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恐怖襲擊事件時,美國爲什麼沒有擊落被劫持的民航客機?

L雪媛


“9-11”的時候,美國人沒有擊落被劫持客機的根本原因是措手不及、不知所措。畢竟,在“9-11”恐怖襲擊之前,一來美國從來沒有遭到過有組織的襲擊,即使是1995年造成數百人傷亡的俄克拉荷馬汽車炸彈爆炸襲擊,也更多地屬於個人策劃的恐怖襲擊。所以,美國人在此前從來沒有想到過會有一個恐怖組織策劃並實施了對自己的如此大規模的襲擊,沒有想到會有如此多的飛機被劫持。

另一方面,在“9-11”襲擊之前,還從來沒有過劫持客機撞擊大樓這種襲擊方式。所以,雖然美國政府收到了美航11號航班被劫持的消息,但第一反應只會是瞭解襲擊者會把飛機劫持到哪裡去、提出什麼樣的交換條件之類的問題,畢竟這些才是劫機案常見的後續手段,自然根本不會想到要擊落被劫持的客機。

等到第一架飛機撞上世貿大廈以後,美國人仍然沒有下決心擊落其他客機,理由也很簡單:誰也不知道第一次撞擊是故意還是意外,誰也不知道其他被劫持的飛機和第一架是不是一夥的,誰也不知道恐怖分子的計劃到底是什麼……在這種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誰敢下決定擊落載有幾百名無辜乘客和機組成員的客機?

可以說,“9-11”這種事情別說是放在美國,換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當時做出擊落客機的決定。題主的這個問題更多的是站在事後諸葛亮的立場上來看問題,是很不客觀的。T


聯合防務


先來介紹一下基本情況,2001年9月11日上午8點多至9點多左右,有四架飛往舊金山或洛杉磯的飛機遭到19名恐怖分子的挾持,其中有兩架客機分別撞向世貿中心一號樓和二號樓,有一架飛機撞向華盛頓國務部五角大樓,撞機過程如此順利,可見美國沒有任何防備,在反恐方面工作有所缺失。

1、擊落客機跟“殺人”差不多,政府或遭民眾控訴

現在回到題目上來,客機上除了窮兇極惡的恐怖分子,不能忽視的還有無辜的乘客和機組人員,擊落客機,無異於放棄他們的生命,這樣美國政府會落下個涉嫌非法剝奪他人性命的罪名,這會給政府帶來無窮的麻煩,或者成為美國社會永遠的“痛”。

遇到劫機事件,第一種解決辦法還是攔截,擊落客機這種是到了萬不得已才做的,實際上撞機的那一刻,美國軍方無可奈何。因為飛機在高空中失去了信號,而且偏離了預定飛行路線,軍方無法定位飛機的位置,想擊落客機都不可能。

2、恐怖分子關閉客機信號,美國戰機無法確定位置

據美國官方公佈,上午8時46分,兩架美國空軍F-15鷹式戰鬥機從馬薩諸塞州空軍基地緊急升空前往攔截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第一架被劫客機),但空軍飛行員不知道美國航空公司11次航班的正確位置,東北防空司令部(NEADS)在接下來的數分鐘設法確定有關飛機位位置。

不僅第一架客機失去信號,後面的幾架客機都無法鎖定位置,這主要跟劫機者有關。在所有的19名劫機者中,有7人原本就是飛行員,其他人也在各地參加過飛行學校的學習,他們在劫機的時候,馬上就控制了機艙,對飛機的通訊設備進行了關閉。

3、戰機地處偏遠位置,美國政府來不及應對

即便被美國軍方鎖定位置,戰鬥機要想及時趕過來也很困難。一般來說,軍事基地為了保密,往往都是籌劃建在一些很偏遠、人煙稀少的地方,遇到這種突發性“高空事件”,美國很難反應過來,這也許是為什麼整個劫機過程都是美航在聯繫、而沒有出現美國軍方的背影。

不得不提,在那個時候,美國軍方的反恐能力可以說是很弱,連實踐經驗都不夠。“911”事件發生後的兩年,即2003年,一些美國國防部官員坦言,當前美國對類似事件的預防能力與時一樣脆弱無力。

