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本文约3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我的童年和少年基本是图书稀缺的时代。

乡村文化站书架上孤零零的几十本书,早已不能满足我的胃口。于是我向住在招待所的过往客人借书读。

当时我母亲在镇上的招待所工作,一个人既是所长,又是服务员和清洁工,我们全家住在招待所,当母亲的帮手和“志愿者”。读书资源大部分与旅客的书有关。因为客人经常是匆匆过客,所以读书也是限时限刻。因此也养成了我快速读书、不求甚解的习惯。

真正系统地读书是在大学期间。由于最初读的是江苏师范学院,

为了准备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老师,基本读完了学校图书馆收藏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而我朋友刘晓东推荐的人文、历史书籍,也成为我主要的精神食粮。

这里主要介绍几本对我的生活和生命产生重要影响的书。

1

《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

——点燃我生命的理想与激情

影响我的第一本书,应该是在1986年底到1987年底(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青年译丛”中的一本。这是一本推荐给年轻人看的书,书名叫作《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副标题是“一个日本青年改革者的自述”。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这本书的封面红黄相间,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拳头。这个拳头是一个金色的拳头,反映了年轻人奋发向上的力量。

这本书讲的是日本医学改革家德田虎雄的故事。德田虎雄出生在日本的一个农村的家庭,这个农村孩子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医生,做一名好医生,做一名能够改变日本农村医疗状况的医生。但是,他成绩不好,在全校五百多个人中排四百多名。你还想做什么医生啊?你还想去改变人们的命运啊?但他知道,要想做一名好医生,就必须考一个比较好的医学院,

当时日本最好的医学院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医学院,他考了三年才考取。

书中有一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他每天早晨照镜子,就想象着镜子里的“我”不是今天的“我”,而是成为医生的“我”,是一个成为早稻田大学医学院学生的“我”,是一个成为医学改革家的“我”。他以此不断地激励自己,不断地用未来、用理想去激励自己。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那时的我也很年轻,大学毕业不久,工作时间也不长,正是需要追寻理想的青春年华。当时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它告诉我理想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盏明灯,人是被理想牵引着走的,如果没有理想,一定是走不远的。

而且,书中讲的很多故事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如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大,那他得到的帮助也会越大,就像一个人背着很沉重的行囊在爬坡,旁边的人看都会看不下去,都会帮他一把,推他一把,拉他一把,帮他一下。

所以,理想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

2

《管理大师德鲁克》

帮助我用行动的精神走进教育生活

第二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是《管理大师德鲁克》。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1997年年底,我从苏州大学调到苏州市人民政府担任副市长。担任副市长以后我更多地涉猎一些管理学著作。其实我在苏州大学做教务处长期间,因为从事管理岗位,就已经开始有计划地读一点管理学的书。到了市政府以后,我结合工作读了更多管理学的书。当时我读到了一本书,是美国的一个学者杰克·贝蒂写的,叫《管理大师德鲁克》,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说的是德鲁克和他的父亲去看望自己的老师熊彼特。熊彼特和德鲁克都是管理学上大师级的人物。

1950年的元旦,德鲁克去看望熊彼特的时候,熊彼特就对自己的学生讲了一句话。他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了,知道仅仅靠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管理大师的忠告,更是一位老师对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的嘱咐,是在他行将就木之前给自己学生讲的一句肺腑之言。

八天以后,熊彼特就去世了。这也成为德鲁克在临终前给自己学生的一个遗训。

这段文字,在书上就是两行多,一般人看可能不会太在意,因为他也不是讲管理的。但是对我来说,差不多是在我心里投了一颗原子弹。

为什么?因为这彻底颠覆了我关于学术的梦想。在此之前,我跟很多大学教授一样,对学问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思想、观点、发表著作、拿项目、评职称、获奖的层面。在美国大学里有句话叫“Publish or Die”,你要么出版,要么死亡。你作为教授,如果没有成果,你就站不住脚。

的确,我自己就是这么一路成长过来的,我能够在29岁那年破格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副教授,不就是靠我厚厚的一批著作吗?但是,看到这句话以后,我突然反问自己,我究竟是为什么而研究学术呢?自己写那么多东西是干什么呢?我写给谁看呢?

当时,我的主要研究领域还是偏历史,研究心理学思想史、教育学思想史,看的人就更少。

到了政府以后,我的确开始意识到,过去的研究路径好像有点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熊彼特给德鲁克讲的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我可能不会如此快地意识到应该怎么做学问。

后来,德鲁克把老师的这句话作为衡量他自己一生成就的基本标准,他不再以发表作品和写作本身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句话,也是直接导致我发起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来源,它使我下决心走进教室,走进教师的生活。

2000 年的时候,我终于写了一本书——《我的教育理想》。

《我的教育理想》可以说就是在德鲁克这本书的感召下写出来的。

如果说,《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给了我一个理想的力量,那么,《管理大师德鲁克》则给了我一个行动的力量。我觉得,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行动是改变社会的、改造生活的最有力的武器。

3

《如何改变世界》

——激励我有勇气努力去改变教育生活

第三本书是《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我是在2006年8月底9月初读到这本书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卫·波因斯坦,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社会企业家。过去我们只知道企业家是以赚钱,以资本运作和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但社会企业家不是这样,社会企业家是被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试图改变现状,拒绝放弃,最终要重新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很多老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疑问就是说,教育的制度不改,你能改变它吗?还有人说,我们都带着镣铐,根本动弹不了。我就说,虽然我们带着镣铐,但我们可以跳出舞蹈,最终,我们会挣脱掉这个镣铐。作为一个老师,关起教师之门,你就是国王。作为一个校长,关起学校的门,你就是国王。

所以在同样的制度下,为什么有些人做得风生水起?在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得很卓越?抱怨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行动,就是改变。

还有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就是《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也很出名,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非常著名的管理学家,叫柯林斯。

柯林斯曾经写过一本很有影响力的书叫《基业长青》,他善于运用大数据研究企业发展的规律。为了写作《基业长青》,他用5年时间阅读了6000篇文献,记录了2000多页的专访,在电脑里留存了3.84亿字节的数据。而且他搜集了美国和欧洲28家企业50年来所有的档案,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做了一次非常棒的数据分析。这个研究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就是:优秀是卓越最大的敌人!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如果我们没有自我突破的本领,如果我们不能不断寻找最优秀的人才,如果我们不能自我颠覆,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卓越的小气候,新教育是走不远的。

总之,回顾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经历,无论是大学期间的阅读生活,还是离开学校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读书生活,都在悄悄地甚至深刻地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朱永新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有《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教育小语》

《梦想因阅读而生》等作品。

大家关注|朱永新: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几本关键书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