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真实婚恋观:不想因逼婚而结婚,错了吗?

90后的真实婚恋观:不想因逼婚而结婚,错了吗?

90后的堂弟又在朋友圈发牢骚了,感慨道:如果没有婚姻的束缚,年龄就毫无意义。

看到他这样子,铁定又是被大伯他们催婚了,跟堂弟同岁的几个表兄弟他们的娃都已经满地跑了,堂弟至今还飘忽不定,前两年跟邻市的一个女孩谈的好好的,不知怎么的又分了,家里人刨根问底原因,他就是不说,只说自己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

我平时跟堂弟走的比较近,他的几段恋爱史我也大概知晓一二,堂弟人长得那是没得嫌的,要身高有身高,要脸蛋有脸蛋,连我家俩小子都以他舅舅为外貌榜样,希望能长得像他舅。

90后的真实婚恋观:不想因逼婚而结婚,错了吗?

其实堂弟之前也谈过一个中意的,两人在各方面都挺合拍的,也能在性格上互补,女的大他一岁,那时候女方家里一直催促结婚,堂弟一直犹豫着下不定决心,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结婚的准备,还说自己有什么婚姻恐惧症。

女方见堂弟迟迟没有表态,经不住家里的唆使,就跑去相亲了,现在孩子都已经可以叫妈了。堂弟在此后也有谈过两任,但就是少了点感 觉,他老拿现任和前任去对比,一比就发现前任万般好,把自己活生生地逼在悔恨里面。

90后的真实婚恋观:不想因逼婚而结婚,错了吗?

老家的人思想又比较保守,总觉得自己儿子还没娶老婆,定会在村里让人说闲话,抬不起头来,所以每逢堂弟一回家,大伯们就开始啰嗦了,搞得堂弟现在都把家当旅馆了,偶尔回一次。

因为早婚,我没有经历过被逼婚的阶段,所以时常在想,那些被逼婚的人到底能理解逼婚者的心情吗?

《失恋33天》里有一句台词:“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婚姻观,大伯他们那一辈,觉得爱情这东西太虚了,他们一辈子都不懂什么是爱情,还不是照样好好的过日子,去想那些不能当饭吃的干嘛,瞎折腾。

90后的真实婚恋观:不想因逼婚而结婚,错了吗?

记得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阿Q的恋爱悲剧就是深受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影响,然后为了能有后,就去勾引吴妈。

大多数老一代人结婚,更多的是想着传宗接代,那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占婚恋的主导市场。

如今女权思想的崛起,男耕女织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了,传统的婚恋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现在的男性而言,他们不单单只想找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配偶,他们更注重两人在三观上的契合度,更好的是能与自己共同成长。

相对于以往的搭伙,他们更加注重精神领域的需求,活得异常通透,如果说80后还有老辈思想的余留,那90后就是最自主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不喜欢被任何人左右,在感情上有自己的见解,不愿因结婚而结婚。

无论在男性方面还是在女性方面,90后在对待婚恋问题上有更多自己的想法,生活是自己的,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么任何人都无法左右他们的思想,他们不想因为别人而毁掉自己的幸福。

90后的真实婚恋观:不想因逼婚而结婚,错了吗?

三毛在谈及与荷西在一起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们结合的最初,不过是希望结伴同行,双方对彼此都没有过分的要求和占领。我选荷西,并不是为了安全感,更不是为了怕单身一辈子,因为这两件事于我个人,都算不得太严重。”

结婚,意味着接受另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活,不只是分摊物质,还要共享精神。

余生很长,生活的琐碎必定会磨掉一些浪漫,如果和一个会分走我快乐的人共度余生,那种生活注定是悲剧。

90后他们觉得,婚姻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更应锦上添花,结婚后要一起背负很多东西,生活节奏的加快,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纠结冰箱坏了到底要不要修。

对他人和自己负责的同时,也要有生活的质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