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是黃帝打敗了炎帝,古代一般都把最厲害的人的名字放在前面,那爲什麼要叫炎黃子孫?

花田小糖


“炎黃子孫”這個詞,其實是在清末民國時期出現的,最早並不這麼稱呼。

為什麼最早不這麼說,為什麼清末民國,這個詞又被大家廣泛運用呢?我們來研究一下。

(炎帝與黃帝的雕像)

中國古代的史料典籍,一直是比較尊崇於黃帝的,是把黃帝排在炎帝前面的。甚至只提黃帝,不提或者少提炎帝。

比如《國語·周語》說:“(鯀禹與夏人,共工、四嶽以及各姜姓)皆黃炎之後也。”顯然,這裡是把黃帝排在炎帝前面的。

司馬遷《史記·三代世表》上說:“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王充在《論衡·案書篇》中也說:“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

而且,有時候,有人還在黃帝、炎帝誰代表正統性上大做文章。比如,王莽在取代漢朝的時候,就曾說:“姚、媯、陳、田、王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也就是說,王莽自稱是黃帝之後,所以他理所當然可以取代漢朝。為什麼他覺得自己可以理所當然取代漢朝呢?因為劉邦是斬白蛇起義發家的,是“赤帝”斬“白帝”。這裡的赤帝,指的就是炎帝。既然漢朝祖先是炎帝,他王莽作為黃帝之後,取代漢朝,就理所當然了。

(篡位的王莽)

後來,隨著中國古代王朝的興起和發展,為了強調皇族的意義,皇族的作用,因此不僅很少說“黃炎之後”,連“黃帝子孫”這種提法,都很少了。

“炎黃子孫”真正成為熱詞,是在清末到民國的時候。為什麼那時候會興起來呢?主要是因為那時候中華民族遇到了來自俄羅斯及海外民族的嚴重侵略,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絕種的威脅,所以“炎黃子孫”這個詞,在那時候尤其重要。

在清末之前,中國的威脅,主要是來自於北方民族。而且像契丹這樣的少數民族,還自稱是炎帝之後。因此中原國家提“炎黃子孫”顯然不合適。但是在清末的時候,中國人發現了,所有的中華民族成員,不管是炎帝之後,還是皇帝之後,還是九黎之後,都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新的敵人,中華民族才不會亡國滅種。再加上“王朝國家”已經不存在,“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成,因此,“炎黃子孫”這個詞,在那時候顯得尤其重要。

(列強侵華)

那麼,為什麼那時候,在稱呼上,要把炎帝排在黃帝的前面呢?

第一,炎帝部落的歷史比黃帝部落的歷史悠久。

據史料記載及專家考證,炎帝部落的歷史比黃帝部落的歷史悠久。後來,在炎帝部落衰敗的時候,周邊的九黎部落發展起來,並侵略炎帝部落。這時候,炎帝部落向黃帝部落求救,黃帝部落幫炎帝部落打敗了九黎部落。打敗以後,黃帝部落又打敗了炎帝部落,炎帝向黃帝投降,黃帝成為新的部落聯盟的首領。因此,按照先後順序,自然應該是炎帝排在前面。就比如漢朝打敗秦朝,但稱呼上都說“秦漢”,沒有說“漢秦”的。

(史料也有說黃帝炎帝生活在同一時代的。比如《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這種說法,除了表明炎黃同根同源以外,還有就是要把黃帝提到炎帝的前面。)

第二,炎帝部落的文明程度比黃帝部落高。

我們來研究一下炎帝部落的發明創造:一是發明耒耜等生產工具,二是開闢市場做生意,三是用麻做衣服,四是燒製陶器,五是發展醫學等等。從這裡可以看出,炎帝部落已經是一副農耕文明的圖景。其文明程度是比黃帝部落高的。

也正是因為炎帝部落衣食有了較大的保證,不需要過度搶劫,因此他們的戰鬥能力才有限,才會被九黎侵略,後來又被黃帝打敗。

第三,“炎黃子孫”的稱呼重點強調“炎”。

為什麼說“炎黃子孫”的稱呼重點強調“炎”呢?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在先秦時期,尤其是司馬遷修《史記》的時候,過度強調黃帝,認為後世都是黃帝子孫,很少提炎帝,這其實就是為了強調中原民族的正統性。再加上以契丹為代表的少數民族,認為他們是炎帝的後人,炎帝從那時候起,就成了北方民族的象徵。因此,強調“炎”,把“炎”放在“黃”的前面,目的是為了突出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最後,提“炎黃”,不提“黃炎”,可能在音韻上也有講究,畢竟第一個字是閉口音,第二個字是開口音,這樣組詞,音韻上更有美感。


