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道文化|伊犁:瀚海中的「溼島」

門道提示: 農曆七月三十

有人說旅行是放縱自己,讓自己走出去,其實不是,旅行應該是昇華,而不是逃避。當你嘗試了艱難坎坷,見過世界的大好山河,你會把真正的自己找回來,你會比以前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門道文化|伊犁:瀚海中的“溼島”

伊犁

伊犁,得名於著名的伊犁河。在新疆大陸性荒漠乾旱區中,伊犁就像是瀚海中的"溼島",氣候溫和溼潤。“波翻麗水已西傾,地勢旋低氣轉平”這是清代詩人對伊犁地勢、氣候特徵的生動描述。伊犁三面環山,西部開敞,冰川發育,雨雪豐沛,是新疆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四條向東輻射的山脈如同巨人的骨架,貫通在五大河谷盆地之間的伊犁河及其支流猶如血脈一般奔流不息,孕育著這片肥沃富饒的土地和遼闊無垠的草原。

門道文化|伊犁:瀚海中的“溼島”

伊犁

大自然賦予伊犁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美麗的風光,歷史則給伊犁留下了珍貴的人文景觀和獨特的民族風情,伊犁是最典型的多民族多種文化的薈萃區,新疆十三個主要民族的歷史無不與伊犁草原的命運息息相關。 內地到新疆訪問、採風的作家、詩人、畫家都喜歡到這裡來,因為如此絢麗多彩的邊疆民族色彩,為他們提供了無盡的創作源泉。

門道文化|伊犁:瀚海中的“溼島”

伊犁

伊犁被譽為“塞外江南”、“中亞溼島”,“花城”,伊寧市是伊犁州的首府。全州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因雨量較充沛被稱為中亞溼島或塞外江南。伊犁的美是多樣的,總有驚喜給你,總有新奇給你,總有震撼給你;每一道風景都讓你雀躍,讓你歡呼,讓你忘懷,讓你抓心。

門道文化|伊犁:瀚海中的“溼島”

伊犁

在新疆有一個湖,傳說中是一對戀人的眼淚匯聚而成,它就是賽里木湖,賽里木湖就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高懸於西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湖中群山環繞,天水相映。遙望遠方,牧草如茵、黃花遍地、牛羊如雲,構成了一幅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古絲路畫卷。賽里木湖位於天山西段,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風光秀麗的高山湖泊。受大西洋暖溼氣流的眷顧,水沛豐盛,草木豐胰。藍藍的天空,漂浮著白雲朵朵,不遠處聳立著巍峨的雪山,清澈的湖水,碧波盪漾。六月初的賽里木湖北岸,開滿了鮮花,滿滿的詩情畫意。

門道文化|伊犁:瀚海中的“溼島”

伊犁

惠遠古城它曾是一座新疆的歷史名城,新疆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新疆伊犁霍城縣,歷史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為了加強在伊犁地區的治理,在此設伊犁將軍,建惠遠城,並陸續在其周圍建起八座衛星城,統稱為“伊犁九城”。現保存較好的是被稱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遠城,城內還保留著將軍府舊址。歷經歲月變遷,風雨飄搖,如今走進惠遠古城,走進將軍府,依然被那份莊重、素雅的歷史氛圍而傾倒。惠遠古城中心矗立者宏偉高大的鐘鼓樓,登樓遠眺,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林則徐曾在這裡領導百姓開通水利,受到了伊犁將軍和各族人民的尊敬。

門道文化|伊犁:瀚海中的“溼島”

伊犁

喀拉峻大草原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美學價值最高的區域。新疆面積最大的草原,被稱為“草原之王”。屬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

門道文化|伊犁:瀚海中的“溼島”

伊犁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赴一趟伊犁之約,去見證伊犁河谷草原的壯美。每一個到過伊犁的人,無不發自肺腑的感慨。所以,不要猶豫背上行囊出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