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林龙江画像

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本为儒生,却于三十多岁时愤而脱离儒籍,研求心身性命之学,糅佛、道、儒三家学说为一体,创立了三一教;他是世家子弟,是九牧林的后裔,却在闽、赣、江、浙等省义务行医传学,以思想家闻名于世。他乐善好施,多行义举,变卖家财为倭乱中丧生的百姓收尸埋骨,施舍钱粮赈济难民。他的思想、人品及功德,备受敬仰,世人追慕其学说,努力修学证道,以至馨香届远,历代不绝,影响极其深远。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东山祖祠大门

两汉时期,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潮占据了显要位置,但随着道教的产生与佛教的传入,道释两教欲与儒教分庭抗礼之势渐趋明显。这时“三教”之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自魏晋以降,有许多人皓首穷经,精研三教,破天荒地提出了“三教合一”理念潮流。调和三教,合一其思想成了不可阻遏的潮流,林龙江就是这一大潮流中杰出的集大成者。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一、弃儒学道

林兆恩,号龙江,世称“三教先生”。明正德十二年(1517)出生在莆田县赤柱(今荔城区英龙街)九牧林世家。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东山祖祠拜亭

其祖父林富,官至两广总制,颇有善政,粤人祀之。其父林万仞,恩荫太学,但辞不出仕。因此,林龙江少小就被要求识礼读书,准备考取功名。只是,天资不足,到了六岁上小学时“每读书数行,须数十遍方能认识”。谁知,当他十六岁时,“文窍始通,下笔入流,撰《博士家言》,词锋景焕”,也算是一时奇才。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林子著作

林龙江虽饱学之才,但考运不佳,几试乡闱竟然不中,遂绝意科举。反之,“锐志于心身性命之学”,选择修道,倡明“三教合一”并用了二十年时间的摸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学说体系。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三教合一”造像

二、三教归儒

明嘉靖三十年(1551),林龙江三十五岁时,盛夏午刻,烈日当空,他坐在石床上,突然看见天开,顿时诸缘俱了,彻悟一切玄理,孔子说的一贯,老子说的得一,释迦说的皈一,本旨并无不同,三教本源是相通的,以儒家的纲常人伦为立本,以道教的修身炼性为入门,以佛教的虚空为极则,世间法与出世法一体化,宗孔归儒,助业行善,修之于家,行之于天下。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林龙江说:“孔子之教圣教也,老子之教玄教也,释迦之教禅教也”;“教则有三,道一而已”,如:“譬植桃李梅于其庭,庭且隘而木又拱,不得已乃择其种美者,而存其一”。他提出了“道一教三”这一思想哲学体系。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东山祖祠古迹之一乌石山

三、讲学度众

林龙江收徒讲学于祖父林富在东岩山修建的“东山樵舍”,后明代改建为“麟峰书院”,并号其为“宗孔堂”,后又改为“麟山祖祠”,俗称“东山祖祠”。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宗孔堂

林龙江虽然是一个世家弟子,但他知道空口说道,无人会信。因而,他在悉心传授时,还施展出给人治病的奇功。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东山四宝古迹之二—龙江泉

“之所以能愈人之病者”,据他坦言:“盖以人之病皆本于心,心病则身病,心不病,则身不病,其次,又在于气,气逆则病,顺之则不病。”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林龙江对人体生病的原因洞若观火,他用心法给人治病,可以做到屡治不爽的境界。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东山四宝古迹之三—麒麟石

因为林龙江的道学,简便易学,还能给人治病,所以,拜其为师,追奉其学说者,大有人在。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东山祖祠古迹之四—晋朝千年古樟

四、收尸善后

嘉靖四十年,自夏至冬,倭寇三次围攻兴化府城,加上疫病流行,死者相枕。林龙江带弟子70多人,在府城内位共收尸2000余具,分男女性别,礼葬与城西门外的太平山。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收尸积薪遗骸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倭乱又起。林龙江为使死者不暴尸,幸存者能安宁,也不病于疫。他聘请北京僧无闻,漳州僧静圜,平海僧净园等10余人,在莆田城内收尸,积薪火化5000余具,并作《招魂歌》之章,祭奠亡灵。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东山祖祠建筑遗物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下旬,倭寇又训集5000人,卷土重来,府城失陷,城中近二万百姓惨遭大屠杀,知府奚世亮等为国捐躯。城中被杀害的进士19人,举人53人,庠士(秀才)356人。

倭寇盘踞兴化府城60天,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城中尸骸遍地。倭寇败退后,积尸成丘。林龙江变卖家产,取得资金,在莆田城内外收尸,积薪火化,并作《寇退收尸歌》以安亡灵。其歌曰:

与汝形骸一气分,满城鬼哭不堪闻。

藁舁风化缘何事?与汝形骸一气分!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新任郡守易道谭很受感动,曰:“林子所为,皆非常人之义举。”他特地造门请教,并赐题为“清修”的舍匾,以彰义举。

有关林龙江的义行,莆田县学教授刘仕锐查勘上报,列举13项:(1)恤民还券;(2)建义田;(3)立社仓;(4)倡平粜之价;(5)乡村穷民避寇城内者,施以钱米;(6)贫穷孤寡之不能自存者,分以粥蔬;(7)惠施棺材1300部;(8)礼助葬理340柩;(9)与广东兵订千金之券以保城池;(10)募兵百余,协助守城;(11)捐田30亩建戚继光先生祠;(12)念乡夫守城之苦,而洒食迭赐于中宵;(13)率门徒数十人收埋全尸者三千余身,积薪火化者二万余数。以上一切费用,皆出于家产,故巨万家产变卖殆尽。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五、教义流芳

万历二十五年,林龙江病重,翌年(1598)正月十四日寅时,拱手而逝。讣闻传出,远近来此吊丧的门人成千上万,挽联多不胜数,灵柩在“宗孔堂”奉祀。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海内外信众捐资兴建的林龙江纪念馆

林龙江先生,“心怀天下万世斯道虑,一身富贵非所志”,顺应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创立了一个能代表三教合一思想体系——夏教,把中国几百年来三教合一的理论性变成现实性,证明三教合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现今,莆田市共有“三一教”祠堂1545座,门人约12多万人,东南亚等国都有三教的祠堂,书院,洞和宫等。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三一教传入台湾后,成为了台湾当地较为重要的民间宗教之一。三一教还辗转传入欧美许多国家,他们还设立了研究三一教的专门研究机构。

莆田九牧林后裔,变卖家产,度众传学,创立三教合一学说

省级文物林龙江之墓

一代宗师虽已安息,可他传奇的一生永远不会被后世淡忘,因为他的功绩已成了历史,长存于天地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