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的阎崇年教授为什么会被打?

大清今天要完了吗


满独分子阎崇年遭掌掴后,阎崇年除了做过一次所谓的“澄清”之外,再不露面,蹊跷可疑。而当我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回味之后,就会发现更多的谜团已经浮出水面。

阎崇年“正说清史”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正说清史”?

阎崇年有什么背景?

网上流传的阎崇年语录是真是假?阎为什么至今不追究?

阎崇年总结的努尔哈赤十大功绩有何深意?

主流史学家和政府的态度如何?

效仿百家讲坛,本文也来试着揭密“阎崇年疑案”,不纠缠阎崇年观点的正误,本文只是对其思维的角度、动机做一番探究。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好的答案。

一、何为阎的“正说清史”?就是以清遗的立场“说清史”

何谓“正说清史”?阎崇年的所谓“正说清史”,就是站在满清统治者的立场,谈满洲的兴起、征服和兴衰史。所以在他眼中满洲统治者没有罪,最多不过是过错,而这个过只是不能让满清统治长治久安,延续万年之过。

就以他曾指责过的多尔衮为例,阎崇年说:“其(按:指多尔衮)过概括为“六过”,即“六大弊政”“剃发、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逋逃”,注意:这六条在阎崇年眼里不是暴 /政,而是弊政,如何弊呢?“扰乱社会秩序,破坏中原经济,挫伤汉人情感,带来严重后果。”扬州十日呢,阎评论道“多尔衮违背皇太极对汉人的政策,杀人过多,是其重大错误。”究竟是什么重大错误?什么严重后果呢?阎接着说道:“200多年后,辛亥革命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就是对这些政策的不满与反抗。” 无论是屠杀也好,弊政也好,在阎嘴里都不是罪而是“过”,其所以是“过”,是因为日后被狭隘的汉民族主义利用,导致满清政权被推翻。

为什么阎说是弊政而不是暴行或者说是暴 /政,还荒谬的把屠杀说成是文化冲突。原因还是从他的心态说起,以他的遗民心态,杀不杀人、杀人多少不重要、无辜百姓是否遭殃也不重要。满清政权巩固不巩固,能不能流传万世才重要,他所提的满清统治者的这些错误,是统治方法、策略方法不当的错误。他从来不肯讲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之类的暴行。提到扬州十日的危害,他认为这次屠杀不好,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后来成了孙中山发动“反满革命”的借口,埋下了祸根,不划算。然而,对于康熙平定三番之乱,杀吴三桂而牵连数十万人,阎崇年就百倍赞赏了,他称赞康熙英明,斩草除根,做得好、做得对。

如果不信,可以再去读读阎崇年总结的多尔衮的六大功绩,更是从奠基满清政权角度来谈其功劳。对于满清政权的闭关锁国,闭塞民智,阎崇年的看法更是另类,他遗憾的是满清政权丧失了图强维新的八次机遇。

从这个理由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阎崇年为什么从来不痛斥努尔哈赤的暴行,比如他说:“他也有错误,也有缺点,晚年也犯了很多的错误,譬如说强行从辽西迁民到辽东,譬如说屠杀了一些汉族的儒生,譬如说占了汉人些房子,譬如说实行“计丁授田”,占了些汉人的地等等,但是我们要历史地看这些事情,既看到努尔哈赤有错误的一面,也要看到努尔哈赤有功绩的一面。”

从来没有人把屠杀说成是错误而不是罪行,这不是什么轻描淡写的问题,这和日本右翼把侵略中国,南京大屠杀说成是进入,说成是“和谐共荣”并无区别。

阎崇年以一个满清遗民的心态看待历史,处处维护满清统治者,当你们看到他痛骂道光丧权辱国时,千万不要误解了,在阎看来,从满清爱新/觉/罗家族来看,道光就是一个败家子。他为满清政权从此一蹶不振而痛苦。鸦片战争,他痛惜的是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焚毁,竟然为此而流泪。

我们奇怪的看到“清十二帝”当中,最有讲头的溥仪,阎崇年却很少讲,溥仪这个搞分裂的卖国贼,在满清遗民看来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心可鉴。溥仪在东北搞满洲国14年,是不得不掩口的禁区。当然满独成事后,他当然可以再改过来把那段历史加进去。

二、何为阎的“正说清史”?就是以满洲人立场重建“国史”

或许人们对阎崇年的称颂的清廷十大贡献,觉得很怪异。比如阎所称的这条“创制满洲文字。”根本不像一个历史学家的总结。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满洲人的立场来理解,各种疑惑就会迎刃而解。再结合阎崇年吹嘘的努尔哈赤的十大贡献,综合领会,“阎说满洲史”就暴露无疑了。