張生全精彩歷史


為什麼要叫炎黃子孫?有書君通過查閱各種資料發現有這樣兩種說法。


【第一種,三皇五帝,炎帝為皇,黃帝為帝,故而有炎黃一說。】

三皇,有的說是伏羲、女媧、神農,有的說是伏羲、遂人、神農,兩種說法中都包含了神農,也就是傳說中的炎帝,所以說炎帝是三皇中的一皇。

五帝,包含了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可見黃帝是五帝之中的一位。

三皇五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開端,也因此有了很多神話傳說。在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中就會發現,作者司馬遷通過對當時史書和文獻的分辨,認為三皇更傾向於神話,因此從五帝開始寫起。

而炎帝是三皇之一,就像是一個神靈般的存在,而五帝更趨於人類,在人們的心目中,總會潛意識的認為神靈比人類要神通廣大的多,所以說炎黃的說法的確是遵從了誰更厲害的排序。

【第二種說法,炎帝比黃帝要早,因此炎黃說法也沒有錯。】


據說炎帝開始被視為“天下共主”,而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讓人們可以感受到,炎帝為了人類也是做出過大貢獻的人。但是炎帝就像現在《盜墓筆記》中的張起靈一樣,他只是一個當權者的稱呼,未必是同一個人,每一位當權者都會被稱為炎帝。

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了黃帝這個時期,這位炎帝已經沒有開始那麼天下為公了,他更想要權利集於一身。於是便有了阪泉的郊野之戰,幾戰之後,黃帝得勝。之後蚩尤的反叛,又讓黃帝在涿鹿之戰後得到了眾多諸侯的認可,從此開始了黃帝的歷史。

炎帝、黃帝、蚩尤的傳奇,不僅帶動了華夏的起源,也促進了古老民族的發展,傳說,蚩尤敗後,群龍無首的九黎族大部分逃到了南方的深山中,形成了我們熟知的苗族;炎帝的一部分人跑到了西南,其中一支姜性部落形成了羌族;另外幾支和當地的土著融合,形成了藏族、彝族。

而民族的行成在歷史發展中,也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面對外敵的入侵,各族人民拋下古老的恩怨,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外敵,從而形成了華夏一脈的傳統,炎黃子孫也因此加深了中華兒女的凝聚力。

到如今,國家一統,炎黃子孫被用來形容每一位中國人。那古老的傳說也成為華夏起源的一部分,代代流傳。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更是激勵著每一代人奮進,他留下的《神農百草經》,作為第一部藥學專著,更是在以後的歲月中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而黃帝留下的《黃帝內經》,也成為最早的醫學著作,世世代代為人類的醫療發展做出了貢獻。

生而為人,尋醫問藥,誰又能逃得了?因此作為炎黃子孫,在我們討論先人的時候,更應心存敬畏。你說是不是?】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炎帝是黃帝的前輩,而且炎帝是非常牛X的人物!炎黃沒毛病。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無不在印證著這則大道。我們常說“炎黃”,但是相對於黃帝而言,炎帝就顯得有點陌生了。甚至很多人會覺得炎帝是黃帝的手下,又或者是黃帝一直都是上古的主宰者,更有甚者誤以為炎黃是一個人……其實不然,上古的歷史是非常漫長的,它也有自己時代更迭和歷史變遷。

清晰了上古真聖先後,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要叫做“炎黃”,而不是“黃炎”了。


神於天,聖於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一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三五曆紀》

在神話體系中,盤古開天闢地,後有三皇,再後有五帝,再有堯舜禹……

天皇:天地立,有天皇十三頭,號曰天靈,治萬八千歲。
地皇:地皇興於熊耳龍門山。
人皇:人皇九頭,兄弟各三百歲,依山川土地之勢,財度為九州,各居一方,因是而區別。——《帝王世紀》

從《帝王世紀》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天地人三皇設定世間大秩序。盤古開天闢地後,“天地立”,此時世間有了天皇,這是盤古之後出現的第一位神,名號叫做天靈,統治世間八千年。天皇的地位大概相當於儒教的昊天,道教的元始天尊。世間有終始,有生有滅,天人亦是有五衰而故去的,天皇之後又相繼有地皇,人皇俯瞰世間。

