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央行重启“逆周期因子”与秘鲁新季鱼粉预售进度刷新

近两个月期间,汇易网已经多次提到,自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的持续贬值态势,已然造成了我国进口鱼粉成本的大幅上升,这也是我国鱼粉厂商一度对秘鲁新季预售鱼粉“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8月24日(周五)晚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消息称,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同时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预计未来“逆周期系数”会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消息发布后,人民币汇率迅速反弹。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在8月24日夜盘交易时间急速飙升,从6.88升至6.80附近,离岸人民币汇率也不甘示弱,上涨超过800个基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逆周期因子”呢?“逆周期因子”是一个和定价机制相关的变量,可以把“逆周期因子”理解为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合理修正,即中央银行以适度对冲贬值或升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中国央行上一次引入逆周期因子是在2017年5月26日,促使美元在当年剩余时段下跌3.5%,在逆周期因子实施的7个月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从6.86升值至6.40上方,升值幅度达6.7%左右。在人民币兑美元上涨数月之后,中国2018年1月暂停使用该因子。

近期人民币汇率急速反弹给我国部分鱼粉厂商的采购积极性带来了一定提振。若以当前秘鲁超级蒸气鱼粉参考报价CNF1620美元/吨左右来计算,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8左右时理论进口成本约在11328元/吨左右(实际进口成本更高),和前期高点6.91相比成本已然下降180元/吨左右。在央行启动“逆周期因子”的背景下,我国一些鱼粉厂商考虑到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加之秘鲁生产部副部长曾表示新季中北部开捕时间或在11月底附近,这令近一段时间秘鲁新季鱼粉预售市场成交有所活跃。据了解,近半个月内秘鲁新季鱼粉成交量约在3—4万吨左右,截至近期的总成交量约在5—6万吨附近,其中多为中国买家采购。

总体来说,今年8月24日晚中国央行启动的“逆周期因子”,给低迷已久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注入了一线“生机”,也令我国鱼粉进口成本和高点相比略有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部分厂商的买盘热情。不过,“逆周期因子”在发挥作用的初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大,但中期人民币汇率走势仍取决于相对基本面变化、货币政策走向等,因而仍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鱼粉价格波动除了汇率因素之外,天气及海洋资源形势仍是关键因素,因而在鱼资源形势不明朗之际,我国鱼粉厂商批量采购则仍需谨慎。

我国央行重启“逆周期因子”与秘鲁新季鱼粉预售进度刷新

出处:鱼粉观察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