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评价《清廷十二帝正说》,对阎崇年吹嘘努尔哈赤进行所谓的社会改革“计丁授田”和“编庄”提出质疑:“所谓“计丁授田”,并非真正实行“均田”。努尔哈赤进入辽东後,将该地区因战争而荒芜的无主地,首先分别授给各驻守当地的八旗满洲贵族及其士卒,而在战争中被掳的大批汉人,一在其满洲王公贵族包括将官之家为奴,一在其庄园-拖克索,供其役使。连清人也承认:“国初时,浮掠辽沈之民,悉为满臣奴隶。”(《啸亭杂录》)”。

所谓“编庄”,规定汉满人合居一处,要同吃、同住、同耕。实行此“三同”,满人为汉人所供养,汉人备受欺淩,直接被与之“三同”的满人所剥削。编入此庄的汉人成丁就成了他们的奴隶,因不堪忍受奴役,故引发大批庄丁逃亡。这证明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後,推行民族奴役的政策:编入此庄的汉人成丁就成了他们的奴隶,因不堪忍受奴役,故引发大批庄丁逃亡。正如《清太宗实录》所载,满洲大臣直白:“昔太祖(努尔哈赤)诛戮汉人,抚养满洲。”连清太宗也说过:“我国将士向来骚扰辽东民人。”一个先进的辽东地区,行此落後的制度,这哪里是“推进社会改革”?作者称:努尔哈赤制定了“民族和解政策”。看看事实,哪里有“和解”?努尔哈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到处都有汉人的反

抗,国势岌岌可危。”

李治亭说:“更为离奇的莫过於说:“迁都渖阳後”,“渖阳及辽河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得到全面开发与迅速发展”,还“带动了东北地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这是事实吗?自努尔哈赤发动对明战争以来,辽东、辽西先後辟为战场,努尔哈赤每攻下一城,必屠城杀 戮与抢掠,撤走时毁城,夷为平地,如抚顺、清河、开原、铁岭、广宁等,都变成一座座废墟!……在作者的笔下,辽河流域,一片光明,和平安宁。如此歪曲历史,莫此为甚!”

作者不顾历史事实,把战争残破的经济说成是“全面开发”、“迅速发展”,甚至奉努尔哈赤为“近代辽河流域、沈海区域经济”开发的“创始者”!这是作者的又一大“发现”?简直是闻所未闻之奇事!”

李治亭所言,自称治学严谨的阎崇年不可能不知道,那么,阎崇年何以得出如此古怪的结论,唯一的解释就是:努尔哈赤联合蒙古,满蒙联盟,在沈阳及辽河地区分裂割据建国,共同奴役被掠汉人,如果站在满洲建国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那么努尔哈赤顺理成章就成了实行社会改革、民族和解和全面开发经济,“近代辽河流域、沈海区域经济”的“创始者”!。在阎崇年赞赏的努尔哈赤满洲国之内,汉人非国民,本在满洲之外,怎能掺乎进努尔哈赤的社会改革,民族和解。

阎崇年对康熙赞颂道“康熙对臣民强调要实行‘仁爱’。仁爱’是儒家基本的政治理念。康熙继承了儒家为政‘仁爱’的理念,并在施政过程中加以实践。”然而,事实却是老百姓饱受康熙暴 /政之苦,就以“禁海迁界”而言,当时的描述是“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这哪里有一点仁爱的影子。对于吴三桂等汉人政敌,康熙则是斩尽杀绝,免留祸患。 康熙仁爱吗?如果这种“仁爱”只是针对满洲人而言,那又的确是事实。比如康熙对有篡位野心的鳌拜擒获后宽大处理,免死禁锢。

何为康熙之仁慈?对满洲人来说,对满清贵族来说,这康熙怎么可能不仁呢?而中国老百姓又何曾在“仁慈”的范围之内呢?

