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進入第四個年頭的南京馬拉松將於2018年11月4日舉行,當人們津津樂道於南馬與杭馬撞車,犯了選擇困難症的時候,其實對於這兩座長三角中心城市來說,如何打造自身特色與品牌,避免同質化競爭,可能更是兩座城市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和賽事機構需要破題的關鍵所在。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一、南京的野心不僅僅是南馬,打造國際體育名城才是終極目標

按照南京市政府的決策,到2020年要將南京市建成“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國際集聚輻射能力的世界體育名城”。

根據英國權威體育數據服務機構SPORTCAL每年4月份公佈的“全球體育影響力百強城市排名”,2012年南京排名僅為第42位,在成功舉辦亞青會、青奧會後,2014年、2015年排名飆升至28位,2016年躍升至19位,並首次超過上海。2017年南京排名又提升至第10位、緊隨北京(第9位)之後。南京的排名飆升之快,與南京市積極舉辦國際大賽密切相關。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除了已經舉辦的2014年青奧會、2016年世界速度輪滑錦標賽、2017年首屆世界全項目輪滑錦標賽、2018世界女排大獎賽、2018羽毛球世錦賽、南京馬拉松等一系列賽事外,還成功獲得2019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2020室內田徑錦標賽舉辦資格。

通過不斷申請和舉辦國際大賽,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高水平賽事,讓市民獲得更多參與感和幸福感,進而激發全民建設熱情,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這就是南京全力建設國際體育名城的初心。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以南京馬拉松為例,“南馬”創辦於2015年,作為一個年輕的賽事,南馬成長迅速,短短3年躋身為中國田協金牌賽事,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其中無不凝結了政府、賽事方、參賽者、廣大市民的用心與熱情。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二、怎樣打造一個高度特色化的“南馬”

南京馬拉松作為後起之秀,怎樣才能走出一條特色化之路,在較短時間能夠吸引跑者眼球,在跑者挑剔的眼光中,形成口碑效應,成為跑者一定要跑的一場馬拉松,這不是靠成為“金牌賽事”就能自動產生。

有人說,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南馬賽道最漂亮。的確南馬賽道途徑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紫金山、玄武湖、明城牆這些歷史名勝或者地標,很有吸引力。但幾乎每座城市的馬拉松都會把賽道設計為一定要讓跑者看到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所以僅僅靠賽道難以形成南馬別具一格的獨特性。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南馬拼歷史?自然難以與那些歷史更為悠久、積澱更為深厚的賽事相媲美,畢竟南馬才短短四歲。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南馬拼體驗?賽事體驗本質反映的是賽事組織和服務,對於賽事服務而言,永遠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好的賽事服務不等於保姆式服務,也不等於無微不至、事無鉅細、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財力,不計成本式的服務,賽事組織更多是跑者為本理念指導下的有序組織與合理服務,在所有賽事都在大力抓賽事體驗的時候,想要讓南馬體驗完全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對於已經做得不錯,但還有改進空間的南馬而言,也並非易事。

三、我們倡議將“健康南馬無傷南馬”打造為南馬特色

正是因為南馬是南京建設“國際體育名城”的重要一環,南馬也需要更多創意幫助南馬形成自身鮮明特色,我們倡議將“健康南馬無傷南馬”作為南馬未來一段時期重點打造的“標誌”和“特色”,以實現對於馬拉松賽事主體——跑者最大的人文關懷。

那麼什麼是“健康南馬無傷南馬”呢?其本質是:

▫ 教育和指導跑者科學跑步,樹立將運動作為健康生活方式核心內容的正確理念;

▫ 教育和引導跑者在充分認知自身能力基礎上,積極、理性、有選擇地參加南馬不同類型比賽;