而此時女媧氏、伏羲氏,神農氏等都還沒有出現。我們要注意一點,這些名字後面都帶了一個“氏”,而非女媧、伏羲等等,這說明後來所提到的都是某群人,而非某個;另一說法這“氏”也有“神祇”的意思,翻譯過來女媧氏也可以叫做女媧大神……

三皇之後又要五位對人類歷史推進有巨大貢獻的五個神祇或者說是氏族。


有巢氏:我們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看名字大概就知道這個時期的神祇氏族的特色了。“上古皆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有巢氏教會了人們建造巢穴,躲避自然的傷害。

燧人氏:“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遂天之意,故為燧人。”燧人氏教會了人們用火抵禦災害,燒烤食物。

太昊庖犧氏:燧人氏之後,庖犧氏壯大起來,“制嫁娶之禮,取犧牲以充庖廚”,“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看著很眼熟的哦,沒錯的,

庖犧氏,我們一般都稱之為伏羲氏。

帝女媧氏:女媧和伏羲同姓“風”,算是親兄妹。女媧造人、補天等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說到女媧,有兩種說法,一是女媧在有巢之前,因為女媧造人有巢才有用武之地啊,一說女媧在伏羲之後,兩人是兄妹,定婚俗制度等傳說……怎麼看都是矛盾的,其實關於這我有個比較不縝密的看法,還是那句話,別女媧、伏羲看成是一群人,女媧一世,二世,三世……伏羲一世、二世、三世……這就比較好理解了。

撞到不周山的共工是女媧氏末期人物。

女媧氏之後,又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

炎帝神農氏:神農氏“神農嘗草別谷,蒸民乃粒食”,這個傳說我們也不陌生,但是炎帝就是神農氏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周書》記載“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神農氏前後延續了八世,直到榆岡這一代神農已經開始衰落。據說黃帝,此時應該叫做有熊氏,世代輔佐神農氏。


這五氏在華夏文明體系中有著極為重要關鍵的地位,我們不知道上古時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但是這些人物和故事一代代口口相傳,影響至今。自三皇到五氏,可以清晰的看出人類的發展歷程:先有天地陰陽,再有人,然後學會建造自己的棲息地,然後學會用火,然後有了簡單而原始的文明,之後有了最原始的男女分配,再然後學會耕種……自神農之後,人們已經慢慢學會改造自然,步入了人類的新階段。

之前是神主宰世間,神農之後人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這在神話傳說中體現的也非常明顯。

“神農之孫榆岡(榆罔)既衰,諸侯相伐,干戈日尋,各據方色,自稱五行之號。太嗥之後自為青帝,榆岡神農之後自號赤帝,共工之族自號白帝,葛天之後自號黑帝,帝起有熊之墟自號黃帝。”

之前我們說,神農最後一代是炎帝榆岡,榆岡時期神農氏已經敗落。主君的敗落,意味著硝煙四起。各方部落紛紛稱帝,結局我們都知道了,有熊氏黃帝脫穎而出。這期間的神話傳說尤其豐富,共工撞不周山、大敗蚩尤等等,從史書記載中我們可以想象當時戰況之慘烈。

這段時期,是部落之間的征戰,為了更肥沃的土地、更多的生存空間,甚至為了子息繁衍……這是戰爭,也是融合!這場混戰,以軒轅氏——黃帝橫掃中原為結局。

黃帝,有熊氏,姓姬,名軒轅。

何之為軒轅?車!戰車!

何之為有熊?野獸的馴服!

有巢、燧人、伏羲、女媧、神農……有熊軒轅……這是人類的一個個前進的步伐,從自然到人為,從順從到征服!從神農到有熊,從炎帝到黃帝,是從神的世界到了人的世間!

我們為何不能稱之為“炎黃子孫”?這不是誰更強大的問題,而是誰都無法扭轉的歷史過程。

字裡行間去體會歷史的軌跡,蕩氣迴腸,振聾發聵!


