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成都市周邊除了黃龍溪、平樂、街子、安仁、洛帶、等許多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建保存完好的古鎮外,也還有一些極具地方特色、打造較為成熟的小鎮,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三道堰鎮就是其中的一個。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三道堰鎮位於郫縣北部,距郫縣縣城6公里,是成都平原上唯一有兩河並流、且已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川西古老水鄉 ,素有古蜀水鄉之稱 。小鎮因古人在柏條河下游用竹簍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頭,導水灌田而得名。都江堰的兩大支流柏條河、徐堰河從小鎮蜿蜒流過, 小溪水溝更是數不勝數。水,不僅賦予了三道堰靈氣,更給這裡帶來一派熱鬧,三道堰歷史上是有名的水陸碼頭和商貿之地。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走在三道堰的街上, 你會有一種置身於寧靜的江南水鄉的錯覺。 古鎮靜靜地躺在柏條河大灣的懷抱裡,清清的岷水帶著的深情滋潤著古鎮,流淌著悠長古韻,積澱了古老川西厚重的底蘊。放眼望去隨處可見“小橋流水人家”的場景,以“親水性”為主題的茶樓、酒樓、亭臺、軒榭、觀景廊,更是沿柏條河兩岸鱗次櫛比。這恐怕就是三道堰古鎮被稱為“古蜀水鄉”的原因。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惠裡風情街

惠裡是三道堰的傳統文化景區,依河而建,三道堰得天獨厚的水資源造就了“依水而居,依水而興”獨特民風民俗,惠裡就在這樣一個充滿夢幻的溫柔水鄉中孕育而生,她依偎在柏條河畔,彷彿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惠裡文昌街口矗立著一座四柱三開二重簷仿古牌坊,飛簷翹角,高大雄偉 。正中坊額豎書著“文昌街”三個大字。穿過牌坊,就進入了惠裡風情街。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小鎮充分利用了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引水入街,建築以親水性為主題,以清末民初為文化背景,臨水而築。錯落有致的青瓦白牆房屋,高低有序的封火山牆,徽派建築特徵與傳統川西民居風格溫情結合,精心將那些消失塵封的建築群落得以再現,著力重塑了那些珍貴的歷史遺蹟,豐富歷久彌新的歷史文化內涵,寫意式還原那段時期三道堰作為川西重鎮的繁榮歷史景象,營造出一幅怡人的水鄉風情畫卷。騎牛頑童、撮魚雕塑、吐水龍頭、民國銅人……展現出古鎮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古鎮因水而靈動, 走在小鎮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古代,由於科技落後,大宗貨物運輸大多依靠水運, 碼頭是集鎮河運發達、經濟繁榮的歷史見證。而三道堰鎮在以前就是有名的水運碼頭,連接彭州、都江堰、金堂等地的水運交通樞紐。走完文昌街,即見到一座拱橋形建築,這就是三道堰五十多年前柏條河上的水碼頭舊址,古碼頭的一個縮微重現。當年暢通的河道使周邊商貿焦聚於此,這裡便成了船筏停泊、貨物裝卸集散之地。水上交通體系的發達使這裡成為了周邊城鎮的商貿中心,經濟曾經繁榮一時,給後人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碼頭記憶。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沿柏條河邊往上游漫步,看到一座磚結構仿古字庫塔,雖為近年所建,倒還顯得古香古色。字庫是收存和焚燒字紙的專用設施,沿自古人“敬惜字紙”之風,“惜字得福”之說。 今天這座小小的字庫,雖然裡面沒有了灰燼,也沒有了燃燒後的餘溫,但是透過那塔身的小孔,我仍彷彿看到了昔日三道堰文人們焚燒字紙時的虔誠,那是對文字這一傳承文明載體的一種尊崇。

三道堰的橋

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橋。三道堰鎮歷史上曾,有很多橋,廊橋、鐵索橋、石拱橋、木板橋、磚拱橋等,惜大多為歷史所湮滅了。

