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征文荐读:检察人的中国梦

「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征文荐读:检察人的中国梦

「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征文荐读:检察人的中国梦
「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征文荐读:检察人的中国梦

检察人的中国梦

「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征文荐读:检察人的中国梦

万晓红

1992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原陶乐检察院工作,历经陶乐撤县中卫设市,我从宁夏东北的小县调到宁夏最西的中卫市工作,26年的检察工作经历,使我对检察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恰逢检察工作恢复重建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说说我的检察梦。

刚步入检察院工作,最难忘的是军绿色的检察制服。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渴望穿上军绿色检察制服的心情难以言表,这种渴望就是从一名学生转变为检察人的初梦。初入检察院工作,当我真正穿上检察制服,作为书记员制作第一份调查笔录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第一次下乡开展调查时,笔录抓不住重点,加之不接地气,笔录中口语化太多,使笔录基本上无法使用,一份笔录让我变的没有自信;从那一刻起,使我真正懂得从学生生涯进入职业生涯,人生的旅途才刚刚开始,怀揣梦想的学子正式转变为检察职业人员,实现了步入职场之梦;随之带来的是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有梦想,仅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现实工作需要,向实践学、向老同志学,树立终身学习,才能实现理想的发展需要,使我对检察工作有了更深的诠释。

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学习生涯,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都有很多挫折困难。从事检察工作以来,我对“挫折、困难才能成就人生”这句话的理解,也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中逐渐加深。马海德是个外国人,是在战争时期到中国来,支援中国,在文革期间靠边站,被打倒,住牛棚,被诬陷是间谍。可他什么话都不说,到文革以后恢复他的名誉,恢复他的工作,他自己讲“我相信中国共产党”。步入检察职业生涯的我,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时刻不忘马海德的这句话,我也在历经挫折中越来越坚信“选择了检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忠诚,选择了忠诚就选择了良知,选择了良知就得守护公平正义”,这也是我对检察职业的信仰。

我也办过案件,办案中也时常遇到过利益攸关人的威逼利诱、拉拢腐蚀。每当遇到这种情形,就会让我想起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就是在成长中坚定信仰、坚定信念中,我没有走错人生最关键的那几步。随着从事检察工作的阅历一年一年的增长,看到和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使我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日益完善,信奉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崇尚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敬重每个生命的平等、价值与尊严;坚定与法同行的职业信念,不畏强权,不倚权滥权,在执行、适用法律过程中保持对法律的绝对遵从和检察职业良知的坚守。守住法律权限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以身作则、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法,磨练“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的秉性,养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精神,以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天空,努力让老百姓从司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是26年我作为一名检察人的中国梦!

「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征文荐读:检察人的中国梦

End

中卫检察第223期

供稿 | 万晓红

中卫检察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听说

有趣的人都关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