魚者佩之


炎黃子孫的說法主要是按照時間排列,因為一般認為炎帝是三皇的最後一個,在前;黃帝是五帝的第一個,在後。在《史記·五帝本紀》開篇就提到了炎帝神農氏本來是部落盟主,但當時已經衰微,還想去侵略諸侯,結果諸侯都投奔少典的另一支黃帝,最後黃帝在阪泉之戰打敗炎帝,成了新一代部落盟主。

當然,這些主要是周人的傳說。周人最重要兩大姓:姬姓,姜姓。據說姬姓就是黃帝之後,姜姓就是炎帝之後。那麼炎黃之戰可能反映的就是商朝末年姬姓打敗姜姓,成為部落聯盟的情況。炎帝、黃帝未必真實存在,實際上很可能和五行思想有關。中央屬土,為黃帝;南方屬火,為炎(赤)帝。

實際上,青帝、玄(黑)帝、白帝也都存在,玄帝是顓頊、青帝是太昊、白帝是少昊。顓頊之後有夏朝、楚國等,少昊之後有秦國等,但後來又把顓頊、少昊歸入黃帝一系;所以一般都不會說“黑帝子孫”“白帝子孫”,而太昊之後幾個小國都不出名,所以也不說“青帝子孫”。

所以,最有名的就是並列的炎帝、黃帝,先炎後黃,這就是“炎黃子孫”由來了。


林屋公子


這問題的前提條件就是不成立的。古代兩個事物並列,並不一定在前面的就是比較厲害的那個。

  • 比方說詩人中有“元白”,而元稹的水平不如白居易;

  • 比方說詩人中還有“溫李”,溫庭筠的水平也比李商隱差一截。
  • 比方說史學家中有“班馬”,司馬遷是否比班固強這可以討論,但至少班固沒有明顯地比司馬遷高出一頭。
  • 再比如說西漢辭賦家“枚馬”,一般認為司馬相如成就高於枚乘。

《世說新語》裡記了一個故事。

東晉時候,王氏是當時的世家大族,諸葛氏也不弱,諸葛恢和王導爭各自家族的排名先後。王導舉出一個證據:“為什麼人們都說‘王、葛’,而沒人說‘葛、王’呢?”

諸葛恢反擊:“這就好比人們都說‘驢、馬’,可沒人說‘馬、驢’。驢難道比馬強嗎?”

諸葛令恢王丞相導共爭姓族先後。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之驢、馬,不言馬、驢。驢寧勝馬耶?”

看完這個故事,您應該有這個意識,口頭上話語的排列順序,和實際上的能力排序,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事實上,像“炎黃”這種並列詞組,很難說有什麼嚴格的順序規定,基本上是出於習慣的約定俗成。最初怎麼叫的,只要大家覺得叫著順口,可能就都跟著這麼叫,然後慢慢成為一種定式了。

而最初的叫法是按什麼規律定的呢?那可就沒準了。可能按照年代先後、官職高低、等等。不過更多時候,決定的依據還是音韻,換句話說,“叫著順口”……


北門猿


第六太陽紀:7.5萬年前—

1、伏羲

2、伏犧、

3、宓羲、

4、庖犧、

5、包犧、

6、伏戲,

7、犧皇、

8、皇羲、

9、太昊、

10、青帝

11、少典氏

12、炎帝,7100年前

13、嫘祖氏

14、吉爾伽美什 Gilgamesh

14、目縱氏

15、公孫氏

16、榆罔

17、黃帝,姬氏,6500年前

18、蚩尤,九黎大戰

19、常羲

20、羲和,陰陽曆調和與閏月

21、少昊、

22、顓頊

23、夏鯀 5700年前 華夏時代

24、夏舜

25、夏禹

26、姜棄,

27、后稷

28、有熊氏

29、軒轅黃帝 4800年前

30、帝嚳

31、唐堯,

32、虞舜、

33、唐禹

34、夏啟,4080年前

從7100年前後炎帝王朝建立,到4080年前左右夏啟建立夏朝,經歷了一系列王朝,其中前後有2個黃帝系列先後達1500多年,一個華夏時代900年。 炎黃是個統稱,華夏也是統稱,不僅僅侷限具體的帝王。炎帝系列再先,皇帝系列在後,當然叫炎黃而不叫黃炎,就如我們說秦漢而不說漢秦一樣,儘管漢推翻了秦。



幻想的野草


我猜是因為炎黃讀起來更加順口。

“炎黃子孫”這個詞並不想其他答主所說的那樣出現在清末,其實出現的非常早,《禮記》,《詩經》都有。

早期的“炎黃子孫”指的真的是炎黃子孫。我們知道,先秦時期有上古八大姓,指的就是炎黃或者炎黃身邊重要貴族的後代。比如周王室的姬姓,就是黃帝的直系後代,姜姓,則起源炎帝神農氏。

