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和河南都举行祭拜黄帝仪式,黄帝到底是哪里人?

土土街


五千年前的古文明基本都在北纬三十度线上,而且都在水边: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是如此。中国华夏文明的诞生也符合这个规律。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个写到的就是黄帝,黄帝名公孙轩辕,少典之子。司马迁认为黄帝居住在轩辕之丘。轩辕之丘究竟在哪里?

距今5000到6000年前时代在中国境内各种不同地域的文化类型纷纷出现,比如半坡、仰韶、龙山……传说皇帝发明了釜甑,在陕西半坡遗址就发现了6000年前蒸煮食物的釜甑。黄帝作宫室,距今7800年前的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就发现了建筑遗址,地面类似于今天的混凝图。黄帝发明了舟车,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距今7000年前的独木舟。黄帝作音律,河南贾湖出土了距今7800年到9000年前的鹤骨骨笛。这些史前文明中都能找到与传说中的黄帝所符合的特征。

现在陕西、山西、河南交界处是黄河中游的广阔平原及丘陵地带曾一度被传为就是黄帝出生的有熊氏部落所在地。黄帝这位上古帝王,以土为德,很可能是农耕民族特点的体现。土色黄,故名黄帝,有种观点认为,黄帝的栖居地就在黄土高原上。还有种观点认为,黄指的是“黄河”,黄帝的部落逐水而居,最早的华夏文明在黄河岸边诞生繁衍。所以黄帝,很有可能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灿烂的史前文明鼎盛时期不同文明中的英雄人物的集合体,黄帝是一个时代华夏文明诞生地的群体英雄的共称。


沅汰


陕西和河南年年都举办拜祖大典,陕西在黄帝陵举行,河南在黄帝故里举行。从黄帝陵和黄帝故里的字面意思分析,黄帝应该是河南人,死后葬在陕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陕西的黄帝陵仅仅是个衣冠冢。黄帝是中国人的先祖,飞升成仙后留下衣冠冢也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连夏朝都认为不存在的陕西喷子是凭什么断定陕西的黄帝陵是真的呢?要知道黄帝所处的时代可是要比夏朝早的多,即然以后的朝代都否认了,那么以前的炎黄时代是如何过渡到商代的呢?

我从不会以一己之私去怀疑陕西的黄帝陵,而我只想知道陕西的喷子为了黑河南,张口闭口的说夏朝不存在,哪你们是如何确实炎黄存在的呢?我很想知道你们在双重标准下如何自圆其说!

作为河南人,我深信不疑黄帝是河南人,他的家乡就在河南的黄帝故里。因为我们学习的历史就是从炎黄时期到尧舜禹,再到夏商周一脉传承的。我们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去否定任何朝代与历史!


随心所欲127929471


黄帝生于河南新政,这里的土地为黄色所以号黄帝。

有陕西网友称黄帝是因为生在陕西的黄土高原所以称黄帝,其实是大错特错。黄帝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周朝,因为目前在甲骨文中还未发现黄帝的记载,那么我们自然从源头来辩一辩哪里才是“黄土地”代表。

我们都知道周朝初年周公于洛阳建立周朝首都成周城,同时进行了大肆分封诸侯(周武王灭商时近进行了小范围分封,周朝的诸侯分封实际更多是在周公营建洛邑之后进行的,比如楚国就是在这个时候分封的诸侯,《汉书》地理志也记载“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师。”)。而在这次的大分封时,周公也确立了分封的“礼仪”《逸周书》“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封人社壝,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与国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亹以黄土,将建诸侯,凿取其方,一面之土,焘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土封。”也就是说,西方的代表颜色是白色,中央的代表颜色才是黄色。那么周朝的东西南北中又是怎么划分的呢《左传》“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也就是说周朝的陕西地区为西土,河南南部为南土,山东及河南东部为东土,河北为北土,洛阳地区为中土。特别是下面这条直接否定了陕西网友口中的陕西黄土以成黄帝论《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

以上也就证明了为什么轩辕氏被称为黄帝,因为出生于河南新政轩辕之丘因此以为姓氏,又因为新政所属地区为“中央黄土”地所以称为黄帝,而非代表西方的白帝。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黄帝出生并建都于河南新政都是当今学界和地方共识。

余秋雨

王立群

于丹

郦波

马未都

撒贝宁主持

当然还有很多,只是比较出名的文化学者更易被大家了解,比如今年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郦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文化典籍系主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妇女学会副会长朱易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中国明史学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河北省炎黄蚩三祖文化研究会、贺兰山岩画学会等全国及地方学术团体,及来自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河北、湖南,四川等地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的100多位专家学者。

这样的黄帝文化论坛陕西每年也搞,看看都是什么人去

清一色的陕西人,,,,这样的自导自演有什么意思?

