角色前後變化很大。

(1)人物眼神。我曾經看過央視對六小齡童的專訪,拍正集時他是在眼神上花很多的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磨練出來的孫悟空眼睛炯炯有神,滴溜溜地轉,靈動又可愛,機智又俏皮,十分討人喜歡。這才是原著中那個美猴王應有的眼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有神,角色就演活了。可續集裡孫悟空的眼神早已沒有當初的靈動與澄澈,卻多一份霧濛濛的感覺,顯得十分老成與世故。好像孫悟空老想心事,不再那麼單純,造成續集的取經隊伍似乎也那麼和諧,猴子和二師兄、師父好幾次鬥嘴給人的感覺好像要崩潰了,完全失去了正集的那種詼諧與俏皮感。讓人覺得孫悟空不再光明磊落、有情有義,動不動就吆三喝四,也沒有了以前那種幽默感。 可能是六哥年齡已大,加上拍攝時間不足不允許有充分的琢磨造成,可不論是因為年齡問題還是時間問題,都令人感到很遺憾。

(2)人物動作。續集中孫悟空的某些動作讓人難以接受。正集裡猴子的動作活靈活現,抓耳撓腮,一笑一顰演繹得淋漓盡致。而續集則明顯遲緩暮氣沉沉,那些靈巧的小動作大幅度縮水,雙手互提袖子的動作卻頻繁出現,導演的用意可能也是為了彌補演員動作上的不足。如此一來,卻失去當初的神韻。

(3)人物造型。

孫悟空臉上的毛太多太黃,顯得十分多餘,極不自然。沒有正集裡那種精幹利落還很真實的感覺,人物表情也因此顯得有些呆板,尤其是嘴巴都快封住了。毛髮顏色太黃則顯得太假,一看就知道是貼上去的,而正集裡的毛髮則顯得十分自然,彷彿是自然生長的。續集裡卻整得那麼黃,這到底是石猴還是金絲猴?

道具金箍棒做得太假,一看就是黃紙貼的道具。

不知道是六哥身材胖了,還是化妝師的問題,續集裡猴子身材顯得很臃腫,不如正集的那麼瘦小精幹,反而多了不少暮氣,少了很多靈動,主要還是因為人物眼神、動作、造型的缺失。

三、續集劇本。正集一大缺陷是因為時間和資金的問題刪改不少情節,按理說續集應該沒有這樣的侷限,理應對原著情節還原得更加充分才對。但現實令人失望,幾乎每一難都有男女感情涉及,如此蹩腳的加入情節不僅沒有吸人眼球反而讓人覺得多此一舉。

四、武打設計。央視的武打戲拍得最好的恐怕只有98版電視劇《水滸傳》,袁家兄弟不負眾望地給全國觀眾呈現出一個個精彩而不花哨的武打場面,令人熱血沸騰大呼過癮。可續集找不到袁家兄弟這樣的武打設計班底,也不至於要找曹榮這樣完全毀了西遊記後傳的武打導遊。雖然沒有後傳那種一個鏡頭重複三遍的腦殘設計,但還是給人感覺很不舒服。比如孫悟空大戰青牛怪那場戲,猴子和青牛怪對打的時候好幾個動作幾乎都是完全一樣如同對稱,你還能再假點嗎?與其這樣還不如當初的樸實版武打,最起碼六小齡童的武打給人感覺真實,而且還不乏孫悟空獨具的俏皮與幽默。

五、配樂。續集的配樂單調乏味,沒有正集那麼豐富和經典。正集的片頭曲裡那吹不散點點愁緒都融情入景,女兒國的插曲更是廣為傳頌的經典,原配樂大多出於《敢問路在何方》,或淒涼或滄桑,完全配合劇情需要。至於當時飽受爭議後來卻成為經典的《敢問路在何方》,雖是現代文歌詞,卻把取經路上的磨難與滄桑、西遊故事的浪漫、師徒四人的堅忍不拔統統唱了出來,實在難得。續集的歌曲少而且缺乏特色,沒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重唱的《敢問路在何方》,感覺比老版大氣磅礴不少。

六、藝術氛圍。續集的畫面色彩過於花哨,尤其是師徒四人的服飾,他們到底是長途跋涉取經還是集體旅遊?一個個那麼光鮮亮麗,一塵不染,真實性大打折扣。正集由於拍攝的原因,色彩顯得相對暗淡一些,反而烘托出藝術的情境。個人覺得張紀中版這點做的不錯,本來就是艱苦的旅行,怎麼可能一個個衣衫整潔?唐僧還一直帶著毗盧冠,不嫌沉得慌麼?

七、社會大環境。80年代是中國電視劇發展的高峰。在一個比較單純、沒有太大商業化浮躁氣息的大環境下,導演們可以用心地拍戲、演員們可以認真地揣摩角色,演出好的東西。續集拍完時已是2000年,整個創作氛圍已不可避免地浮躁而拜金,拍出諸多問題也是在所難免。因此看到感情戲的隨意添加、花哨的武打和過於光鮮的視覺效果時,我還以為換了導演。可惜的是楊導並沒繼續發揮當年的藝術水平。

一言以蔽之,續集跟正集拍攝的年代間隔太久了,間隔5年之內還可接受。間隔10年,上了年紀的孫悟空,加上完全不同的社會大環境和創作環境,都使續集拍得不是那麼盡如人意。這是中國影視劇史上,更是廣大西遊迷尤其是喜愛央視西遊記的觀眾心中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迎風鼓浪


師傅不像師傅,大師兄不像大師兄,二師兄不像二師兄,沙師弟不像沙師弟,妖怪不像妖怪,化妝師垃圾,每每打鬥配音很難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