又比如:中国的朝代兴替总是旧朝代灭亡之后才是新朝代的开始,史学界通例的换代是旧朝代统治被推翻,新朝代建立全国性政权才开始,秦、汉、三国,以下到元、明,新旧更替都是同年。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兴起。如果一个朝代灭亡,新朝代并没有建立,出现的是分裂状态那才另说。而阎崇年一批清史专家却不按这个规则,将清廷从1616年建立后金割据政权算起,而不是从1644年明朝灭亡,满清定都北京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什么这样?这只能让人怀疑他们是从满洲国史的角度看待满清这段历史,而不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清廷。

再者,既然阎崇年把满清定为296年,努尔哈赤父子东北分裂割据也算作清代,凭什么不把溥仪在东北裂国也算作满清,建的都是满洲国,一脉相承。既然阎崇年认为不应该称“张勋复辟”而是“溥仪复辟”,这样说来阎更在乎的是名分而非实际。那么为什么又不敢明说伪满洲国就是清代之延续,为什么不揭密伪满洲国时代的明君溥仪。

在耳光事件爆发前,大汉之风曾问阎崇年:“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打着均贫富的旗号,为何满清时期打的旗号却是反清复明?康熙、雍正、乾隆等人均称自己非中国人,你如何解释?慈禧保满清不保中国,你如何解释?”对此,阎崇年以三个条件作为门槛,拒之门外。

阎崇年利用央视不是讲学而是布道,是布满洲复国之道。当然不允许质询和讨论。也无法回答大汉之风这样的问题。他的所谓三个条件,完全是借口,李治亭满足他三个条件,又何曾见他答复呢?

三、与满独网站明暗表里,遥相呼应

一些满族论坛,号召学习犹太人,以建立“满族自治区”为目标,在站内都自称自己是满洲人。“满洲”既是族名也是地名,还是“国名”。对于不明真相的外人而言,很容易就被他们蒙骗,认为“满族”等于“满洲族”,但是就他们在论坛上发言所自称的满洲人而言,绝对是有后两层意思在内。是区别中国人而存在的另一个民族,另一个国家。

早在05年前,阎崇年就和鼓吹满独的某网站勾勾搭搭,该网站曾登过其站长和阎崇年的合影还有题词。该网站以鼓吹满独为宗旨,该网站曾经赫然列着“犹太民族,以色列国研究”板块,“设立满族自治区”板块,主题是“满洲人的论坛”。宣称:“我们走的一小步,就是满洲民族走的一大步”。意图昭昭。这样一个网站,收罗了一大批满独分子,他们把阎当作精神领袖。该网站因为宣传满独过于赤裸裸,在07年一度被国家关闭。重开后,态度隐蔽了不少,但是搞满独的目标仍然没有改变。

而阎也曾在公开场合号召学习以色列,学习犹太人,与其遥相呼应。

满洲民运人士额尔登布曾写诗讴歌阎崇年。

赞美史学家阎崇年先生!

文曲精英阎崇年,宏扬正史热空前。

诸皇勤奋为华夏,列祖功勋比泰山。

开土拓疆羞汉帝,修文讲武唱春天。

江山一统行仁孝,浩荡清风满世间。

四、难以澄清的“网络流言”

有网友发现搜狐网公布的所谓的“人合”、“天合”、“地合”、“己合”几首复辟满洲的反诗,本是额尔登布的杰作。虽托名阎崇年,也正符合阎崇年满清兴起的所谓“四合”论调, 其中一首还登在搜狐邀请阎做《中国古都北京》讲演首页上,这些东西至今还在。

百年耻辱刻悬刀,称我蛮胡恨不消。

扩地开疆因圣祖,荣华建国赖清廷。

八旗铁骥还激烈,满族雄心未动摇。

经济复兴需努力!龙旌指日满天飘。

这些都来自于读书频道“阎崇年作客搜狐” (2008年01月22日 )

其中一首 “人合”写道:

铜琶铁板众歌清,振满兴华龙卷风。

洗脑柔如刀剃发,旗服温替武屠城。

图强广友新三贵,为国勤师老范生。

凡我族人须努力,钱神护佑筑天京。

其中,还有一段故意歪曲引用《晶报》的报道,阎说:“我刚录完的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谈到皇太极5次带兵杀入关内。其中有一次就掳掠“人牲97万头”,把中原百姓与牲口放在一起计算。这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喜剧:民族融和,康乾盛世。”

阎在《晶报》是这样说的:“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这几首反诗,包括这些疯狂言论,之后并没有引起媒体关注引起反弹。得寸进尺,4月24日,更恶毒的言论出现在官方网站大河网上。

剃发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交流形式,不能上纲上线。

文字狱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制约了一定的思想灵性,但起码维持了社会稳定。

清军入关更多的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中造成的某些局部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禁海策和闭关令是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的,因为这维持了意识形态的稳定。

满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中国人永恒的骄傲,原因有三:首先,它促进了民族融合,否则,中国还是单纯的汉本位国家,这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是有阻碍的;其次,它传趁了中国文化,否则,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将遭受灭顶之灾;最后,它保持了社会稳定,否则中国人口基数和经济资源将大大流失。

请不要侮辱我们的满清,否则是侮辱我们自己!我们不能对不起先人,而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遗志!