不過民眾不會去責怪美國政府的無能,會更多把憎恨的目光投向中東地區,美國政府就可以通過戰爭的方式發洩民眾的憤怒,還可以藉此向中東滲透。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世界上從不缺少“陰謀論”,911事件也是一樣,今天說說美國人自己對911事件提出的質疑吧!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什麼不擊落被劫持的民航飛機?以最正常的思維來分析,因為飛機上有平民,並非全部都是恐怖分子。擊落,就是謀殺,這口鍋沒人敢背。

911恐怖事件是2001年發生的,2004年的時候,美國人制作了一個紀錄片,討論了911事件之謎。這部紀錄片的第二版非常有名,中文翻譯為《911恐怖大騙局》,原名《911 - Loose Change 2nd Edition》。

片子客觀的蒐集了911事件當中的一些未解之謎,有理有據的提出了一些質疑,讓觀眾自己進行評價,下面咱們看看到底有什麼謎團吧。

首先,美國政府有沒有“偽造”911事件的可能性?

911事件之後,美國發動了全面反恐戰爭,所以這次事件成為了一個導火索。

紀錄片的質疑是,美國政府會不會自導自演了這次恐怖襲擊?紀錄片解密了幾十年前的一份美國軍方秘密文件,文件顯示,1962年,軍方為了武裝干涉古巴,曾經建議在關塔那摩基地附近製造假的恐怖襲擊。

這個計劃有很多細節,比如炸沉美國軍艦、在佛羅里達、華盛頓製造襲擊、在古巴領海上空擊落一架客機(客機上的乘客都是聯邦特工)……但是,這項計劃沒有被批准。

另外,片子還拿出了美國空軍的一些演習資料,在這上面,世貿大樓曾經作為假想目標。

1999年,美國空軍還進行了用被劫持飛機撞擊世貿大樓和五角大樓的演習。

還有,美國早在1998年就開始通緝本拉登,但是2001年7月,本拉登居然在阿聯酋迪拜的一家美國醫院接受治療,CIA還去拜訪了他。

……

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單獨拿出來都有合理的解釋,但是集中在一起,放在911事件的大背景下,就會讓人產生懷疑了。

(《911恐怖大騙局》)

911之前,有沒有什麼反常的跡象?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沒發生之前,一切都是合理,一旦發生了,就會讓人覺得這背後一定有陰謀。

紀錄片中指出,有人在911事件之前的一個半月,用32億美元租下了大樓99年的使用權,然後為世貿大樓投下了35億美元的保險,當然,“恐怖主義襲擊”是必然的條款之一。

在911事件前幾天,美國股市也有不尋常的現象,比如有人購買了3150股美航股票看跌的期權,4倍於當時的美航股價;比如有人買下了27294股波音公司股票看跌期權,5倍於當天股價……

不僅如此,據說舊金山市長還接到了美國國務卿賴斯的電話,讓他不要在9月11號乘坐飛機……

紀錄片羅列的這些證據,顯然是想告訴我們,美國有人提前知道了911恐怖事件,有些趁機賺錢,有些躲避災難。

當然,如果沒有911事件,這些事情都是正常的,無可厚非的,可以解釋的。但是發生了911事件,就變得讓人懷疑了。

當大量的巧合集中在一起,就不再是簡單的巧合了。

最大的疑問就是:世貿大廈怎麼就被飛機撞塌了?

當然看新聞的時候,被飛機撞世貿大樓的場景震撼到了,但是,之後看到大樓整體倒塌的場景,更加震撼和不解,為什麼?

不懂建築,不是專家,所以蒙圈了很長時間。

這部紀錄片也提出了這個疑問,世貿大樓怎麼就這麼容易塌了?按照官方解釋,因為飛機上的燃油燃燒,高溫導致了大樓坍塌。

但是,除了兩棟世貿大樓,旁邊還有一座倒塌的7號樓,它沒有被飛機撞擊,卻像自由落體一樣轟然坍塌,十分詭異。

那麼,大火真的可能導致大樓自由落體一樣完全坍塌嗎?紀錄片舉了一些例子。

1945年,帝國大廈79層誤中炸彈,引起大火,大樓至今聳立;1988年,洛杉磯一棟63層高樓燃燒3個小時,火勢從樓頂蔓延到4層,沒有倒塌;1991年,費城一棟38層的大樓,燃燒19個小時,火勢蔓延到8層,沒有倒塌;2004年,委內瑞拉一棟56層高樓燃燒17個小時,火勢蔓延26層,沒有倒塌;2005年,馬德里一棟32層高樓燃燒24小時,樓頂10層全部燒燬,掉了下來,但是整棟樓沒有倒塌。

