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爲什麼那麼亂?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這件事,還得從巴基斯坦建國和其國父阿里·真納說起。

巴基斯坦國父阿里·真納曾經長期是印度國大黨的重要成員,甚至當他加入全印穆斯林聯盟(簡稱穆盟)後,很長是一段時間內,兩種身份在他身上並存著。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因此,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二人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但其實這兩位領袖的身上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從衣著上我們就能看出,他們要是能合作在一起,真是活久見了。

作為印度國內重要的政治勢力,國大黨和穆盟大概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英國人必須滾蛋”,至於滾蛋的方式和滾蛋之後怎麼辦,兩個政黨之間,找不到任何妥協的空間。

英國學者曾一針見血的給巴基斯坦和巴基斯坦人做了一個定義,“一群害怕做印度人的穆斯林”。

沒錯,“害怕成為一個印度人”是巴基斯坦能夠獨立建國的唯一基礎,而這正是阿里·真納畢生奮鬥的目標。

為此,他必須反覆向長期生活在印度的穆斯林解釋,“你們是穆斯林,你們和你們的印度鄰居不一樣,你們應該生活在一個伊斯蘭教法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做巴基斯坦。”

總有些穆斯林是不在乎成為印度人的,而這部分生活在印度的穆斯林,甚至比整個巴基斯坦的人口還多。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既然穆斯林可以和印度教徒共同生活在印度,那巴基斯坦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這個悖論的存在,導致巴基斯坦成為的一個名義上的伊斯蘭教法國家。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巴基斯坦的國名——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說真的,以阿里·真納一個英國律師出身的經歷,從他心裡希望建立的巴基斯坦,應該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世俗化國家。但這個國民身份的悖論,讓他不得不屈從於現實,而把巴基斯坦建成伊斯蘭國家。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穆斯林建立的國家,天然都是伊斯蘭教法國家。比如說,土耳其就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佔大多數的世俗化共和國——土耳其共和國。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在解決了國民身份問題後,阿里·真納還要面對另一個更為棘手的難題。

在當時,印度西北部穆斯林聚居區內,存在著各種各樣複雜的教派和部落勢力。

一般來說,解決國內桀驁不馴地方勢力,最好的辦法是用強大的軍事力量進行彈壓,這也是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解決問題的方式。

但可惜,阿里·真納手中並沒有這一利器。恰恰相反,印度西北部各部落反倒有自己強大的武裝力量。

阿里·真納能夠倚仗的,只有他巨大的個人威望,憑藉不斷的協商、斡旋和妥協,來拉住各地的部落首領。因為,如果各部落不能形成一個整體的國家,早晚會被強大的印度一口一口的吃掉。

這是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存在的另外一個意義,即它必須是一個足夠大的獨立國家,而不是若干個小國。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巴基斯坦國父阿里·真納

這就是巴基斯坦建國的背景,這個國家能夠被建立起來,完全基於他們共同討厭,東面那個叫做印度的鄰居。而不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各教派穆斯林,有多麼喜歡對方。

這一特點導致,阿里·真納白手起家建立起的,這個叫做巴基斯坦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幾個拼盤國家之一。

甚至,就連巴基斯坦的國名(Pakistan)都是一個精妙的文字遊戲,是把五個區域的首字母和尾字母拼在一起構成的單詞。

字母P指的是旁遮普省,A是指阿富汗尼亞(西北邊境省),k是指克什米爾,S是指信德省、tan指的是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

這個國名前半部分Pak,在波斯語和烏爾都語中為“聖潔”之意,stan在波斯語意為“國家”或者“土地”,組合在一起成為了“聖潔的土地”之意。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當阿里·真納千辛萬苦的把這個國家拼接在一起,他當然知道,這不是他心中理想國家的模樣。但這時候,他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巴基斯坦建國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他沒有時間,把這個國家打磨的更加精緻。

匆匆建國,導致巴基斯坦政局存在一個非常怪異的情況,信德省和旁遮普省由中原直接管理,而俾路支省和西北邊省(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則由部族自治。

即便阿里真納在建國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妥協和讓步,但依就不能扭轉,這個拼盤國家走向破碎的傾向。

巴基斯坦剛剛建國,東南部面積最大的俾路支省(34.7萬平方公里,約佔巴基斯坦國土面積的39.4%)卡拉特土邦便宣佈獨立,雖然半年後便被巴軍收復。

但從此之後,俾路支民族分裂主義組織便開始以武力方式對抗巴政府,在1948年、1958-1959年、1963-1969年、1973-1977年期間,多次與政府軍發生衝突。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除了俾路支省,巴基斯坦西北邊省的部落民和阿富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蘇軍入侵阿富汗時,巴基斯坦是阿富汗游擊隊的後勤補給基地和大本營,是美國人親手加強了兩國部落之間的兄弟情義。

而當美國出兵打擊阿富汗塔利班時,被美國人加強了的兄弟情誼,又被反過來用來對付美國人。

即便當時,在美國雷霆壓頂的態勢下,西北邊省的部落都敢暗中保護阿富汗塔利班。這足以看出,巴政府和巴軍方在西北邊省孱弱的控制力度。

因此,西北邊省是巴基斯坦國內另一個巨大的不穩定因素,只是誰都不知道,這顆定時炸彈什麼時候會爆炸。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巴空軍的梟龍戰機

既然說到巴軍方,那就再說說這支,在巴基斯坦政局中非常重要的力量。

我們剛才說到,阿里真納手中是沒有軍隊的,印度西北部的軍事力量,被各部落的頭領控制在手中。

但有意思的是,剛剛建國時的巴基斯坦,從印度手中,繼承了一支相對完整的軍隊。

之所以會出現這麼搞笑的情況,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在英國統治印度次大陸的過程中,英國統治者發現印度教徒打仗的能力,實在是差的令人髮指。