……

举报 |这些引起极大争议的痴语,的确难以想象出自一个公众人物,但也难以想象两家权威网站先后会以同样的方式嫁祸于人。既便阎崇年真是遭人陷害而误登,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长久以来,阎崇年对此却不去追究和更正,类似的语言在鼓吹满洲意识的满洲人论坛上却不鲜见。造成一种事实就是阎在故意纵容这些言论以他的名义散布。如果不是因为挨了一记掌掴,阎崇年永远不会去澄清“这些谣言”。


回忆还是要忘记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阎崇年教授被打事件,2008年10月五日,此人在无锡的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一开始场面都非常的融洽,在其签名售书的时候,突然一个年轻男子走到其跟前,迅速打了他两下,工作人员迅速控制局面,人群中还有人在大喊活该,实际上媒体也曾报道过此事,说是该男子和阎崇年有学术分歧。

阎崇年教授也算颇有成就了,他代表历史学家在央视讲清朝的历史,但是他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在看待历史方面并没有客观,也没有公正,这是学历史的大忌,看待问题不全面,比如他说清楚实行剃发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交流形式?似乎不了解历史的人都说不出这种话来。再比如他说文字狱维持了社会的稳定,那么我不禁要问了,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只有这一种吗?

值得一提的是他每次提到清朝,都是一个劲的鼓吹,甚至还说出了扬州十日是促进了民族融合,这种言论也太厚颜无耻了,他的种种言论,其实历史界很多人已经看不惯了,因为这简直是睁眼说瞎话,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是总不能脱离实际,只是鼓吹吧?

当然了,话说回来,即使他是个清吹,如今大多数人都很厌恶清朝,但是打人终究是不对的,那位小伙子还是太过年轻气盛了,和其看法不同的人多了去了,有相反的想法说出来便好,没有必要拳脚相加。

最后还是奉劝大家一句,无论什么时候,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就会被别人认同,当出现分歧的时候,要么求同存异,一起讨论,打架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作为一个曾经与阎先生深谈过的人,我觉得可以详细说说对阎崇年先生的印象。

见阎崇年先生是2014年的元旦前夕,因为要采访所以特意选定了一个咖啡馆。阎崇年先生穿着一身羽绒服很准时的坐在了那里。访谈主要围绕着的是他的新书《清朝开国史》,谈清朝崛起的致胜因素。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阎崇年先生研究了几十年的清朝历史,自然更多的是看到清代优秀的一面,但也会提到清代衰败的一面。比如很多人说他在《百家讲坛》将清代皇帝,过分夸张了清代的好的一面,而绝口不提在中原的屠杀。其实,阎崇年先生也曾经提到过,因为是讲清朝崛起的事,不可能详细讲这些,那样讲座的连贯性便没有了。

我在采访中问到对东林党的看法,现在很多历史学研究的确说,东林党是导致明代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搞党争,借着清除魏忠贤阉党的名义,四处打压人才。阎崇年先生对此不以为然,他还是认为东林党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面对鞑虏坚决抵抗,这种精神值得鼓励。如果大家去看一下《清十二帝医案》里面讲到火烧圆明园,讲到慈禧的时候,都是说清朝的腐败让中华民族备受屈辱,所以我觉得阎崇年先生还是比较客观的在评论历史。

采访中记忆尤新的是,我问了他关于美国新清史的问题,阎崇年先生对于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一直跟我解说他的看法。后来采访结束,在送先生回去的路上,他还一直在跟我说。

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阎崇年先生是一位学者。而且,凡是读过一些西方清史著作的人,都会发现,阎崇年对于很多学者来京查档案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当然,因为历史的原因,他的学问做不成一流,但是老先生那种认真的劲头,那种对待问题的谨慎,的确让人心服口服。

所以,我觉得他被打,确实有些冤枉,这完全是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在作祟。


兮兮说事儿


自以为“大义在手”是有病,得治

打人的过程,跟题目无关,这里不赘述,很多回答都有描述,网上也很容易找得到。

打人者名叫黄海清,网名“大汉之风”,生于安徽,在上海从事汉服生意。以下是黄海清接受记者采访的部分内容摘要——



记者:“打阎”基于什么样的动机?
黄海清:阎崇年发表的一些言论,包括像“剃发易服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不值得上纲上线”。但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满清政府为此杀了上千万人。阎崇年是在为大屠杀开脱,为满清辩护。
记者:“打阎”你觉得达到了什么目的?
黄海清:我打阎崇年不是学术观点之争,打他之前我没考虑任何目的,只觉得是正义对邪恶的反击。现在我希望,通过这一巴掌,应该引起人们对阎崇年言论的深思。