世貿大樓呢?其中一棟燃燒了約1個小時,在10秒之內完全坍塌。第二棟在半個小時後,也迅速坍塌。

尤其讓人意外的是,坍塌的大樓都是垂直落下,沒有波及到周圍的大樓,完全像是定向爆破一樣,太精準了。

再說說被劫持的飛機。

被劫持的93號航班,原計劃撞擊白宮,但是卻在賓夕法尼亞墜毀了。官方說航班上有200名乘客,但是紀錄片提出了質疑。

第一,第一時間來到現場的記者發現,地面上只有5-7米,寬3米多的坑,而且趕到現場的驗屍官說沒有乘客屍體。

第二,官方給出了飛機上乘務員以及乘客與地面的通話記錄,這也是個疑點。比如女乘務員說到飛機上有3人死亡時,聲音鎮定、平緩,沒有一絲的緊張,而且背景上沒有任何雜音。

按照紀錄片所說,當時在飛機上打電話,信號是非常不好的,接通率只有0.6%,但是一位乘客可以給自己媽媽打電話,通了斷了好幾次,這個概率低到幾乎不可能。

片子中還有一些內容,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總之,懷疑911事件有問題的美國人越來越多。他們所蒐集到的證據和提出的質疑也越來越多。


我們如果只看官方結論,一切都是合理的;如果只看提出質疑的紀錄片,一切都是值得懷疑的。

所以,真真假假,自己判斷。


七追風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以下幾點:

第一,911的攻擊是沒有先例的。

整個歷史上劫機事件,不是叛逃到某國,就是要求某國政府答應恐怖分子要求。

從沒有聽說過,不叛逃也不提要求,直接用飛機撞大樓的。

就是因為沒有這種先例,自然也不存在應對的方法,更不可能會擊落。

第二,美國國內警戒較差

美國防空力量強大,但主要集中在國境線以外,防禦敵人的襲擊。

相反,對於美國領空的防禦則較差,因為根本不會有敵人能夠飛進美國領空。

同時,美國是全世界航班最為繁雜的地區,每天領空都有大量客機、貨機亂飛。

所以,美國地面雷達發現911的飛機偏離航線以後,並沒有迅速反應。

美國空軍8點37分才接到FAA波士頓空管中心通知,戰鬥機8點46分才起飛,此時美航11號已經撞入世貿北樓,撞向南樓的聯航175被劫持後正在飛行。空軍戰鬥機緊急起飛,還沒有找到目標,175航班就在9點02撞到南塔。

連續2次撞擊後,這才下令所有飛機必須降落,一旦起飛就會被戰鬥機擊落。

第三,就算知道會撞大樓,誰敢下令擊落?

這個黑鍋誰敢去背?

站在今天角度,我們知道恐怖分子飛機撞了大樓,撞死2000多人。

那麼,相比這2000多人,還不如將飛機擊落,殺死這三四百乘客算了。

但當年誰敢下決定?

誰能肯定擊落飛機死的人,要比撞大樓死的人要少?

沒有任何人能確定。

如果你下令擊落飛機,不管是美國總統還是國防部長下令,等於你直接決定殺死了三四百美國公民?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不但你的政治生涯就此完結,還可能被起訴、被追責甚至入獄,更別說名譽徹底掃地了。

而哪怕飛機撞大樓死了2000多人,這怎麼也是恐怖分子的惡行,美國官員頂多是救援不力。

在美國社會的氛圍下,尤其那麼多道德潔癖者存在,沒有人敢下達擊落被劫持飛機的決定。


薩沙




在9.11之前,劫機的標準模式是找個地方將飛機停下來,然後向相關政府提要求,然後反恐精英就位,談判專家就位,開始拖延時間,假意談判。最後反恐精英實行強攻,最壞的結果是人質有傷亡,恐怖分子被消滅,大多數人質能夠得救。再或者滿足劫機者的要求,換取人質平安。

但是9.11劫機事件發生後,恐怖分子並沒有暴露他們的實際意圖,每架飛機上都有數百名人質,在對飛機上的情況有一個清晰瞭解前,誰也不敢妄下命令擊落民航飛機,那將成為震驚世界的大事件。誰下令誰將承擔巨大的道義、輿論和法律責任,因為那個時候誰敢說劫持飛機的目的不是為了交換幾個人質而是進行同歸於盡的自我毀滅?



