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活地圖」是怎樣煉成的?

“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中國新聞獎”……把這些業界孜孜以求的榮譽放在一名並非新聞科班出身的新聞工作者身上,有點不可思議。然而,他做到了。他就是曾任閩東日報社總編的王紹據——雖然少年輟學,但經過自己不懈努力,成為令人敬佩的新聞人物。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與“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幹部群眾代表視頻連線時說道:“紹據同志,你在那邊也是當地的一個活地圖,也是個活字典。”

扶贫“活地图”是怎样炼成的?

源於一份執著的摯愛

“只要胸懷夢想、永不放棄,即使再苦再難,也不能停止前進的步伐。”王紹據就是這樣的人。

由於家庭貧困,王紹據初中時被迫輟學。出於對知識的渴望,他白天參加生產隊勞動掙工分,夜晚把螢火蟲裝進蛋殼用作照明,記錄所看所想。

從此,王紹據的內心埋下了新聞的“種子”。正如他說的那樣:“家庭條件不允許我讀書,但我對知識異常渴望,我喜歡記錄周圍事物發生的一切。”

於是,有經驗的老同志去採訪他就跟著,有新聞講座就想方設法去旁聽,高質量的寫作書籍廢寢忘食地讀……就這樣,少年時期的王紹據成為福鼎當地小有名氣的黨報通訊員。爾後,經過一步步的拼搏,他又成了福鼎縣委新聞科長、報道組組長。

站在這個更高的平臺上,有著新聞敏感性的王紹據意識到,作為一名新聞人,不僅要及時報道最新的動態新聞,而且要推動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凸顯新聞應有的價值和效應。

有一次,看到兩個長期為了水源灌溉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的生產隊終於握手言和的事蹟後,王紹據的新聞“神經”極大地被觸動了。當天夜裡,他就奮筆疾書,寫下了題為《昔日冤家成對頭,如今讓水風格高》的新聞稿,投寄給《閩東報》。此稿見報後,當地宗族之間的派系之爭漸漸少了,和睦相處的好傳統漸漸迴歸了。

“這個新聞稿告訴我自己、鞭策我自己,做好新聞工作,遠離了老百姓的所想所求所盼,就失去了新聞的‘靈魂’。”王紹據感慨道。

源於實踐中的思考與磨礪

在王紹據身上,有一股“知行合一出真知”的銳氣。他認為,記者的工作不僅是寫稿,寫稿的過程,本身就是參與、追蹤、督促的過程,只有把文章之外的功夫做到家,才能寫出一篇好稿,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好記者。

1992年,王紹據得知福鼎下山溪村村民對脫貧信心不足時,他立即奔赴一線,採寫了《爛泥也能糊上牆》的新聞稿件,勉勵他們“靠自己的骨頭長肉”,用自己的力量“造血”。此外,當村里人養的豬、羊等牲畜生病時,王紹據就帶著科技書籍給他們傳授飼養知識。

王紹據總是想得比較長遠,他的勤奮睿智,使新聞傳播成為脫貧致富的另一條“捷徑”。

赤溪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回憶道,早些年政府給赤溪村輸血十年,但貧困依舊。王紹據紮根赤溪,與黨員幹部群眾一起尋找對策,寫出了長篇通訊《十年貧困帽,為何摘不掉》,提出“換血”刨窮根、異地搬遷等新思路,後來成為了寧德地區脫貧致富的一個“法寶”,“為解決異地搬遷的困難問題,王紹據還帶頭捐贈了一個月的工資,使我們深受鼓舞。”

源於滴水穿石的精神

在王紹據的書房裡,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書籍、雜誌,還有一本本記錄本、摘抄本……在裡面,翔實記錄著王紹據在新聞採訪、新聞寫作中的點點滴滴。字跡雖然泛黃,仍然清晰可見。

“新鮮的素材大多是由此一點一滴積累來的。”王紹據說,他養成了一種日常習慣,就是把對社會最新動態的關注記錄下來、摘錄下來,久而久之就形成自己的素材庫。

俗話講,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王紹據這種“滴水穿石”的好習慣,讓他在新聞道路上越走越寬廣、越走越自信。

不管是應邀採寫《滴水·築夢》一書,還是撰寫紀實文學作品《赤溪——中國扶貧第一村紀實》,因為掌握了非常豐富的信息,他成為一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實用的“活字典”。

即使退休後,王紹據還是“退而不休”。2016年國慶期間,為了探討怎樣使“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他自費到浙江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考察調研,認真總結當地發展林下經濟、林產權抵押貸款、碳匯交易等的先進做法,採寫《葉子變票子,鼓起錢袋子》的調查報告,在《人民日報》刊登,為全國各地加強生態建設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的新聞“經驗”。

在閩東地區,到處都留下王紹據的足跡。這一串串腳印,就是他成為“活地圖”“活字典”的不二法門。(黃若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