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期貨」開創「三農」風控時代

“保險+期貨”開創“三農”風控時代

近年來,我國傳統農業補貼漸近“天花板”,實施了棉花、大豆、玉米等重要農產品“價補分離”市場化改革。記者在黑龍江、遼寧、河南等地調研發現,為規避市場化改革後日益凸顯的市場風險,保障農民種植收入,“第三方專業金融服務”正積極介入上述三個市場化改革品種,運用市場手段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收入保險、場外期權、訂單農業等“三農”服務。

“保險+期貨”不但為我國農業支持政策從“黃箱”向“綠箱”轉變提供了新路徑,而且發揮了保障農民種植收益“穩定器”作用。記者瞭解到,2017年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在新疆、廣西、黑龍江等11個省份,開展了56個“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累計理賠額度超過4700萬元。

受訪專家建議,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統一安排和部署下,作為保障農民收入、穩定農業發展的有益嘗試,可穩步擴大和推廣“保險+期貨”試點。

“保險+期貨”開創“三農”風控時代

傳統補貼漸近“天花板”

2014年,我國取消棉花、大豆的臨時收儲政策,實施“價補分離”目標價格補貼改革;2016年,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生產者補貼”;2017年起,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又調整為大豆生產者補貼。在我國黃箱政策臨近“天花板”的背景下,這一系列改革旨在減少政府幹預,推動由市場形成價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高級經濟師張秀青告訴記者,WTO《農業協定》把各國對農業生產者的支持政策,分為黃箱政策、綠箱政策和藍箱政策。價格支持以及與生產掛鉤的直接支付都屬黃箱政策。我國承諾的黃箱補貼上限為8.5%,即對特定農產品,黃箱補貼不能超過該農產品產值的8.5%。目前,我國部分農產品補貼已經接近黃箱政策上限。

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及衍生品研究所鮑丹等認為,近年來,我國“黃箱”補貼增長較快,引發了較多問題。比如,隨著國內主要糧食品種收儲量增加,價格支持補貼給國家財政帶來較大壓力。而且,由於糧食順價銷售難,存在糧食陳化等問題。

“保險+期貨”開創“三農”風控時代

開啟“綠箱”支農新思路

近年來,我國積極探索綠箱政策,如大力推進“保險+期貨”試點。試點包括棉花、大豆、玉米、白糖等品種的價格保險、收入保險,為我國探索農業收入保險提供了新思路。“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已連續三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所謂“保險+期貨”,是農民通過從保險公司購買以期貨價格為標的農產品價格保險或者收入保險產品,將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再購買期貨公司風險子公司的場外期權,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再在期貨市場進行對沖,將風險轉移給期貨市場,期貨市場相當於為保險公司提供了“再保險”。“通過保險和期貨的合作,期貨市場的價格風險管理服務功能下沉到了農業生產一線”,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北京分公司客戶營業部王振說。

莊河市人均純收入不足1萬元的55個低收入村,2017年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支持下,都參加了建信期貨、魯證期貨與人保財險聯合開展的大豆價格保險和玉米收入保險兩個創新試點項目。

“你種地,我託底。”人保財險莊河支公司副總經理孔慶林說,這兩個項目到期理賠金額超521萬元,惠及農戶超3.35萬戶。

這種模式也被市場人士稱為服務“三農”的新形式。專家指出,無論價格保險、收入保險,還是場內、場外期權,均不影響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對保費、權利金進行補貼將有利於提升我國農業補貼的效率,且屬於“綠箱”政策。

“保險+期貨”開創“三農”風控時代

價格風控保收益

如何在現有成熟的農業種植補貼、政策性農業災害保險等保障機制的基礎上,對農民面臨的農產品價格波動、賣糧難等風險進行保險,全面保障農民種植收入,是新形勢下需要面對的新挑戰。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為此,大商所結合近年來服務“三農”的創新與實踐經驗,為農民升級金融服務推出“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

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向記者介紹說,“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涵蓋“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貿易等多種形式,由期貨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多類型金融機構共同參與。試點品種包括玉米、大豆和雞蛋三個品種。

此外,鼓勵在大豆、玉米品種涉及的主試點模式中附加基差收購。“基差貿易本質是把期貨套期保值的功能融入產業鏈中。”專家指出,這有助於提高農戶經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