其中有飛機在準備撞五角大樓的路上,被乘客覺察了他們的意圖而進行了反擊,就在中途墜機了,五角大樓才倖免於難。而另外沒有暴露意圖的兩架飛機帶著人質和大量的航空燃料撞向了世貿大樓,釀成了巨大的悲劇。


有了這個先例之後,美國當局有經驗了,如果再次發生劫機,都知道該怎麼做了。但是在沒有先例的9.11發生前,哪個國家敢輕易擊落被劫持並且有大量乘客的民航客機?一旦擊落,那將是百口莫辯,會受到輿論、民意、法律的嚴懲。


謝金澎


911恐怖襲擊事件中,美國政府沒有擊毀民航客機,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技術難度問題;其二、高層決策問題;其三、人權人性問題。主要原因還是人權人性問題,至於技術問題與決策問題都是相對容易解決的問題。


恐怖分子劫持了四家民航客機,且直接發動了自殺式襲擊,兩架民航撞擊世貿大廈,一架撞擊五角大樓,另一架飛機墜毀。挾持四架飛機的恐怖分子都是專業飛行員,且懷有必死之心,又已臨城市區域,美國空軍要擊毀客機且不對地面造成傷害,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不考慮地面人員傷亡,要在空中擊毀三架飛機也是困難的。

從劫機到撞擊發生,前後不到兩小時時間,且恐怖分子沒有按照常規恐怖襲擊套路出牌,給美國的決策層造成決策失誤。布什總統下達了可以擊落不明飛行物的命令,但也可不擊落,選擇權在美國空軍手上!如果真擊落客機,沒有後面911事件的重大傷亡對比,那麼美國人民的口水會把布什總統淹沒,也會轉變成投票把布什總統拉下馬!



最後就是人權人性的問題了,在古代為了國家安全,殺害無辜的人數百上千,沒有多大問題;在標榜文明桂冠的今天美國,他要殺害飛機上三百人,以拯救地面三千人,這是要討論的事情!人的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豈可用我的命換別人的命,即便要換也當取得我以及我家人的書面同意,並達成賠償協議!否則就是對人權的不尊重,對人格的野蠻踐踏!


美國人民用他們的犧牲給全世界上了一課,就是對恐怖分子不能妥協,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可以讓少數人與更少數人的恐怖分子玉石懼毀!這是一個有擔待的政治家必備的素質!


大秦鐵鷹劍士


這首先是因為被劫持的客機上除了窮兇極惡的恐怖分子之外,還有三百多名被劫持的人質。如果美國政府貿然將客機擊落就會背上殺人的罵名,顯然這個鍋沒人敢背。事實上世界各國應對劫機事件的第一選擇就是攔截,擊落客機是在萬不得已之時的無奈選擇。911事件後人們也曾議論過:如果當時擊落了客機,儘管犧牲了客機上的三百多名人質,但卻可以拯救世貿大樓裡的三千多人並就此震懾恐怖分子。儘管如此,當時的美國政府也沒選擇擊落客機是為什麼呢?

911事件是目前為止美國本土遭遇的最大一次襲擊事件,在此之前美國對處理此類事件是沒任何經驗的。他們根本無法預料恐怖分子會直接喪心病狂地撞擊世貿大樓,而是先入為主地認為:恐怖分子劫機的目的不過是威脅美國政府索要贖金或提出政治訴求。事實上在911事件之前的所有劫機事件無一不是為了錢或特定的政治訴求,純粹利用劫機制造恐怖襲擊在世界範圍內這都是首次。我們作為事後諸葛亮認為:對恐怖分子不能妥協,為了救更多的人可以不惜讓人質和罪犯玉石俱焚;可在當時而言:誰敢這麼做?因為在世貿大樓被撞擊之前誰也沒能料到這一結果。如果美國政府擊落了客機,那麼無論美國國內或是國外的評論就會群起而攻之“為什麼不聽取恐怖分子的訴求?美國政府為了擺脫自己被動受制於恐怖分子而犧牲人質的生命”。甚至在這樣的輿論壓力下當時的布什政府能否坐穩自己的位置也很難說,在利己思維的驅使下美國政府的決策者們沒任何人敢冒搭上自己政治生命的風險。