另外,据黄海清自称曾经多次尝试与阎崇年沟通,和百家讲坛节目组沟通,但是从来没有被理睬过。

总结下来,黄海清打人的理由大概是两条:

  1. 认为阎崇年“粉饰”满清
  2. 认为没有获得对话的机会

所以,黄海清认为自己代表“正义”一方,打阎崇年是“正义对邪恶的反击”。

总体看,阎崇年的民族史观和官方史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淡化民族冲突,强调文化认同,归因阶级矛盾,突出阶级斗争。

你要真反对这一套,就直接去海里叫板,打一个老头算什么本事?

至于说“没有获得对话机会”,这事更搞笑!谁也没有义务必须给你“对话机会”。好比,有人非要找你逼逼,又不是公安机关讯问,你愿意搭理就搭理,你不愿意搭理就不搭理,这是你的自由。同样,这也是别人的自由。

偏执狂是一种病,得治


月下没有花


 先贴一段当时的新闻。

————————————————————————

据当地媒体报道,2008年10月5日下午,阎崇年来到无锡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并就历史爱好者和广大读者关心的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现场的无锡市民金钺称,下午1点30分,阎崇年的签名售书活动开始了。在签售前,因读者热情很高,原定半个小时的交流时间,延长到一个小时。

交流后,阎崇年开始为读者签名售书。忽然,前面的一名高个年轻男子冲到阎崇年跟前,掌掴其脸部。“打了两下,所有人都被惊呆了。”金先生说,该男子约二十七八岁,穿着T恤。工作人员迅速将其控制。

  阎崇年先是一脸惊愕,但随即恢复平静,继续为读者签名。此时,一位穿着夹克,年轻瘦小的戴眼镜男子与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并试图冲入签名区,断断续续大骂“活该!”

————————————————————————

在此回答下面,有多少人在说打的好?试问一个民主法治国家,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要对其以巴掌论之嘛?恕我直言,阎崇年美化清朝可耻,你们赞同以武力阻其言论自由,也高尚不到哪去!

阎崇年被打。主要是因为其对清朝的美化和满族的吹捧犯了众怒。在此提醒我们,读史论世,一定要有正确的史观。凡是少数民族优越论,汉族亏欠论都要警惕。当然,我们也要谨防大汉族主义的滋生。我们要对历史保持一份温存与敬意,不要歪了屁股,辱了先祖。

再说一遍,打人不对!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拿出你的理由,以事实反驳。而不是对一位古稀之年的学者拳脚相加。阎崇年受业于白寿蠡先生,其专业学识无需质疑。倒是高赞答主,说什么民国三流历史学者陈寅恪和顾颉刚。您真不怕闪了舌头,在你眼里,一流学者就是袁腾飞吧!


知非看天下


2008年10月5日下午,北京满学会会长、百家讲坛主讲之一、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来到无锡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见面会上,他向读者详细介绍了由他创作的《明亡清兴六十年》、《袁崇焕传》、《康熙大帝》等书籍。

交流后,阎崇年开始为读者签名售书。忽然,前面的一名高个年轻男子冲到阎崇年跟前,掌掴其脸部。“打了两下,所有人都被惊呆了。”金先生说,该男子约二十七八岁,穿着T恤。工作人员迅速将其控制。

阎崇年先是一脸惊愕,但随即恢复平静,继续为读者签名。此时,一位穿着夹克,年轻瘦小的戴眼镜男子与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并试图冲入签名区,断断续续大骂“活该!”

这是当年媒体报道事情经过,据称是该男子与阎崇年的学术观点有分歧。

阎崇年当年是代表史学界在央视讲清史,一般来说讲史可以从当时来看待历史,也可以从现代的观点看过去,无论哪种都有他的道理 ,但作为学者讲话,应站在中立角度冷静看待史实。

当年阎教授在央视那一翻关于清史的观点,史学界也有不少批评声。

《帝国政界往事》作者李亚平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阎崇年将努尔哈赤这样的“强盗头”赞作伟大君主,违反了人类发展进步规律。