我們後來的姓,其實絕大多數都是從上古八姓衍化而來。比如,從姜太公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是從姜姓分出來的,包括呂、許、謝、紀、盧等64個單姓,以及淳于、東郭、高堂、子雅、公牛等38個複姓。

到了清末,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炎黃子孫”再次被提起,成為了漢人的自稱。不過現在似乎有放大的趨勢,成為全體國人的自稱了。


郝子曰


女媧在今湖南省會同縣連山鄉的連山洞內生活,是個泥水匠,9000年前的泥水匠對還在吃生肉的人看來就是神仙了,自然成了首領。她會用泥捏人燒成工藝品,但不是變成真人。她會用石灰修補漏水的山洞天花板,叫女媧補天,用許多木頭支撐天花板,叫天柱,把砍掉腳的烏龜做木頭的墊腳,叫斷鰲足以立四極。她手下兩個得力助手,負責取水和泥和石灰的叫共工,負責檢柴燒窯的叫祝融,女媧年老準備禪位,二人爭位,祝融勢大,打敗共工,共工在洞內憤而撞斷了天柱,洞內一側的天花板垮塌,天窗移位,透過天窗看日月星辰均不在原位了。祝融是第一個憑肌肉當上帝王的人,從此,男人登上了歷史舞臺,進入了父系社會,帝位傳承不再是女人的禪讓,而是男人的打鬥。祝融靠火起家,將火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人稱炎帝。炎帝文化沿著沅水向下遊傳播,形成了高廟文化和城頭山文化,到洞庭湖後沿長江向下遊傳播,然後向北傳播,直到燕山一帶,形成紅山文化。炎帝文化的傳播不是家族的遷移,而是文化接力,北方的炎帝不是會同炎帝的後人,好比孔子文化傳播到了韓國,韓國人就說孔子是韓國人。龍文化也出自會同,是一種蜥蜴,鳳文化也出自會同,是一種錦雞,在會同附近的高廟文化遺址出土了最早的丹鳳朝陽圖。隨著全國文化中心向北遷移並長期在北方,南方的會同逐漸被人遺亡,以為女媧炎帝都出自北方,好比放煙花,人們看到的是煙花發射出去終點位置的燦爛,而忽略了地上那個紙盒子。下圖是女媧燒石灰的窯洞和洞外石壁上的文字。



愛看顛覆三觀的文章


滿族人打敗明朝,建立清朝,歷史排序先明後清!黃帝打敗炎帝后,他們的排序先炎後黃,稱炎黃,是一個道理!


山海經易讀


炎黃子孫這種叫法是在後來出現的,最開始我們都是被稱作“黃帝子孫”,或者說“黃炎子孫”。在上古時期,九州大地上曾有一次華夷之辨,這一場辯論被記錄了下來。

關於這場華夷之辨,我們無需關注它的內容。我們只需要知道,在辯論中,關於炎黃的順序被古人記錄了下來。

《國語·周語下》有云: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同樣是這本來自戰國的書裡,記載了炎帝與黃帝是一母所生的兄弟。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畫風是不是有點詭異啊?原來在戰國時期,大家都認為炎黃之戰是窩裡鬥。戰鬥的結果自然是黃帝大勝,時人也就自稱為黃炎之後了。也有觀點認為,黃帝的年齡稍長,故而排在前面。

那麼,炎黃之後的說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自夏商周開始,歷代帝王都認為自己是戰勝方黃帝的直系後人,甚至南蠻北夷也強行融入黃炎子孫的體系裡。直到遼代,這個契丹族的王朝,在先秦歷史上根本就找不到。

俗話說 階層不同不必強融,可遼就要強融。他們時而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時而稱自己是炎帝子孫,反正為了中原正統,無所不用其極吧。

在此之前,武則天與張説的一次對話,也曾提到了炎黃子孫這種說法。可能是因為李唐王朝血脈不純,想為自己開脫罷了。

後嘗問:“諸儒言氏族皆本炎、黃之裔,則上古乃無百姓乎?若為朕言之。”說曰:“古未有姓,若夷狄然。自炎帝之姜、黃帝之姬,始因所生地而為之姓

至於其他說法,諸如炎帝的歲數比黃帝大、炎帝部落來歷更久遠、火德土德相生相剋等等,都各有道理,我們也不必詳述,其他答主也都不同程度的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