恐怖分子在劫持了客機後關閉了客機信號,所以美國軍方其實並不能準確掌握客機的動向。當美國政府和軍方已明確知曉恐怖分子要襲擊世貿大樓時客機已然在紐約城上空,這時即使擊落客機也必將造成相當大的傷亡——畢竟在紐約這樣的國際大都會墜毀一架客機所造成的傷亡也不一定比世貿大樓被撞少多少。再退一步講即使不考慮地面人員的傷亡,此時要再擊落客機難度也相當大——從劫機到撞擊發生前後不到兩小時時間,恐怖分子報定必死之心,根本沒給美國政府和軍方留下反應的時間。而美國的軍事基地出於保密的考慮往往都是籌劃建在一些很偏遠、人煙稀少的地方,遇到這種突發性“高空事件”很難反應過來。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因為美國軍方毫無準備,根本來不及擊落其中兩架飛機。唯一可能打下撞向世貿南塔的175號,又擔心擊傷往來於這條航線的其他民航客機帶來更大的災難,而放棄了攻擊。

2001年9月11日晨7:59分,11號航班從波士頓機場起飛往洛杉磯。8:13分,控制中心要求飛行員提升高度,但沒有收到回答。幾次聯繫失敗後,控制中心認為飛機處於危險狀態。8:19分,一名機上乘務員打電話告訴美國航空公司,飛機已被劫持。

8點24分,波士頓中心確認飛機被劫持後,報告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然後在8點34分,聯繫了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與此同時,兩加F-15鷹式戰鬥機飛行員作好了起飛準備。

8點37分,軍方決定攔截11號航班,兩架F-15戰鬥機隨即起飛。由於11號航班關閉了雷達,戰鬥機飛行員不知道航班的確切位置。8:53分,當戰鬥機得到指令向紐約飛去時,世貿中心北樓已被飛機撞毀。

175號航班於08:14分同樣從波士頓洛根機場起飛前往洛杉磯。8點51分,飛行控制中心發現飛機正轉往紐約方向,與之聯繫失敗後發出通知。8點52分,一架F-15S戰鬥機從數百英里外空軍基地起飛,但同樣找不到目標航班的位置,只得飛往長灘待命。

175號飛機撞向世貿南塔之前,F-15S戰鬥機正在它的上方,本來是有可能打下175號飛機的。但是,在那條航線上,每天有大約200架飛機經過。空管人員擔心對175號航班的打擊,會影響不止一架其他民航飛機,猶豫了片刻。正是這片刻之間,南塔被毀。

77號航班於08:20分從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起飛,08:50分發出最後一條消息,5分鐘後從雷達上消失。實際上,它折回了華盛頓。軍方最終在9:33分確定了77號航班的目標是華盛頓,並下令戰鬥機從空軍基地起飛。但同樣來不及了,4分鐘後,77號撞向了五角大樓時,三架戰鬥機還在150英里以外。

4架飛機中,只有93號航班,因為機上乘客的反抗,在尚克斯維爾附近墜毀。


世界真的很大


“9.11”美國人的黑色記憶。據當時媒體報道,幾乎是同時有四架飛機被恐怖分子所劫持,其中兩架撞向了世貿大樓。數千無辜的生命連同恐怖分子,隨著世界著名建築“世貿大廈”被撞擊、爆炸、起火、瞬間倒塌而喪命。美國由此開啟了所謂的反恐模式,為插手他國內政找到了充足的理由。至於美國為什麼不擊落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以避免更大的損失,我想主要有這麼幾點。一是沒有發現,或者發現時預警時間太短了,來不及採取措施。這個可能性幾乎沒有。二是早已發現飛機被劫持,也有充分的預警時間,但確信恐怖分子會劫持飛機飛向某地扣押人質,然後提出條件或要求,視美國政府的態度或殺死、威脅殺死部分人質,已滿足自己的要求。這個要求有可能,但很小。三是早已發現飛機被劫持,也有充分的採取措施的時間,也非常明白恐怖分子會以自殺式的非常規手段製造震驚世界的恐怖事件,但是作為決策者小布什個人難以下達擊落客機的命令,他不敢承擔這個責任。因為他非常明白一旦客機被擊落,他將成為歷史得罪人,他立馬就要對客機被擊落事件負責,任他怎麼解釋擊落客機是無奈之舉,可以保護更多的人免受其害,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他也不會得到民眾的認可和理解。所以只有隨它去吧,以更多人鮮活的生命來換取自己的安然無恙,並且自己適當的在媒體前的眼淚還會獲得更多美國人的同情。這個可能性你認為會有多大呢?