葛剑雄:谴责狭隘功利主义史观

听到打人消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剑雄自己并没有认真看过阎崇年的节目。他在听说阎崇年“剃发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交流形式,不能上纲上线”以及“文字狱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制约了一定的思想灵性,但起码维持了社会稳定”等观点后表示:“如果他真的是这么讲,我是不赞成的。难道除了文字狱就没有办法保持稳定吗?除了杀人就没有其它民族融合的办法了吗?历史研究不能脱离事实,今天我们理解这段历史,不等于历史就没有是非。专制总是不对的,杀人也是不对的,侵略就是侵略,这些是非要明确。这种解说是很片面的,是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

那么,阎教授本人的观点呢?阎崇年接受采访称:这件事不是我个人的一次不幸,是我们社会精神的一点悲哀。

当年在网上,一些历史爱好者对阎崇年的讲座持异议:

网络小说《窃明》作者在看了

阎崇年的讲座,一时“愤青”而写了这本书,作者灰熊猫谈到:我曾经满怀热情地收看过阎崇年先生的讲座。但是我个人以为:阎崇年先生的史料不具有压倒性的说服力。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说明我的观点。

阎崇年先生是研究历史四十年的专业学者,而我是一个年纪不满三十的后生晚辈,他接触到的史料一定远远超过我,因此我始终抱着请教的态度,在前几次媒体的采访中也一再提到,如果阎崇年先生拿出过硬的史料来指点我的话,我会深感荣幸。

阎教授的书卖的很火,应该说在当时是主流。

今天来谈当年阎教授被打一事,我个人持以下观点:

1.打人肯定不对,何况70多岁的老人,我们应该允许不同的意见存在,事实可以越辩越明,但青年人火气太旺打人,容不得别人对中华民族持一点异议这个就不好了,没有质疑何来进步。

2.我并不赞同阎教授的诸多意见

(1) “损上益下,朕之所愿。存心刻薄,有伤政体。”,我更喜欢钱穆先生对清制度的评价,清可说全没有制度,再加上他们有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一切由满州部族的私心出发,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

(2)“剃发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交流形式,不能上纲上线”:如果认真读历史,可以清楚的知道,努尔哈赤所领导的满族,在当时是蛮夷,何为蛮夷?华夏地区外的少数民族为蛮夷,说大了,明是亡国,对当时的华夏地区来说这不是文化交流,是异族统治,剃发是一种统治手段。

(3)“文字狱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制约了一定的思想灵性,但起码维持了社会稳定”:这一点我就更不明白了,以清代的雍正皇帝为例,全国各地长官的一切活动他都知道,一切奏章他都详批,这是为什么,专治呀!如果按阎教授的逻辑,制约了一定的思想可以维持社会稳定,那欧美社会就不应该稳定了。清比明更独裁,一切行动皆为私心,社会稳定的方式有很多种,他却选择了一种最符合独裁统治的方式。

阎教授是名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千万人的思想,我尊重他的看法,但并不他是名人就改变我的看法,我虽没啥影响力,但仍愿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欢迎喷我!


蜗牛通信


如果不是特别的事,谁会打一个70多岁的老学者?阎崇年可是满学会会长,满清的行为都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的言论已经超出学术研究的范围,是一种故意歪曲历史故意美化屠夫的行为。

他依仗自己的身份,利用自己的影响,在一些公开场合,比如读者见面会,各种交流活动时,对反驳他的人进行压制,有许多次别人举出详细的于他不利的例子,他要不不正面回应,要么就约改日论战,应付完当时之后又爽约不论。打人的小伙子就是因为不同意他的观点,要和他就历史常识进行辩论以正视听,他也答应了,最终却又爽约,而且这种近乎无赖的行为还不止一次,于是这小伙子利用签名售书之机大打出手,以示教训,发泄不满。 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满清的历史,不明白满清时期是如何屠杀奴役汉人的,而阎做为汉人则拼命美化满清,说满清对汉人的屠杀是为了社会稳定,逼迫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民族性灭绝行为是一种文化交流。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打一巴掌实在是过轻!300多年前,就在无锡江阴市,汉民族为了反抗满清的剃发易服誓死不从,由此满清主导了史上旷世的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整个江阴城最后只剩下53人。300多年后,一个满学会会长认为,剃发易服是文化交流;屠杀汉人是为社会稳定。并在这个曾经被满清屠城的无锡售卖自己的书籍,公开宣传自己的观点。做为一个汉人,做为一个无锡人,知道真相后能不能忍受这等屈辱?阎的行为无异于在南京赞美日本的南京大屠杀,在以色列赞美纳粹的犹太种族灭绝。


小霞他二哥


阎崇年先生在百家讲坛讲历史而一炮走红,那他为什么会被打呢?我想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在对待个别历史问题上没讲真话。

