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成本增加 P2P何去何從?

一、 記得前些時候,稅改出政策說要提高稅收起徵點,降低稅負的時候,我的內心真的是很激動的,想著以後到手的錢多了點,吃飯也可以多加個雞腿了,還給大家算了一筆賬,真是喜大普奔了。

然而,最新的的政策出來,我卻是再也高興不起來了,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公司,反而壓力更大,到手錢更少了。

以我所在的城市上海為例算一筆賬吧。

從今年4月1日起,上海的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下限調整為4279元,而8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消息,從2019年起,社保統一歸稅務徵收。

什麼意思呢?也即公司過去按照最低社保繳納標準給交的社保,明年開始就要改為按照實際所得繳納了。

以一個在上海月入1萬的員工為例,我們看看這個員工,以及這個員工所在的公司會有什麼變化。

首先是個人,如下:

在新政實施後,個人的納稅額是少了,但是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卻增多了,最後實際到手的錢反而變少了!

在新政實施後,企業給員工繳納的社保變多了,也就是說每個月薪1萬的員工,企業成本就要增加1785元!

二、 而這不禁讓我想起了P2P,那些在行業雷潮中已經風雨飄搖的中小平臺們!

自雷潮爆發以來,這幾個月,行業裡的平臺、投資人等沒有是多少人過得輕鬆的,P2P陷入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流動性危機。

一些平臺從簡單粗暴的跑路,發展成3年清盤分期兌付,甚至有的平臺惡意折價處理平臺債權,收割投資人!

一些借款人乘著這一波行業暴雷,惡意逃廢債,甚至有組織、有計劃的實施借錢不還的勾當!

而這些事情無疑是對行業的打擊,而被衝擊的最慘的,除了暴雷平臺的受害人,就是那些在認認真真做P2P的中小平臺們了!

這一次暴雷潮,狠狠的打擊了投資人的行業信心,導致投資人紛紛想著保住本金,好作壁上觀,這種衝擊,對一些中小平臺們來說,真的太大了。

很多的平臺們面對每天的淨流出,能做的也不多,儘管努力的去維穩,但還是難以留住投資人,這樣情形下,一些平臺就開始對自己動刀子了。

平臺開始裁員,從運營到資產端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在艱難時期活下去!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道能有多少中小平臺能夠抵過用人成本的增加呢?

一個人是近兩千,一年就是2萬,十個人一年就是20萬,這成本加的可不少,那麼中小平臺能抗住嗎?

三、 但是對於一些大平臺而言,這一波雷潮,他們似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

根據宜人貸二季度財報,宜人貸2018年第二季度淨收入為15.2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28%;調整後淨利潤為4.4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64%;宜人貸第二季度總貸款量為117.36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5.361億元增長38%。

根據拍拍貸的二季度財報,拍拍貸2018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0.473億元,環比增長14.24%;淨利潤為6.078億元,環比增長38.9%;第二季度成交額為167.61億元,環比增長35.73%。

根據樂信二季度財報,共實現營收17.83億元,較第一季度的15.71億元上漲13.53%;毛利潤為6.19億元,高於第一季度的4.12億元,淨利潤為4.65億元,較第一季度的1.46億元增長218.49%。

根據趣店二季度財報,共實現收入22.44億元,較第一季度的17.17億元上漲30.69%;毛利潤為7.71億元,高於第一季度的3.21億元;淨利潤為7.24億元,較第一季度的3.16億元增長129.11%。

看著上面這些數據,哪裡像是經歷了雷潮,簡直就是在飛快發展嘛。

所以說行業裡現在呈現出這樣的一個狀態,強者恆強,二八效應明顯。

也就是說行業目前越來越的資金聚集向頭部大平臺,而中小平臺不僅面臨業務縮減的壓力,還要承擔更多的社會保險等壓力,最後P2P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