我们今天了解的黄帝更多是从历史上的文献资料来解读皇帝的,那么历史上关于黄帝史料记载的都有哪些地方呢?

这是网友制作的,史料中黄帝事迹与河南各地的关系图,如此多的史料基本都集中在以河南新政为中心的豫西地带,这也是中华文明发源的核心区域。我们仅仅看新政黄帝故里在历朝历代的记载吧,这么多史料记载国内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拿出来这么多史料包括自称炎黄故里和黄帝陵的陕西。

另外那个清了堂拿出了一些人的言论,这里我也举一些人,大家可以看看谁能权威

就这三个吧,一个是北大教授,中华探源工程人员,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所长,一个是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现在每年世界上的华侨和港澳台地区都会举行黄帝祭拜,参考的就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云星午夜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对黄帝最初的记载。姬水属于渭河的一个支流,与炎帝所处姜水相距不远,所以“二帝用师以相济也”。我们从黄帝的两个直系后裔封国也可以得出这样的证据

*崇国,大禹父亲鲧的封国,鲧为黄帝后裔。地处关中平原中部。
*另外一只后裔周人在关中平原西部。


近代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从现在考古遗迹,黄帝所处仰韶时期聚落群分布分析,
得到的答案也是相同的,既黄帝源于陕西。大家注意下表,黄帝是不可能带着新郑(郑州)附近那几个弱的可怜的小部落去东征西讨的。
所以,考古界早就下定论:新郑毫无资格称黄帝故里。我们看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论述:


而且央视权威部门合拍历史记录片亦是肯定陕西而否定新郑




那么关于新郑方面呢?

其实新郑就是一个明清时期纪念黄帝的小祠堂,被篡改成黄帝故里。我们可以看文物局批号


大家对比批号,新郑是如何狸猫换太子一清二楚了。其实在早期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仁民的谈话中也已经说明了新郑是个小祠堂。至此真伪立辨。最后我们再看一下现代科学基因研究所得到的结论。
大家说说,难道我们的人文始祖黄帝会是上古两大部落的混血儿吗?

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至于新郑所引用的《帝王世纪》,一个破落贵族的私修史书,早已多次证伪,在此不再赘言。


天道TD


陕西祭的是陵,是黄帝的衣冠冢;

河南拜的是故里,黄帝故里;

如果有“陵”与“故里”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的同学,请直接出门左转;

如果有拿不入流的某旅游局赞助的记录片截图来推断的同学,也请出门左转;

对了,有同学说陕西杨官寨是黄帝遗址,汗("▔㉨▔)汗 ,前几年陕西同志们说石峁遗址是黄帝的遗址,可是后来发现石峁遗址最多距今4300到4000年,而且很可能是鬼方的遗址,就不提石峁了。然后就又编出来个杨官寨,但杨官寨距今6000年左右,明显跟黄帝时代对应不上啊,编故事能不能用点心?😓

要说考古,黄帝(4500-5000年前)对应的考古学文化是“大河村文化”和“庙底沟文化”,这个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承认的啊:

奉劝那些编故事的乡党们用点心,什么陕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树,到底是黄帝年前植的还是死后植的??????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先是拿鬼方遗址来冒充,又是编故事,真是亵渎先人!

当代法理上唯一的黄帝故里在新郑

法理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轩辕黄帝又称“有熊氏”,是少典之子,少典是河南新郑人,而少典是伏羲氏之子,伏羲氏是燧人氏之子,燧人氏亦是河南人。

所以黄帝是哪里人,根本就没有第二个疑义。郑州黄帝故里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汉朝,新郑是黄帝故里,也得到国家的承认,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清楚,陕西是陵,河南是故里。有些陕西的同志把陵当故里,我真是相当相当的无语+痛心疾首啊,你家陵是故里啊😰




