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出自周朝。

春秋中,使节的地位实际建立在自己方军事实力基础上,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周王室与诸侯之间、列国之间的活动交往,主要依靠派出的使节来沟通。所以各国对于使节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即使是两国处在战争状态,使节仍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关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左传·成公九年》提到,晋国杀死前来谈判的郑国军使,“非礼也”,并强调“兵交,使在其间可也”。“礼”是西周时期的习惯法的总称,可见保护使节原来应该是一项习惯法上的义务。

但是到了列国纷争的战国时期,这种对于使节的尊重和保护往往只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实力基础上,是双方对于战争的一种姿态表露,而并非是双方应该遵守的义务,不再具有“礼”那样神圣的、法律的意义。

关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斩杀来使表示绝不妥协

春秋时期双方凭实力来估量使节待遇的原则在后世长期延续,每当冲突的各方认为要和对方血战到底的,就会采取杀死使者的办法来表示绝不妥协的态度。这在历史上也有着太多的事例。

比如东汉时,耿恭被匈奴围困,匈奴派使者招降,耿恭亲手杀了使者,并且在城头用火炙烤匈奴使者尸体。这就是《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

关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比如,元军南下攻宋 ,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将招降,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随即誓死守城,击毙蒙哥,此战影响重大,挽南宋之国运,折上帝之鞭。

使者的作用是什么呢?替主帅传达信息,表达我军意愿。

关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交战时,使者的最终目的只有两个:招降或者投降。不管是招降还是投降,目的无非是减少战争伤亡,以最小的代价达到目的,动嘴就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呢?

要是把使者斩了呢?那就是没得谈了,一方面,斩了使者,就等于对对方表明了态度:这事没得商量,战争上用刀子说话!另一方面,己方使者都被斩了,说明对方是个没底线的人,谁还敢去送死?或者己方杀了对方使者,大伙心里也担心:对方会不会以牙还牙?没人敢去,也就没法再谈了,只能动真格的了。

关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一般什么情况下才会斩来使?

1、己方势弱,对方招降,斩来使,表明己方死战到底的决心。

2、来使太嚣张,不斩不足以平愤。

关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动嘴能解决的事儿,何必拼刺刀

3、复仇,特别是己方势优,对方请降,不受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