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1988年,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曲回寺村出土了一批金饰银器,金蝴蝶、金蜻蜓、金凤凰、金耳环、金牡丹和金项链、金帽花、金飞天等等,金银相间,造型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金饰共16件,总重121.38克;银器4件,总重295.83克。这批金银饰品的制作工艺可分为花丝、錾花、浇铸、打胎等。经过文物专家鉴定,这些出土的金饰为中国元代女子的饰品,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

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金飞天 横8.8厘米

飞天迎风翱翔,头戴宝冠,面目清秀,双手前伸作献物供养状,屈右腿,帐帛裙带飘曳,身下祥云为柄,结构巧妙。

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金蜻蜓 横7.7厘米

蜻蜓的头胸腹均经模压、捶打,卷成筒状造型,立体感强,制作手法细腻,形象真实。腹下留出两条针柄,别插方便。

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金花步摇

金花步摇重4.8克(带宝石),通长4.07厘米,宽2.56厘米。步摇的纹饰也是由两股花丝掐制的典型缠枝卷草纹,单股花丝直径0.13毫米。步摇周围环绕着一圈由小金珠组成的鱼子纹,小金珠直径0.5毫米。中心石碗内镶嵌一颗绿松石。缠枝卷草纹的中心有7个小金珠组成的花朵。步摇的顶端有一个两股素花丝盘绕的金圈,圈径0.46毫米,像系在某一饰物如“簪”或“钗”上。双侧和底部有5个同样的小金圈。步摇的背面用0.06毫米厚的金片合咬在步摇的大边上,大边则是由7圈巩丝、素丝、祥丝组成。

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缠枝花耳坠(一副)

缠枝花耳坠分别重6.7克、6.5克。耳坠由上下两个石碗托为主体。石碗为包边镶,周围满饰着缠枝卷草纹。缠枝花由两股素花丝掐制而成,直径为0.26毫米,卷草纹线条清晰,茎叶缠绵。石碗大边厚0.14毫米,底部由大小重叠的两朵宝相花衬托。缠枝纹上有由金珠轧成扁平的素金钉点缀。耳插从细到粗直径为1.78~2.16毫米的素金丝。大边由巩丝、花丝、祥丝等7部分组成。耳坠的下部有一小孔,是系流苏之处。整个耳坠工艺制作基本同蝴蝶簪,不同之处是缠枝花耳坠的正反面均由花丝缠枝卷草纹组成。在制作上运用了堆垒工艺,此工艺要求在焊接时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又要胆大心细。

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内向双飞蝴蝶簪(一副)

内向双飞蝴蝶簪为左右对称形。重24.8克,通长4.92厘米,高4.39厘米。蝴蝶的头部由3个花丝石碗焊接的三角形组成,胸部是一个素石碗,石碗的上半部有掐丝菊花,腹部由6个花丝小石碗组成。石碗中原应有宝石镶嵌,但均已脱落。蝴蝶触角及前、中、后三足是用四股0.11毫米粗的素花丝编织拧在一起后焊接在头、腹部上的。双翅靠近胸部的翅脉部位是两朵富丽的宝相花,宝相花中的花蕊为7颗小金珠。众多小金珠将头、胸、腹、触角连接成一体。主翅脉由两个随形石碗和唐草纹、缠枝纹组成。它们的制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厚0.1毫米、宽0.8毫米的金片制成大边,用掐丝镊子将掐制成的缠枝卷草纹码放在已经制作好的蝴蝶器形的大边内,之后,再将两股素花丝拧成的花丝用白芨作黏合剂粘合在金片的上沿处后,用金焊药将花丝与金片焊接成一体。蝴蝶簪的前、后外缘是由巩丝、素花丝、祥丝等7部分组成。

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双凤金步摇(一对)

步摇是缀有宝石等物的首饰,是头饰的一种。《释名·释首饰》中这样记载:“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这对双凤金步摇重11.73克,通高4.54厘米,宽8.94厘米(图2)。双凤口中各衔一枝折枝花。折枝花上有莲叶、莲蓬、莲花(莲花为勾子莲,即在三片莲叶上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折枝花运用剪凿技术制作。制作时,首先用0.2毫米厚的金片剪出不同形状的莲花、莲叶,再錾刻出所需的纹饰。它们的中间各有一小孔可插在折枝花的主干之上。双凤的主身、双翼、凤尾、如意灵芝云朵四部分则先运用剪凿技术脱出各部位的模型,再从正面錾刻纹饰。除上述工序外,双凤的主身和灵芝云朵是由两片展开的金片合焊或合咬成型,双翼、凤冠、凤尾分别焊接在主身之上。

灵丘的镇县之宝——元朝金饰 牡丹花金耳坠(一副)

牡丹花金耳坠系錾花工艺制成。这副耳坠一完一残,完整的耳坠重10.23克,通长6.08厘米,宽1.60厘米(图1)。耳坠上的牡丹花与叶子均用金焊药焊接相连。耳坠牡丹花造型,花繁叶茂。上下两朵大小牡丹花相互呼应,大牡丹花蕊中有一石碗,石碗的口沿采用了平錾工艺,錾有鱼子纹图案。两朵盛开的牡丹花由数片叶子衬托,枝叶舒展。在花丛中有一只振翅欲飞的小蜻蜓,蜻蜓的制作采用了阳錾、阴錾及捶打工艺。

曲回寺村是因寺得名,村民在明代才陆续迁入,所以这批器物与村庄无关,绝对是寺院的收藏品。

这么一批精美的金头饰,当然只能是上层贵族妇女才可能拥有,一般的官僚士族都不可能。可是一个佛教寺院,怎么能够收藏只有贵族妇女才能拥有的饰物呢?

机缘只有一次,那就是佛日圆照慧明和尚与独木干公主的接触与交往。

自秦汉以来,一般只有皇帝的女儿才有资格称公主。而元朝的制度有别,除了皇帝的女儿外,诸王的女儿也称公主,公主群体很大,而且公主们还要封位。独木干公主在《元史·诸公主表》中有载,她是曾任过监国的拖雷(后谥为睿宗)的女儿,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女,宪宗蒙哥和世祖忽必烈的妹妹,身世极为显赫。她的丈夫是哈弟鄃王聂古dai 。按元朝的制度,她受封的是赵国公主位,灵丘、大同都在她的势力范围之内。独木干公主在元代的公主群中,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公元1253年,独木干公主与慧明法师会面了。通过接触,她“仰师硕德”,为慧明法师加赐了“佛日圆照”的徽号。可是仅仅是精神奖励吗?独木干公主为表示对慧明的敬重,为表示对佛教的尊崇与支持,难道没有其他物质表示吗?

如果没有推断错误的话,这批金头饰就是她的馈赠。其他贵族妇女既缺乏这个机缘,也没有这么贵重的礼物,所以说,这批金头饰的原主人,非她莫属!

而佛日圆照慧明公无论到哪里住持,无论到哪里开法,但曲回寺永远是他的根,是他永远要坚守的地方。因此,这批头饰馈赠的地点可能是在灵丘曲回寺,更大的可能是在大同华严寺,但宝藏一定要在曲回寺。

将近八个世纪,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值得庆幸的是,这批文物终于又与我们见面了。

1996年岁尾,这批金头饰参加了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考古新发现展览》。同时,作为反复筛选后的精品,收入《中国文物精粹》一书,由笔者撰写简介,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向国内外作了介绍。

2006年,央视CCTV—4《国宝档案》节目,分两集又一次向国内外观众作了展示。

(灵丘县委宣传部 孙海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