法理二:国家的文件确立

国发(2011)32号文件,看下图↓


从古至今皆认可河南新郑为黄帝有熊氏之故里

图很长,看历史原文记载,从汉到清朝↓


柱下史


轩辕黄帝到底是哪里人?这问题没有争议,史籍记载黄帝以姬水成,曾长居姬水之滨,故以姬为姓。说白了轩辕黄帝生于姬水河畔,是姬水河边的人。关于姬水在哪儿,史书未有统一明确记载。据现代考古研究,现在学界认可的是姬水就是陕西省岐山县城以东的姜水(渭河支流)。这就是说黄帝是陕西省岐山县,城东姜水河畔人士。


农夫之


黄帝是是华夏联盟的首领,是人类的始祖! 本姓公孙,后改姓为“姬”(因此姬姓多被认为是万姓之源),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深受后世敬仰!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如同神一般的人物,他的生地却成为千古之谜!(额,千古好像有点短,应该是上古之谜) 目前史学界没有统一的定论,而根据各种史料记载来看,黄帝的生地可能是在以下四个地方:河南新郑、陕西姬水、甘肃天水、山东寿丘

《史记●五帝本纪》有这么一句话: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

轩辕之丘在哪?不知道! 各种史料记载矛盾甚多、语蔫不详!下图摘自搜狗百科

1.陕西姬水的说法

2.河南新郑的说法

3.甘肃清水(天水)的说法

4.山东寿丘的说法



以上可见,各种说法都有,并不统一,这也是引起争议的地方所在!而且司马迁写《史记》一书时,是知道传说中的帝王史料在他之前都是经过长期口头传说后才载之典籍的,所以使用起来很谨慎,记载的内容也很少,对传说中的五位帝王合写一篇,写得都很简略,而为秦汉的皇帝写本纪,都是一人一篇,这可以看出他详今而略古的写作原则。这就是对轩辕皇帝的生地不写、葬地少写的原因。

个人认为,黄帝故里到底为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黄帝及其部落应该都在以上地方有过生活 繁衍 的痕迹!这也正是华夏部落联盟以自身为中心,不断开枝散叶,创造不朽华夏文明的有力体现!


哎呦我的tou像不错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介绍大家一部纪录片《中华文明》之《曙光初现》,就是由中国社科院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里面明确说明:通过考古发现,黄帝一族源于陕西的渭水流域!西安半坡是仰韶文化的核心,仰韶文化源自于华山脚下。



通过《黄帝》我们可以看出,河南新郑在上古时代,属于东夷文化圈,是早期的山东文化进入的地区!河南省中部和南部,属于黎苗文化圈,这就解释了东夷集团新郑与陕西的华夏集团他们之间还隔着一个“黎苗集团”,所以黄帝是不可能在新郑生活的!





而且最权威的一部纪录片《国史通鉴》之《上古时代》,里面也是明确的说明:炎黄源于渭水流域,由于居住在陕西的“姬水”,所以姓姬;又因黄帝是土德,陕西的土地是黄色的,所以人们把他称为“黄帝”!



通过现代考古学发现,新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非常稀少,反而是靠近陕西的三门峡一带新石器时代遗址比较多。而陕西遗址非常集中,这就说明了:对于一个“君临天下”黄帝族人来说,周围必须有大量的部落来支持!不可能将都城建在蛮荒的地方,也就是当时的新郑!






河南新政之所以打出“黄帝故里”招牌,正如大家所分析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纯粹是为了搞好经济,祭拜的意义并不是很强。通过将明清时代的一座小庙“轩辕庙”,改成了“黄帝故里”,以达到宣传的目的。这个大家心里都清楚,无需多言!

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下知识:为什么河南有一个“郑县”“新郑”?那么“老郑国”在哪里?答案是在“陕西华县”,后来随平王东迁至河南东部,由于以前居住地会随时改变,所以就出现了两个郑县!


大唐神都


小编你真是个🐷,黄帝是中国人,河南,陕西都是我大中国的,小编只有你不是,我问过安倍晋三了,你是他私生的,你不用祭拜黄帝了


手机用户50789133065


陕西皇常陵且不说真假,就历朝历代天子王公的纪念文物,抗战时期国共两党,蒋介石,毛泽东向记奠,碑文,郭沫若手书帝陵,国务院陵字第一号,大概无人能否认。就凭这些,应该说假的都变成真的了。别说是真的。今天许多人为了旅游,为了几个钱,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否定几干年认定的人文先祖,否定民族腾图,不知这些人是不是中华民族之?如果是这些人一定会遭报应。人不可不有敬畏之心,无敬畏之心之人虽有人皮,实非为人。连先祖都敢轻视,诽谤之人,一张人皮别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