晚秋6280960


“911”,又稱為9.11恐怖襲擊事件,是2001年發生在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幾架被劫飛機,直接撞樓的一起自殺式系列恐怖襲擊事件,是美國本土最為嚴重的恐怖活動,遇難者高達2996人,美國經濟損失,據聯合國發表的報告統計,達200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生產總值2%,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損失達1萬億美元。



十七年後,針對這個"為什麼不擊落飛機"的問題,有書君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事件沒有先例,事發突然。


劫機事件,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無數次,形式無非是挾持人質,進行談判,提出條件,要求答應恐怖要求或者叛逃到其他國家。


而恐怖組織,統一行動,準備充分,直接釆用飛機撞樓的自殺式形式,喪心病狂,聞所未聞,沒有先例。


還原事件的過程:當時時間緊迫,溝通不及時。上午,8:37分才接FAA波士頓空管中心通知被劫機,8:46分,美國兩架F一15鷹式戰鬥機從馬薩諸塞州空軍基地,緊急升空攔截,但並不清楚具體位置。而8:46分40秒,第一架被劫航班已撞世貿大廈北塔;9:03分,第二架被劫航班已撞世貿大廈南塔;9:37分,第三架被劫航班已撞五角大樓;10:02分,第四架被劫航班上,因乘客與劫匪殊死搏鬥,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而距華盛頓特區只有二十分鐘航程。



二、美國防空,內警戒較差。


當時,美國防空力量強大,但主要集中在國境線以外,是防止外敵襲擊。相比,領空防空較差,因為自信根本不會有敵人能夠飛進美國領空,因此,防範意識非常薄弱。而當時,美國航班班次又非常繁雜,每天都有大量客機和貨機飛行,秩序很亂,所以,即使地面雷達發現"911"被劫飛機,偏離航線,也習以為常,沒有特別大的反應,直到被連續2次撞擊,才反應過來是恐怖襲擊,引起重視,才下令所有飛機必須降落,一旦起飛,就會被戰鬥機擊落。


三、直接下令擊落客機,責任重大,自身利益攸關,無人敢承擔。


事後,人們經過了解,才知道這次劫機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數和所遭受的重大經濟損失,進行比較、權衡,然後,才會有現在我們正在回答的這個問題。


假設的情況是:當時客機上共有三四百人,如果劫機發生時,美國及時擊落飛機,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就不會有這麼慘重。



但是,現實不存在假設,沒有發生的事,誰也不知道。利益關係決定了政府及官員,根本不可能在飛機撞樓前,災難沒發生前,去下令擊落客機。


因為劫機是恐怖組織行為,如果死人、損失等情況,美國官員的責任頂多是救援不力;而如果總統或者國防部長下命令擊落飛機,就等於親手殺掉三四百個公民,而且活著的人們親眼見到,載著三四百乘客的飛機被導彈擊落,第一反應肯定是譴責政府的暴行,而不是用根本還沒有沒發生的假設,去感激政府為救大多數人,而採取的"擊落"措施。


而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不僅意味著名譽掃地,政治生涯的結束,而且還會被起訴、被追責,被送上軍事法庭,甚至入獄。當年誰敢下這個命令?誰又來背這個道德黑鍋呢?


而且這個結局,玩政治的官員們,心知肚明。"不擊落"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但是不管什麼原因,"911″恐怖襲擊事件,敲響了世界和平的警鐘,反對恐怖主義是所有愛好和平的公民的共同目標,任何人都無權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基本條件。我們都應該以自己的努力去維護社會秩序,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將反恐進行到底!無辜的受難者們,安息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