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身在教育行业,见惯了各种名师,听惯了各种名师的报告,对当下的名师,还有一些自己的独立见解,就想写一篇关于名师的文章,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口:写身边的人,总觉得面子抹不开——低头不见抬头见嘛;写不是身边的人,又缺少真正的感受,难免变得干瘪。

而胡某梅,一位声震华南的名师,却满足了我的写作条件:既不是身边人——一个西南,一个华南,完全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但也曾见过几次面,听过几次交流——多少算是比较熟悉。

01胡某梅,被光环笼罩的美丽的女人

打开网络,利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输入“胡某梅”三字,都会得到铺天盖地的信息:胡某梅儿童阅读工作室、“牛妈”胡某梅、胡某梅谈整本书阅读等等。

俨然,胡某梅就是一个情怀满满、爱心爆棚的教育专家。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在网络看到“掌上龙岗”一篇题为《扎根龙岗教育18年,胡某梅——情怀落地,美好发生》像叙事诗一般的报道。我们摘抄这篇报道的开篇,读者从中可见一斑:

她是许多孩子和家长心中的“女神”老师,
身着优雅的旗袍穿梭在孩子们中间,
成为课堂上一道别致的风景。
她的办公室里,满墙都是书。

如果我们再看看这位“女神”的光环,那确实是要多耀眼就有多耀眼。笔者尝试摘录其中一部分光环:

胡某梅,深圳如意小学副校长,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2018年全人教育奖获得者、2017年《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6年阅读改变中国“年度十大点灯人”、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教师素养大赛五项全能一等奖、深圳市“道德模范”、深圳市“十大全民阅读推广人”、深圳市“感动深圳教育人物”、深圳市“十佳百姓学习之星”、深圳市“最受学生喜爱教师”、区“优秀教育专家”“五一劳动模范”“感动龙岗人物”……

确实,从照片看起来,胡某梅老师漂亮、优雅,既有孩子缘,还有学者气,这样的老师,不就是我们教师队伍发展的终极方向吗?

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不管是作为副校长,还是作为语文教师,亦或是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胡某梅都致力于阅读。关于阅读,她有这样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阅读,让城市充盈书香气质;阅读教学,让学校有真正的教育。不舞云端,贴地而行,先做阅读者,再做推广人,为阅读教学推广事业专注一生。”

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u0002著名的教育家、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曾经对阅读有过非常经典的论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精湛的朴实和粗浅的精致,读者自然能够分辨。

02一石激起千层浪,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

可是,褪下光环,每一个普通人,其实都像是邻家的大嫂一样——精致的妆容,终究有一天会褪下,洗去铅华,没有相关的素养,必定会让人生的底色失去原本的光彩。

2月23日凌晨,青年女作家作者陈迅喆连发两条朋友圈,直指胡某梅抄袭其作品。并在其后又爆出胡某梅2015年出版的《儿童阅读的导读智慧》整本书抄袭台湾林玫伶2008年出版的《假如要有学习单》一书。

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随后,一些教育行业的人,向后发表文章,或直言不讳,或暗含机关,矛头,都指向了胡某梅。

深圳某荣誉等身的名师涉嫌抄袭。说是涉嫌,越来越清楚的事实却显示:名师出版的学术专著是抄袭——除了署名,其他的几乎是一字不易;名师主编的阅读课程用书是抄袭;演讲PPT是抄袭;甚至连演讲中的教育叙事,也与某老外的TED演讲内容高度相似……也许“抄袭”不该由我来定性,所以还是加上“涉嫌”二字吧!抄袭这事,自古就有之……不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儿童阅读推广的小语圈子里,就显得很诡异:没有沸沸扬扬的议论声,朋友圈、自媒体一片沉寂……——熊佑平:沉默的理由

作为一名老师,站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诚实、诚信,如何如何做人,如何如何要有语文素养,如何如何文章中要写真话,结果呢?老师自己却在抄袭,大量的抄袭。可怕不?——高子阳:论教师抄袭

其实,关于抄袭,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那么小一个圈子,谁不是心知肚明?但有些时候,大家都沉默,圈子,也是有文化的——三水三心就不忍心、不愿意或者不敢揭开有些盖子,道理一样。

但人啊,有些时候,抄着抄着,就像是真的一样。三水三心曾就办学提出过一个愿景:三种声音,还将其整理之后发表。结果,我在听某一次报告的时候,某位校长汇报所讲,和我的一字不差!

