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毅力在中國所有皇帝中排第一,他完成了歷史上從所謂有的壯舉

公元1400年,明朝建文帝二年,明朝大將軍李景隆率領六十萬,號稱百萬,抵達白溝河。

燕王朱棣率兵二十萬迎戰。

朱棣對手下說:平安這個小子,以前一直跟著我出征,知道我的用兵之法,所以敢當先鋒。今天看我先把他打敗!

結果一交戰,平安驍勇異常,明軍的都督瞿能父子也奮勇作戰,明軍呈現出勢不可擋的態勢,與他們交鋒的燕軍死傷慘重,紛紛退卻。

此人毅力在中國所有皇帝中排第一,他完成了歷史上從所謂有的壯舉

但燕軍中也同樣有勇猛之人。朱棣的內官名叫狗兒,率領千戶華聚在白溝河的北面與明軍大戰。百戶谷允衝到敵陣中,斬下了七個首級。朱棣趁機率兵夾擊,斬殺敵軍幾千,俘獲了明軍的都指揮何清。

雙方苦戰到天黑,還在混戰,直到半夜才收兵回營。但燕軍撤退的道路上遇到了麻煩,李景隆、郭英、吳傑等在地裡埋了大量火器,燕軍人馬踩中之後被炸得人仰馬翻。

朱棣就親自率領三名騎兵殿後,掩護其他人先撤退。

有不少人說,朱棣這麼做表面是愛惜士卒,實際是讓士兵們替他“排雷”。這個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從朱棣在整個靖難之役中的表現看,卻又似乎誣陷不到他。建文帝朱允炆曾經下令不允許士兵們傷到朱棣一根汗毛。朱棣就對此大加利用,經常親自斷後,所以,這一次,也差不多是這麼回事。

由於拖得太靠後,朱棣與士兵們失散了,夜裡也分不清東西南北,就迷路了。

這時,野外生存能力開始發揮重要作用。他們找到了一條河,然後通過河流走向,判斷出了方位,最終順利回到了大營。

這件事告訴我們,多一項技能,多一分勝率。

朱棣回到大本營之後,絲毫沒有睡意,他把白天勇敢作戰的谷允升為指揮。然後重新分派部署,張玉率中軍,朱能率左軍,陳亨率右軍,丘福率領騎兵為後軍。厲兵秣馬,等天一亮就立刻開戰。

第二天,天色剛微微亮,燕軍已經全部渡過白溝河發動進攻。

明軍這邊也絲毫不示弱。瞿能父子揮軍直接殺向燕軍的房寬所部,平安也從側面配合,夾擊房寬。房寬遭受到猛烈進攻,被殺幾百人,陣型潰散。

此人毅力在中國所有皇帝中排第一,他完成了歷史上從所謂有的壯舉

燕軍的中路主將張玉看到房寬戰敗了,非常驚慌。

朱棣說:勝敗是兵家常事!敵軍雖然多,但不到中午,我保證能破敵!

於是,朱棣率領精銳幾千進攻明軍的左側,朱高煦、張玉等也一起進攻。

朱棣在戰鬥中屢屢身先士卒,他率領七名騎兵,進退如風,大戰一百多會合,殺死殺傷極多。

不過朱棣也身陷重圍,兇險萬分。他的馬屢次被敵軍射中,前後換了三匹,身上帶的箭都射完了,就拔出寶劍亂砍,最後劍也砍折了,坐下馬匹乏力,爬不上高坡,差點就被瞿能生擒。

在千鈞一髮之刻,朱棣拍馬疾馳,終於登上高地。他舉起馬鞭指揮後軍衝鋒。實際上這只不過是朱棣虛晃一槍而已,燕軍早已全部投入戰鬥,根本就沒有什麼後續的手段了。

但朱棣的從容自若和指揮若定,使得明軍總指揮李景隆驚疑不定。

原來朱棣還有伏兵啊!

