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点历史,外资当年缘何能“贱买”中资银行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在九十年代中早期,中国的银行是混业经营的,除了存贷业务,信托,证券都可以搞,胆子大的甚至还去玩地产做生意了。粗放经营,缺乏专业人才,风控为零的后果,在93年以后集中爆发。整个九十年代的后期直到新世纪初期,十来年时间,银行都在为盘活坏账而挣扎。

98年那会儿,我还年轻,行里派我到英国学习风险控制。回来后很激动,写了十几万字的报告,历数行里各种漏洞,提出电子化是大方向,风控不能局限在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制度化,电子化实现交叉监管,随机监管。没几天,行长找我过去,先对报告大赞一番,然后就是一番语重心长,大意是:你说的都对,可惜啊,电子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缺弄的人啊。具体怎么搞,没人知道,因为没现成的东西借鉴,现在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你们部门不搞了试点吗?技术人员,内部的,外聘的,联合用力,搞了一年多,东西还是不成熟,钱却在花花地流出去。为了解决历史坏账,行里真的是没余力做大规模的技术升级改造了。

于是,只能是多下几个内部文件,反复强调监管的重要性,如此罢了。

面对史无前例的坏账,大领导一开始是希望银行通过市场化经营,慢慢来消化的,可是,在缺乏专业人才的大背景下,愿望是美好的,结果是残酷的。当时的银行业界,充斥着大批从银行学校出来的中专生,各级领导基本就是这批人中的佼佼者。说句不好听的,他们搞阶级斗争很懂行,经营方面却一窍不通,而且还懒得学习。怎么办?大家一起混吧。

混的后果很严重。直到99年,银行经营还是毫无起色,坏账不仅难以减少,甚至还有进一步增加的态势。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技术上做撇账处理,将坏账和银行切割开,把银行的报表弄的好看一点。

可也就是弄得好看一点而已。进入新世纪,加入世贸以后,银行严重地拖了外贸的后腿。何解?这里涉及了一个信用的问题。当时的中国银行,如果按西方的标准,可以算是全部破产,在国际上的信用等级,仅仅比刚发生金融风暴不久的东南亚银行好一点,为进出口贸易开出的汇票也好,信用证也好,发达国家银行普遍是不相信,不愿意接受的态度。这就真要命了。总不能让外贸企业搞一手钱一手货又或是以货换货的交易吧?再加上银行自身经营一直乏善可陈,风控建设进展迟缓,和国际严重脱轨等因素,大领导终于下定决心,引进外资入股,促进银行进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资低成本入股了中国的银行,我们得到的是,大规模的电子化建设和风控体系建立起来,这里插一句,九十年代后期,银行内部监管文件越发越多,可各类内部作案层出不穷,差不多年年有大案,月月都能查出有问题。同时,外资的进入,也极大提高了中国银行的国际信用评级,外贸企业的交易顺畅多了,资金流转更快,国家外汇赚得越多。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都进入良性循环。

总结一下,这么多年过去,以朱总理为代表的一批前辈,当时冒着身与名俱裂的风险,做出一个又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决定,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拯救了中国的银行业,挽救了中国的经济。现在网络上却出现了抹黑的声音,称什么贱卖银行,什么里应外合出卖国家利益云云,这样的说法,不单辱没了前辈的努力和功绩,更是侮辱了良知。

特此撰文,希望能帮助年轻的读者进一步理解那个草莽出龙蛇的时代。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中国气运不绝,每当异常艰难的时期,总有英雄人物能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作者:天下有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