而在所有生活在印度次大陸的民眾當中,最驍勇善戰的就是穆斯林。所以,英國人在他們的部隊當中,補充了大量的穆斯林戰士。

當英國人決定,從印度次大陸抽身而去之時,印度軍隊中的穆斯林大部分流向了巴基斯坦。

這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印度建國後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英國人留下的官僚體系,以及受過良好英式教育的公務員。而巴基斯坦則繼承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由高、中、低級軍官組成的軍隊體系。

第一次印巴戰爭爆發後,很多人都認為巴基斯坦打輸了。但實際上,這個被匆匆忙忙拼接起來的新國家,一場戰爭能夠打成這個樣子,巴基斯坦人已經足夠滿意了,至少他們沒打輸!

戰爭的結果導致,巴基斯坦軍方擁有了巨大的榮譽和民眾支持,使其成為巴政壇中當中,一支極其重要的政治力量。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而這之後的六十年中,巴基斯坦一直在重複一個怪圈,即豪強大家族政治勢力和軍政府輪流坐莊,掌控巴基斯坦的政府。

從1947年到1956年,是巴基斯坦第一個民主政府時期,各黨派的主要工作就是天天互噴,連一部憲法都制定不出來。建國十年都沒制定出一部憲法,大概也算世界政壇上的一個記錄了。

1956年軍方實在看不下去了,陸軍總司令阿尤布·汗上臺,對豪強政客們說,你們都一邊涼快會兒,看老子來治理國家。

一般來說,軍政府執政雖然不太民主,但大多都很有效率,比如說南美國家主要基礎建設,都是在軍政府執政時期完成的。

與此類似,巴軍方的政府也乾的不壞。至少在其執政期間,第二次印巴戰爭(1965年)巴軍算是守住了國土。不過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東巴基斯坦(孟加拉)被肢解導致軍方聲望受損,豪強政客趁機重新登臺。

阿里·布托(巴基斯坦人民黨創始人)從1971年幹到了1977年,他在國內推行西方民主和土地改革、經濟國有化,傷害了大工業家、金融家和中、小資本家利益,導致工業資本紛紛轉往國外或在國內轉向其他行業,給巴工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1977年7月,軍方再次動手,把國家治理的亂七八糟的阿里·布托被推翻,上臺的是著名的齊亞·哈克將軍(時任巴陸軍總參謀長)。軍政府再次展示出治國的效率,使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躍居南亞地區首位。

另外,巴基斯坦的核技術,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發展的。齊亞·哈克曾說道:“哪怕過啃麵包的日子,也要為和平利用原子能而發展核技術。”

1988年,齊亞·哈克被炸彈炸死,巴基斯坦再次回到民主政府的局面。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貝娜齊爾·布托

從1988年到1999年,納瓦茲·謝里夫和貝娜齊爾·布托(阿里·布托的長女)的二人轉,兩人各自執政兩次。

1999年,軍方再度政變,穆沙拉夫上臺。2008年,穆沙拉夫辭職。豪強政府重新開張,直到2018年。

不過今年的巴基斯坦大選,不再是謝里夫家族(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和布托家族(巴基斯坦人民黨)的遊戲了,

來著開伯爾-普什圖省(前西北邊省)的巴第三大黨——正義運動黨黨魁伊姆蘭·汗成了新總理。至於這位板球明星出身的政治家,究竟能把巴基斯坦帶向何方,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伊姆蘭·汗

這就是巴基斯坦為什麼會這麼亂的原因。這個被阿里真納匆匆拼起來的國家,有著太多需要解答的問題。

而上天給阿里·真納的時間太短,他沒有時間寫出全部的答案。阿里·真納沒有來得及回答的問題,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巴基斯坦的政治家有能力作答。

作為穆斯林國家當中唯一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巴基斯坦的外部環境,基本上已經得到了穩固。

雖然印度的軍事力量遠遠超過巴基斯坦,但至少很長一段時間內,印度不會再起吞併巴基斯坦的心思。因為,印度的政治家心裡也很清楚,巴基斯坦的背後站著海灣的伊斯蘭國家。

相比於外部環境,巴基斯坦國內的情況顯然要複雜的多。巴中央政府和地方部落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利益博弈。這其中,俾路支省和西北邊省的分離主義運動,一直都是巴政府非常頭疼的問題。

尤其是盛產石油的俾路支省,一直都認為自己在中央政府的統籌下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前幾年,經濟走廊爆出的改線風波,就源於俾路支人覺得經濟走廊沒有惠及他們,而我們非常看重的瓜達爾港,恰恰在俾路支省的區域內。

巴基斯坦為什麼那麼亂?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如果不能解決,中央與地方、軍方與豪門、各省經濟不平衡的利益矛盾,巴基斯坦亂局還將繼續。

如果,上天能多給阿里·真納十年的時間。可能他真的有機會,解決巴基斯坦這些根源性的問題。

但歷史是沒有如果的,阿里·真納沒來得及回答的問題,必須有一個巴基斯坦政治家站出來給出答案。

這個人會是新上臺的伊姆蘭·汗嗎?我們不知道。

我們只是希望,這個被我們稱為“巴鐵”的國家能夠保持穩定。至少,生活在巴基斯坦的民眾,有權利不生活恐怖襲擊的陰影之中;有權利享受清潔的飲用水和便利的交通;有權利和地球上所有的民眾一樣,有一個平靜的、完整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