▫ 教會跑者為馬拉松不同類型比賽進行科學、有效的準備,有效減少盲目“裸”跑,大幅度降低對於賽事醫療急救的需求頻次。

為什麼我們要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因為在馬拉松運動日益火爆的當下,由於人們缺乏足夠認知,加之從眾和盲目使然,馬拉松似乎已經異化為人人均可體驗、人生必須要經歷一次、顯擺個人逼格、不跑就out的“時尚活動”,很多人遠遠沒有意識到馬拉松是一項長時間、大強度,並非普通大眾可以輕易嘗試的極限運動,由於帶來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也成為馬拉松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沒有準備就去跑馬,可能會發生撞牆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發生抽筋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比賽中或者比賽後受傷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被迫退賽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最嚴重的是發生猝死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2016年3月廣東清遠馬拉松賽2萬人參賽,1.2萬人次接受救治,其中抽筋近1萬人次,成為笑柄。但跑馬的你,是否也會經歷同樣的不堪呢?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2017年第13屆全運會馬拉松賽上,4128名大眾跑者與121名專業運動員同場競技,酷熱的天氣導致醫療部門共救治1600餘名傷員,絕大部分是中暑和抽筋。面對極端天氣,跑者缺乏應變能力和準備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某知名跑步APP所做的《2018年中國跑者猝死風險調查》更是指出3億國內跑者中,有高達35%的人(總數約1億500萬)成為猝死高危人群。數據不一定精準,雖有誇張之嫌,但仍具有一定警示作用。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四、“健康南馬無傷南馬”的本質是提升跑者科學素養,獲得最佳參賽體驗

因此,在中國馬拉松還是南京馬拉松現階段,倡議“健康跑馬無傷跑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們希望看到的最佳景象是: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 大眾能夠意識到跑步就像其他運動項目一樣,是經過充分學習才能掌握的體育運動。跑步人人可上手不等於人人都能從這項運動中獲得健康,不正確的跑步有極大可能性給你帶來傷害,“跑步不需要學習”是大眾對於跑步的最常見輕視,乃至也是錯誤觀點;

▫ 我們鼓勵所有大眾,不管是否有跑步習慣都積極報名5公里迷你跑,感受馬拉松運動帶來的非凡體驗,從而愛上或者更加熱愛跑步運動,1小時關門時間對於絕大多數參賽者都是低難度的;

▫ 對於養成良好跑步習慣,有一定跑量積累的跑者,有選擇地參加半馬或者全馬,併為比賽進行充分的準備,做出參賽這項決定是完全基於個人理性,而不是受到他人錯誤鼓勵和誘導;

▫ 在馬拉松比賽中,無論速度快慢,無論是PB,還是在關門時間完賽,能夠依靠自己能力完賽,不需要或者少尋求醫療救援,而如果在跑馬過程中發生明顯不適和傷痛,則立即停下來尋求幫助,不盲目堅持;

▫ 跑完馬拉松後,沒有或者只有輕微肌肉反應,不影響第二天正常上班,而不是走路、 上下樓梯都不利索,肌肉疼痛好幾天,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 如果存在明顯傷痛,不急於參賽,先通過合理休息、治療、康復解決傷痛問題。同時,在馬拉松比賽後沒有引發傷痛,或者舊傷加重。

如果能實現上述願景,“健康南馬無傷南馬”就將逐步成為南馬最大的特色!因為,我們需要的一輩子跑下去,而不是逞馬拉松一時之熱鬧!

五、“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需要每一位跑者的參與

慧跑作為國內一流的跑步服務供應商,也是國內少數能夠為跑者提供系統化、標準化跑步訓練課程的供應商,在過去三年一直作為南馬重要的合作伙伴,為無數南馬跑者提供了訓練營、馬拉松備賽、賽後拉伸、賽道應急拉伸服務。

南馬訓練營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國內首屈一指的大規模賽後拉伸服務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在國內馬拉松賽事率先創造性提供賽道應急拉伸服務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倡議健康南馬無傷南馬:體驗最好的馬拉松是自我能駕馭的馬拉松

在南馬4歲之際,慧跑一方面將繼續為南馬、為跑者提供高品質創新服務;另一方面,也深刻認識到無論現場服務如何開展,也無法覆蓋和滿足高達3萬名大眾跑者的巨量需求。我們認為馬拉松比賽是跑者與賽事良性互動的過程,賽事應該為跑者提供良好服務,同時跑者也應該在不斷學習中成長和提高,只有每一名跑者懂得科學跑步,瞭解理性跑馬,才能真正實現“健康南馬無傷南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