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三要素:吃梨健走護肝

驚蟄已至,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也拉開了春耕的序幕。

春季養生三要素:吃梨健走護肝

春季吃梨

春季吃梨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

一是:春天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春季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二是:古代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春季正是萬蟲甦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並預防。

三是:春季吃梨可能是因為“梨”和“犁”是同音的緣故。

四是:蘇北及山西一帶有驚蟄全家吃梨的習俗,並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春季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其實除了梨之外,蘋果、木瓜等都是清腸胃的常用水果,應該多吃一些。

春季養生三要素:吃梨健走護肝

春季護肝

草木在春天萌發、生長,而中醫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春季屬肝。肝氣最活躍的季節,也是養肝護肝最好的時機。

驚蟄過後,人體內陽氣已經開始升發、茁壯,可以吃些養肝的食物助陽,但肝氣容易亢奮,所以春季宜“溫食”不宜“溫補”。

薺菜能幫助養肝氣,莧菜補肝血,茼蒿清肝火,春筍升發肝陽。

糯米、黑米、燕麥、南瓜、紅棗、桂圓、栗子等甘味食物要多吃,少吃酸梅、話梅等酸味零食。

春季養生三要素:吃梨健走護肝

春季健走

經過一個冬季,身體各臟器的功能仍處在比較低的狀態,四肢關節、肌肉還處在“甦醒前期”,所以初春的運動只要將身體舒展開就好。

養生專家認為,初春宜健走,在和煦的陽光下,呼吸著草木製造的“鮮氧”,健步而行,讓腿、背、腹、臀各部位大肌肉群交替收縮和放鬆,逐步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肺臟得到清洗通暢,身體也逐漸調整好了。

春季養生三要素:吃梨健走護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