此人向來詭計多端,全軍不許追擊——李景隆做出了錯誤的命令。

朱棣憑藉著他天生的狡猾逃出重圍,但他毫不畏懼,率領大軍繼續進攻。

朱棣猛,但平安更猛。他如入無人之境,斬殺了燕軍大將陳亨,又砍中了徐忠的手指。

徐忠竟然做出了堪比“夏侯惇拔矢啖睛”的驚人舉動。他把被切中但是沒有完全掉落的手指直接掰斷扔掉,然後撕下衣服匆匆包紮,繼續作戰。

朱高煦一看,老爹朱棣再次身陷重圍,率幾千名騎兵精銳去救。

仗打到這個份上,拼的就是誰能堅持到最後了。

明軍的瞿能居然還精神抖擻,鬥志昂揚,他帶領騎兵繼續衝擊,大聲呼喊“滅燕”,氣勢如虹,瞬間斬殺一百多人,目標直指朱棣本人。

明軍的其他將領受到感召,都率軍跟他會合。

眼看燕軍就將陷入潰敗,萬劫不復。

此時,天降妖風,把明軍總指揮李景隆的帥旗給吹斷了。

古人是非常迷信的,出兵打仗都要提前求神問卜,而帥旗折斷,被認為是非常不吉利的。

於是,明軍在一瞬間軍心動搖,不知所措。

朱棣歷經艱辛,苦戰到這個程度,居然差點被擊潰,這對於燕軍的打擊是非常大。

明軍可以戰敗,大不了捲土重來,但燕軍不行,一旦失敗,要面對的是抄家滅族。

這條路,一旦走上,就再也不能回頭。

朱棣從始至終都堅信,他能夠勝利。他一直都在尋找一個契機,一個能夠徹底決定此戰命運的契機。

終於,朱棣等到了。

此人毅力在中國所有皇帝中排第一,他完成了歷史上從所謂有的壯舉

敵軍帥旗折斷,軍心動搖。

朱棣立刻發動反擊。與朱高煦合擊,斬殺了瞿能父子。平安自恃勇猛,跟朱能作戰,也戰敗。

明軍就此徹底陷入崩潰,四散奔逃。俞通淵和騰聚都戰死。燕軍一路追擊到明軍大營,順風放火,燒其營壘。郭英戰敗向西逃,李景隆則向南逃。

燕軍斬殺十幾萬人,所繳獲的武器輜重堆積如山。

朱棣對投降的明軍好生勸慰,然後放回。這一招攻心之計產生化學反應,明軍相互之間傳播燕王朱棣的名譽,很多人都紛紛散去,不再集合。

明軍唯一獨善其身的是魏國公徐輝祖,他率軍斷後,沒有被亂軍所影響,全身而退。

這就是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中的“白溝河之戰”。

這一戰,朱棣之所以取勝,我認為是由於兩點,第一點是朱棣善於把握戰機,第二點是朱棣有著堅韌、頑強、勇敢、不屈的品格。因為善於捕捉戰機,所以朱棣才能夠最終反敗為勝。但我卻認為朱棣身上的這種排除萬難的決心、堅持到底的精神才是他此戰獲勝的最大因素。這一戰前前後後,燕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處於不利局面的,但是朱棣一直在頑強地拼殺,他身先士卒,他鼓舞將士,他智詐並用,他拼盡一切,直到無可挽回。終於在最後一刻,奇蹟出現了,上天用一種近乎無賴的方式幫助了他。

朱棣的勝是天助,但首先是人定,如果他沒有這麼頑強的意志,此戰早就提前結束,哪裡等的來這“天意”呢?

縱觀整個靖難之役,也同樣是如此,朱棣歷經種種磨難,多次都近乎失敗,但他以自己的決心、勇氣、毅力終於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藩鎮推到帝國!

《中國古代戰爭100場》系列之白溝河之戰

劉弘文為您全面解讀中國古代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