永定橋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永定橋為目前三道堰建造時間最早的橋了,橫跨柏條河上,是貫穿三道堰城區南北的中心通道。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永定橋原橋建於清朝初年,1923年因發大水被沖毀,後由民間集資重建。 起初 永定橋為石墩臺、木樑房蓋橋,橋下,船筏來來往往,雖無百舸爭流的壯觀,卻也頗有水鄉碼頭的風采;橋上,大板車、雞公車 、行人,熙熙攘攘,往來不絕。在1933年的毗河 之戰中,被鄧錫侯的28軍燒壞。後由地方募捐培修。1976年改建為3孔混凝土橋。該橋以前屬於通彭縣的交通要道。後郫彭路下移至場外,該橋僅作場鎮居民往來之用。2001年12月,結合水鄉建設,對永定橋進行了維修擴建,並在橋頭修建了兩座二重簷仿古牌樓,面街一面坊閣題寫“永定橋”三字;面河一面則題寫“古蜀水鄉”四個大字,以特有的景觀與黛瓦粉牆的民居相映成趣,成為三道堰的一道橋樑景觀。

永安橋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永安橋在永定橋上游。為懸索式吊橋,全長180米,主跨60米,橋寬3米。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跨河連接起惠裡特色商業街和城鎮西北區域。橋名取“永遠幸福安康”之意,引橋上以老照片的形式重現三道堰古水陸碼頭文化歷史,供後人懷念。

堰橋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堰橋是三道堰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2005年。有三個橋拱,因緊鄰三道堰的第三堰而得名。該橋是一座有三列走廊的仿明清建築廊橋式風景橋 ,雖不及都江堰南橋,但也修得高大雄偉,古建築色彩濃厚。主廊兩側各有兩排大紅漆柱形成側廊,橋廊油漆彩繪, 雕樑畫棟,鮮豔奪目。廊柱掛著不少楹聯,與堰橋古樸風格相適應。主橋頭重簷樓閣飛簷凌空,是一座集交通、觀景、休閒於一體的景觀廊橋,也是成都地區為數不多的廊、橋結合的建築典範。縱觀橋內,赤柱朱檻,華彩寬敞;仰望廊頂,畫棟雕樑,色彩明豔。步上廊橋,清風徐來,倚欄遠眺,視野開闊,古鎮美景盡收眼底:足下流水歡歌,堤岸綠樹青翠,古鎮街巷幽深…… 如今,堰橋既是兩岸往來的通道,又是當地群眾和外地遊客休閒、賞景的好去處,更夏季納涼的好去處。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據說,一到夏天,兩邊側廊上全是人,涼爽的江風陣陣吹來,酷熱頓時消失無蹤。橋下游柏條河邊柳樹下還保留著許多茶座,在樹蔭下小憩品茗的那一份閒適,川西人似乎幾百年都沒變。

鵲橋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在堰橋下游1公里處。2017年5月,端午小長假第一天,總投資近3000萬元,雄跨柏條河上的三道堰“鵲橋”正式開橋。鵲橋全長100米,為仿明清建築廊橋,古色古香、飛簷翹角,大紅色的立柱加蓋藍色、灰色的瓦頂,雕刻了龍頭等象徵吉祥的工藝裝飾,整體看像一座大氣豪華的古船舫。橋墩為三孔拱圈,橋體共有四層,橋面以下有一層,橋面上共建有三層,一層為特色文化旅遊體驗主題街、二層為河上休閒觀光區、三層為文化藝術主題場所。鵲橋連接三道堰銀河路和尚島春天景區,成為三道堰文化旅遊的新亮點。據瞭解,鵲橋市是成都目前層數最多的一座河上大橋。

一個適宜休閒度假的古蜀水鄉——三道堰

三道堰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千年來古老水鄉的深厚底蘊 ,吸引來了成千上萬的遊客,置身其中,感受那獨具一格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風景;在綠草茵茵、鳥語花香的秀水河畔休憩、品茗、聊天、觀景,遠離了大都市的喧囂,忽添生平和安詳的情趣,讓人流連忘返。三道堰不失為節假日攜帶家人,邀朋約友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小編推薦:建議自駕前行(可直接導航三道堰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