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家長重視孩子的考試分數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分數畢竟是學習狀況的一種重要反映。孩子分數高,固然是好事,但千萬不要一味去追求孩子的高分,千萬不要讓分數絆住了孩子的手腳!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怎樣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

讀書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在人的一生中越早養成越好。若父母不能強化讀書的樂趣,他們是不會突然在某一天奇蹟般地喜歡起讀書來的。父母必須為孩子創造讀書的好時機,幫助他們養成這種最重要的習慣。閱讀的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就像其他習慣一樣,孩子一旦有了興趣,自己就會不斷閱讀,並從中獲益。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那麼,怎樣才能獲得知識呢?獲得知識的途徑之一就是讀書。莎士比亞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讀書,與其說是一種愛好,不如說是一種習慣,只要從小培養,它就會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天長日久,書會成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不重視長期、大量的閱讀積累是無法學好語文的。科學研究也表明,孩子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總閱讀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語文能力;一個人擁有的詞彙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閱讀是提高孩子能力,發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徑。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是培養孩子智力因素的必然要求。孩子有了讀書習慣,就能在讀書中提高綜合語言能力、語言記憶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思維與語言同時發生的。孩子在讀書時,語言文字就成了重要的思維材料和思維結果的表現形式。孩子有了讀書習慣,使用語言文字的機會就多,進而綜合語言能力、語言記憶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就得到了發展。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是培養孩子非智力心理素質的必然要求。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越來越重視這樣一個事實,人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對人的成才的作用有時比智力因素還重要。孩子有了讀書習慣,在學習興趣、行為習慣、獨立性、自我控制力等非智力心理因素方面就會得到改善。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所有愛好的知識都可以在書中找到,這就需要有讀書習慣。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過“讀書,能引導散步在別人的知識與靈魂中”。孩子有了讀書習慣,學會和運用讀書方法,進而形成個長特長,面對將來的考試和學子有了讀書習慣,學會和運用讀書方法,進而形成個長特長,面對將來的考試和學業,他們就能輕鬆愉快地渡過,進一步在社會上脫穎而出。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如何讓孩子從繁重的功課中解放出來,從電視機、遊戲機旁邊走向奧妙無窮的讀書生活呢?

1.幫助孩子選好書

一個家庭有沒有書,孩子是不是經常能接觸到書,這與孩子是不是喜歡閱讀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條件允許,只要是對孩子有益的書籍,先買好,放在孩子每日見到的地方。天長日久,孩子每天所見都是書,隨意翻翻,慢慢就會對書籍產生興趣。對於開闊孩子視野來說,書多一些當然好,但對於一些重要的、需要長期培養的方面,書並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就會雜亂,內容良莠不齊。因此在每一個方面選好一本書,就像選好一位老師一樣重要。有的孩子讀了五本書,可能不如一個孩子只讀一本書。就像你去聽別人講話,碰上一個智慧的人,你會停下來,久久聆聽;而碰上一個嘮嘮叨叨,又沒有多少見識的人,則只會敗壞你的興致。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3-6歲的兒童喜歡有色彩圖畫的小故事、科幻故事以及動物的童話,那些短小、生動、易背誦的重疊句對他們也特別有用。6-8歲的孩子對書籍開始有偏好,除了父母認為重要的以外,可讓他們自己去選擇。8歲以上的孩子,喜歡一些幽默、民間故事、古典名著以及奇幻、偵探故事。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2.激發起孩子的強烈興趣

為了使讀書生動有趣,首先要激發起孩子們的強烈興趣,在你給孩子們讀一本新書之前,你可以先讓他們瞭解封面的內容,並讓他們去猜想這本書將要講述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等等,然後你可以一邊讀一邊指著書中的圖畫和人物問他們:“你們認為這是什麼意思?”讀完一本書後,你還問他們:“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什麼?你認為或者希望以後的故事該如何發展?”這種積極的閱讀方式特別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紐約州立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在父母的幫助下采取積極、投入式的閱讀方法,其語言和思維發展水平要提前6-8個月。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3.不宜對孩子的閱讀過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他們喜歡的閱讀方式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翻那本。對此,父母不必過多的去管他。通常,在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願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父母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誌。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4.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創造好的閱讀環境。在家裡,給孩子一個小書架,請孩子安排自己的書。孩子閱讀時,儘量保持安靜。

鼓勵孩子自己選擇讀物,和孩子討論哪些是適合他們看的讀物,哪些是他們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讀物,並以此為標準選擇讀物。給孩子一定的選擇讀物的權利。如果為孩子訂閱報刊,請孩子自己選擇。

鼓勵孩子記筆記。隨便寫什麼都可以,寫個簡單的書名也好,可以培養孩子要從閱讀中獲取一些東西的習慣。

愛惜圖書。保持圖書整潔。不撕書,不折頁。鼓勵孩子保存看過的圖書。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5.經常與孩子交流

與年齡較小的孩子一起閱讀和創作(如編故事等),與年齡較大的孩子一起討論和交流。如果孩子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儘量回答孩子的問題。同時,在家裡,最好常備一些少年兒童百科全書類的書籍。當兒童提出問題時,引導兒童從書籍中尋找答案。啟發兒童討論思想、藝術方面的內容,儘量讓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6.在實踐中學知識

如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想讓孩子認識動物的生態習性,就可以帶孩子到動物園或寵物店,用來輔助書本上的學習,把“嚴肅的認知”,轉化成活生生的經驗。又如對於孩子感興趣的問題,家中藏書查不到,為解決幾個問題買很貴的百科全書沒必要,就可以為孩子到附近的圖書館辦一張借書證,教給他借書的程序,培養他求知和收集材料的習慣。

五、(一)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7.父母要成為孩子讀書的夥伴

身教重於言教,只有熱愛讀書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喜愛閱讀,懂得閱讀的方法,瞭解書籍的內容,這樣才能指導孩子閱讀,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喜歡閱讀。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讀文章給孩子聽,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他們讀書的興趣,從而使孩子自覺自願地想去讀書。對於這一點,美國著名教育家吉姆認為:讀書給孩子聽的作用“僅次於擁抱”,在這樣的“擁抱”下,孩子的讀書興趣上來了,熱情高漲了,慢慢的,他們對讀書的態度就變成了“我要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