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创新高 中概股却落单,中国科技股热潮正退烧中?

美股创新高 中概股却落单,中国科技股热潮正退烧中?

今年已经有36间中国公司在美上市、是去年的两倍之多,已经在美国募集了59亿美金。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000年随着中国的入口网站搜狐、网易以及新浪等公司在美国上市,中概股(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逐渐开始流行,紧接着,包括百度、携程、京东和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公司也纷纷在美上市,最近十年,赴美上市不仅创造多位中国科技巨富,中概股也几乎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当红炸子鸡。

只不过,美中贸易战开打后,中概股的好光景似乎正在流失,尤其最近美国科技股如苹果、亚马逊股价频创新高,不过中概科技股的表现似乎已经不给力,纷纷呈现下跌情况,难道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出现退烧?

中概股热潮退烧中

以中国最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股价在今年6月达到历史高点211美元后,在之后迅速回落现在的175美元,至今两个月跌幅17%。 电商老二京东也从年初的45.23美元跌到现在的30.76美元,跌幅超过三成。

中国最大搜寻引擎百度也在外传Google进军中国后,股价迅速下跌,从5月的284美元到现在的227美元,跌幅二成。 而受到最新电玩禁令的影响,中国第二大游戏公司网易在8月30日重挫7.19%,报194.39美元。

就在中概科技股纷纷下挫之际,美国股市却是相对拉出长红,近期美股更创下有史以来最长牛市。 自2009年美股见底回升以来,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3倍。 科技股也是带头上涨,先是苹果达到兆元市值,亚马逊也被摩根士丹利预测将成为美国第2家市值破兆的科技公司,并表示市值可能即将冲上1.2兆美元,消息一出激励亚马逊股价再创新高。

据《华尔街日报》对比脸书、苹果、亚马逊、Netflix、Google与阿里巴巴、腾讯(香港上市)、百度股价可以发现,美国科技股平均股价上涨了38%,但中国的三个科技股则是平均下跌了5%。

中企仍前仆后继赴美上市

尽管中概科技股普遍在美国表现不好,但是中国公司仍然前仆后继地排队赴美上市。 据《日经新闻》整理,根据datalogic的数据 ,截至这个月为止,今年已经有36间中国公司在美上市、是去年的两倍之多,已经在美国募集了59亿美金。

但赴美上市的结果不一定是好的,像是8月上市的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拼多多,主打社交电商概念,在两年迅速坐大到中国第三的位子。 但赴美上市截至目前为止股价下跌15%不说,在美国也遇到律师提起集体诉讼、控告贩卖假货问题,而这些控告律所也与多年前控告阿里巴巴爱假货的几家律所如出一彻。

目前还在排队上市公司,包括号称「中国特斯拉」蔚来汽车,与「中国版Spotify」腾讯音乐,对此美银美林集团的美股市场负责人Jim Cooney就表示中资公司会想在美国上市,是因为美国股票市场的强势。 「从定价和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在美国IPO(首次公开募股)比在欧洲和亚洲IPO表现还优异。」

《日经新闻》分析,被科技股带动的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强劲表现让中国的新创公司非常趋之若鹜,强大的市场也让投资者愿意冒险去购买首次公开募股的股票已换求更高的回报。

赴香港挂牌表现不如预期

而相对来说,在亚洲上市就没有那么吸引人,尽管香港证监会终于在今年开放了同股不同权的规定,希望让更多中资科技公司能够赴港上市,但是采用这项规定、在香港上市的小米集团上市后表现并不佳,从上市前外传的1000亿美金,到最后用540亿美金的估值挂牌交易,股价也从上涨的高点22港元下跌到现在的16.7港元,已经跌破发行价格 17港元 。

而第二间在香港上市、同股不同权的公司美团点评,计划在下周五(9月7日)IPO、20日挂牌,外传美团点评在上市前也对估值也做了调整,从600亿美金下调至350-400亿美金。 而许多分析就称,中国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之后表现不如预期,是因为受到大环境因素的影响,香港恒生指数从今年1月的高点下跌了约16%,中国上证指数也同样下跌了17%。

不过根据 《 彭博 》 统计 ,今年在香港IPO的公司总共募到了380亿美金,是所有交易所之首(纽交所230亿美金、纳斯达克210亿美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