可能,在胡吗梅心里,抄着抄着,这些,就成了她的创见,也未可知——李逵和李鬼,有些时候,是可以互换的。就像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有人认为,真的孙悟空早死了,取得真经的,其实是六耳猕猴。

好在,终于还是有人站了出来!除了陈迅喆,还有王爱玲——暂时的沉默,有些时候是在积蓄力量!

2月27日,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这起抄袭事件,做出了回应——最终的处理,我们拭目以待,但光环褪下,已经成为必然——至少,在民众心理,在她的学生同事心里!

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03胡某梅可能面临怎样的处罚

其实,总体来说,对待抄袭的质疑(某种意义上,也叫作举报),胡某梅的回应,还算是很积极的。事发第二日,也就是2月24日上午7:42,胡某梅就在朋友圈发布了《致歉声明》并删除了其公众号上的所有文章(见下图)。

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但如果细究,则这个道歉信,还是缺乏诚意的——几乎全文抄袭,岂能用“意识不够”?作为教师,我们不是一贯教育学生要诚实吗?

随后,胡某梅的一句话,引发更大争议:“如果还是得不到谅解。我也将遗书奉上”(见下图)。但愿这只是一个长期受到各种优待的女士的激愤之语,否则,我们完全可以视为这是一种威胁,是没有责任担当意识的赤裸裸的威胁!

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当然,目前的一切,都还是处于调查阶段,最终调查结论怎样,我们只有拭目以待。如果抄袭坐实,那么,这个声名显赫一时的“名师”,可能面临的处罚,还是很严的:

1.法律责任。著作权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一旦侵犯,就要面临法律责任。按照《著作权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胡某梅的行为,可能已经涉嫌犯罪——关键的问题,是要对数额进行核算——这一点很难。

关于法律责任,这里有必要特别提出《教师法》。该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其中第一款就是: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一旦侵犯著作权坐实,那么也就意味着违反了教师法。而按照该法的三十七条规定,可以“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2.经济赔偿。根据侵权情节,要给予被侵害方相当数量的经济赔偿。这也与书籍的发行量和销售量有关,具体的数额,就交由律师们去核算了。

3.行政损失。抄袭属实,违法行为坐实,那么,她还将面临行政损失——免职甚至撤职,甚至还有可能注销教师资格证!自然,各种荣誉称号,有可能被剥夺(具体处理的时候,估计会根据荣誉称号与抄袭行为的相关性来确定)。

4.名誉损失。即使不受到任何法律和行政处罚,但她的名誉,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了——在当地,早已经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04名师,还是踏踏实实的教书育人为好

人们对胡某梅“揪住不放”,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意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借此打发无聊的时光;三是对名师本来就有各种不满,希望借此改变。

确实,现在的名师,有的是踏踏实实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有爱心、耐心,有方法、技巧,有突出的成绩——这样的名师比例,究竟有多高呢?笔者深以为虑!

还有的名师,善于表演,写文出书,四处做讲座。而这中间,有的说起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做起来捉襟见肘,带一个班烂一个班。

甚至还有的所谓名师,精于算计,长于专营,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利用自己的身份,论文要署名,还要署在前面!职称涨得最高,工资涨得最快,外快赚得最多!

其实,对于普通的中小学教师而言,与其写书、出书,甚至四处抄袭,还不如踏踏实实,在三尺讲台上,把学生教好!

我曾经当面“请教”一位誉满全国的教育专家:

您四处做讲座,每年跟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

常年不跟学生在一起,学生个性特点如何了解,师生感情如何维系,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保障?

他随口就来:一个原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两种方法,训练学生的自学技巧;三个手段等等等等。

后来遇到这位专家的同事,他一语中的“年年考试都位居末流,家长不满,学生不满,学校不满。”我感到惊讶,“既然如此,那为何让他四处飞?”

他的一句话,道破本质“就当是为学校免费打广告嘛!”

所以,有些时候,有些名师,成了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广告商!君不见,多少培训机构,借名师敛财;多少学校,借名师扬名;而还有多少名师,在四处招摇?

出来抄终究是要还的——胡红梅靠抄袭成名折射出名师制度的缺陷

其实,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哪里有那么多的创新,哪里需要那么多需要研究的专题,又哪里需要动不动写几本书(甚至有的人著述等身)——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特色;把爱心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教育;把每一节课上好,就是最有价值的名师!

希望胡某梅事件,只是一个特殊的个例,更希望我们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通过社会舆论,引导我们的教室,回归课堂,回归教育,回归那些细琐但伟大的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