这让我想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说过的话:“一句真话比全世界的分量都重!”索尔仁尼琴以批判的方式爱国,一生坚持讲“真话”,即使遭遇关进监狱八年、流放两年、剥夺国籍、被驱逐出境等一系列打击,他也始终如一,不改初衷,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三岁小孩都有讲“真话”的能力,很多成人却在不断弱化、异化、退化,这是人性的悲哀。如果说政客说谎是愚弄民众,那么作家、学者、演员们不讲“真话”,而只一味迎合金钱或低俗趣味,则无异于对老百姓的愚弄。

比如,电视剧《雍正皇帝》,把雍正描写和刻画成一位忍辱负重、发政施仁的君主,面对里政务军务,他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批阅的奏折堆得象小山;他减赋税促农业,带领大臣们去农田体验生活,感受农民“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还亲自赶了一阵牛、扶了一把犁;他上台不久开科取士,殿试当中,不仅为天黑还没完成考试的考生掌灯,还把逛青楼养妓女的考生钦点为探花。

历史上的雍正诚然不懒,但说到勤政,无疑是暴君的勤政。他在位十三年,勤政之一是剪除异己,诛杀功臣。对稳定边疆的年羹尧责令自尽,对扶他登上皇位的隆科多囚拘致死,还寡恩到屠戮亲人,胤禵、胤禟等亲兄弟就被这位皇兄长期圈禁和流放,皇三子弘时更是被作为父亲的雍正“削宗籍死”;勤政之二是思想钳制,全民洗脑。他御制《圣谕广训》,颁行天下,劝忠劝孝,人人诵习,如果稍有懈怠,必遭飞来横祸;

勤政之三是文字猝。从因投献文字攀附年羹尧引发的汪景祺、钱名世案到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策反的曾静、吕留良案,雍正执政13年,大型文字狱就有14起,不仅处死、鞭尸者数十,还牵连无数。某考官曾经从《礼记•大学》中选了“维民所止”一句作为乡试的考题,不知怎么传到了雍正耳朵里,认为“维”“止”二字是把“雍”“正”砍了头,这时考官虽已作古,仍遭到戮尸,其兄弟家小斩杀的斩杀,流放的流放,惨不忍睹。

阎崇年之所以遭袭,与上面那些创造“雍正”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对清朝皇帝进行过分的美化。他多年前在无锡新华书店进行签售时,曾遭人袭击,当时的打人者曾被拘留。对一位古稀老翁动手,行为实在过激,事实面前,对错分明,无需多费口舌。但从当时的报道来看,打人者是因为对阎先生的观点有极不认同处,又苦于无处理论,便君子动口改成动手了。打人者显然失德,而阎先生的讲座和接受记者采访中对历史细节有“失真”和“偏颇”也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阎崇年对努尔哈赤近乎崇拜的歌颂,对入关清兵烧杀抢掠所持的暧昧态度,甚至说雍正的“文字狱”对于清朝的统一和减弱对政权的诋毁起到了积极作用等等。只要看过先生的讲座的人,都不能否认先生对清朝的鼓吹和歌颂中不乏违背真实、美化丑恶的现象,这倒与《雍正王朝》在取向和观点上不谋而合,在时间上遥相呼应。

电视说书热,造就了一批包括作家、学者、演员明星,一些人为成为这种明星而求新、求异,泥沙俱下便成必然。缺乏冷静思考的一蹴而就,必然导致事实的“失真”。于是,历史的硬盘里,便塞满了这些明星学者浮想联翩的虚假数据。学者的想像,作家的杜撰,导演的篡改,演员的献媚,不光使历史面目全非,现实也在艺术油彩的涂抹下失去了它的本色。因为,说“真话”是文艺和学术的生命线。


帝国的脸谱


此事发生在2008年10月5日,当年阎崇年在无锡新华书店签名售书时突遭一位青年男子掌掴,原因是该青年对阎崇年的一些史学观点极为不满,相约公开辩论不成,便促使了此事的发生。


2004年~2008年间,阎崇年多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史系列,期间的一些观点引起了社会上的剧烈争议。下面列举一些阎崇年的语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看法。


剃发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交流形式,不能上纲上线。

文字狱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制约了一定的思想灵性,但起码维持了社会稳定。

禁海策和闭关令是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的,因为这实现了统一。

汉服不是最完美的服饰,也并不能体现什么民族精神,无非是对满清的一种偏见。

辛亥革命只是清王朝的延续,尤其是版图方面。

比起唐太宗,康熙更有包容之心,让中国人普天同庆。

吴三桂要客观评价,毕竟他的开关行动减少了战争旷日持久带来的无辜平民的伤亡。

为什么我们不为曾经给我们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清十二帝表示出最起码的感恩之心呢?


俄罗斯的小木屋


为什么阎崇年教授会被挨打?

因为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了清朝十二帝,过分的美化了清朝皇帝。

个人认为打人是不对的,但阎崇年作为一个清史砖家,立场和态度确实有问题。记得易中天老师也说过:清朝皇帝的个人素质整体上比明朝高出很多,当然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一个朝代不是一个皇帝所能决定的,它更依赖于一个体制和制度。明朝的皇帝是什么样的都有,有两个几十年不上朝的,有一个特别喜欢玩的,有一个喜欢做木匠的,有一个把明军领到长城以北去送死的,后宫淫乐服食丹药的就不是一个了。

就在这些明朝皇帝这么混蛋时,明朝的内阁大臣们默默担起替皇帝治理国家的责任;当皇帝胡作非为时,他们宁肯被杀被撤职也绝不低头。这些人才是明朝三百年的脊梁,才是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推动力量。至于皇帝们,不过是个董事长,内阁更象现在的职业经理人CEO总经理,他们做的好,才代表明朝真正的强大。

早在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说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一个朝代好不好,是一个官员队伍整体水平决定的,而不是一个皇帝决定的。我们现在的人都知道团队的重要性,明朝时也是如此。

清朝皇帝个人素质高又如何?

满人入关前大约有十几万人,士兵5万人左右,后来和蒙古联盟才强大起来,但仍没有灭亡强大的明朝。于是又拉了不少汉人进来,称之为汉八旗。

自从顺治进入北京当皇帝开始,清人在长城以南经常受到汉人的袭击,汉人根本不认可他们的统治地位。清政府高层也把汉人当成对手和统治专制对象,表面上说满汉一家,同时却又不允许满汉通婚;表面上说五族共治中华,实际上把汉人和汉人大臣当工具,甚至严密监视,尤其不让掌握重要军权。

汉人中的那些汉奸也没有好下场,康熙先是逼迫三藩造反,再予以镇压。到了乾隆年间,又组织编写《贰臣传》,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把这些人视为二姓家奴,用清人的话说就是贰臣、二皮脸。

"因思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望风归附。如洪承畴以经略表师,俘擒投顺;祖大寿以镇将惧祸,带城来投。及定鼎时,若冯铨、王铎、宋权、金之俊、党崇雅等,在明俱曾跻显铁,入本朝仍忝为阁臣。至若天戈所指,解甲乞降,如左梦庚、田雄等,不可胜数。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以明顺逆。
今事后凭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若既降复叛之李建泰、金声桓,及降附后潜肆诋毁之钱谦益辈,尤反侧佥邪,更不是比于人类矣。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

当初可不是这样的态度,只因没有价值了就成了贰臣。用大话西游中铁扇公主的话就是:当初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我牛夫人!

不知道这些汉奸们在阴间知道这些,会不会从棺材中跳出来。

乾隆为了让汉人变成奴隶,开始对汉人进行洗脑。在正常的帝国专制时代,皇帝只是世俗的领导人,而文人才是文化思想的领导人。乾隆皇帝直接兼任了思想文化的领袖,成了清代思想文化的领导人,并拥有最终解释权。到处丑化汉人,美化满人,让汉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只能当奴才。

乾隆还是不放心,还组织了大规模的文字狱,禁止汉人写明史,有任何一点说清朝不好的都要杀头,甚至灭门。

最牛逼的还不是这些。

明朝初年以来,火器就在用于和蒙古和其它少数民族作战中,经过后世改良,已成为战场上取胜的利器。但清人为了强调自己的骑兵厉害,基本放弃了火器和火器研发,自称这些都没用,不如铁骑钢刀。到了1840年被英军的象孙子一样,才发现火器真的牛逼。

明朝的海外贸易基本上还算正常,但清人为了证明满人是世界第一等人,禁止和外国来往,尤其是商业文化往来,让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共同进步 的可能性,并进入了一百多年被外国列强欺负的历史。

这些作为清史专家的阎崇年教授,不明白是真不知道,还是选择性失明,故意装作看不到。

当然有人说他是满人,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满人,但学者要有学者的态度和立场。

虽说打人不应该,但看不起他绝对是大部分汉人的态度。

我不是大汉族主义者,我也支持各民族团结,但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以任何借口来篡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历史要有公正评价。

打人者打的不是阎崇年教授的脸,而是那些没有学术基本原则人的良心,因为他们没有脸,怎么能叫打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