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什么只封了个俸禄最低的诚意伯?

今天我们来说说刘伯温。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是如此劳苦功高的刘伯温却只封了一个诚意伯,俸禄还是伯爵中是最低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登上皇帝的宝座,定年号为洪武,定国号为明,大明王朝正式建立。之后就开始分封功臣,洪武三年,明朝两大集团之一的淮西集团首领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被朱元璋定为明朝的第一功臣。当时朱元璋一共只专卖店了六个公爵。除了李善长以外,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的儿子),以及名将李文忠、冯胜、邓愈。这五个人可说便是战声上拼杀出来的名将,而且李善长作为一个文臣还排在这些人的前面,位居第一。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什么只封了个俸禄最低的诚意伯?

刘伯温 生于1311年,1336年在江西,做了元朝的一个县丞,1360年开始跟着朱元璋,为朱元璋出出谋划策。他这个为朱元璋打出天下,建立明朝 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却仅仅只封了一个诚意伯,只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中的伯爵而已。而他的俸禄一年只有二百四十石,在伯爵中也是最低的,比起李善长来只有十几分之一。后世的人都非常不解,刘伯温运策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在非常多的重大决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什么只得到了如此的待遇?

首先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老乡,朱元璋是一个很重乡土观念的人,而且一直埋头苦干,决不抢风头,朱元璋很是放心。反观刘伯温,那可不得了,很多事情朱元璋想到了,刘伯温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想到的刘伯温也想到了,换成是谁做皇帝都会觉得可怕,如此聪明一个人在自己身边,而且威望很高,万一他要是图谋不轨怎么办?所以在朱元璋的心里,不杀刘伯温已经很不错了,还想要多高的封赏?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什么只封了个俸禄最低的诚意伯?

李善长和刘伯温就这样干上了,有一个叫做李彬的人犯了法,被当时的御史中丞刘伯温抓起来了,查清楚李彬的罪行后,刘伯温打算杀掉他。这个李彬刚好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善长于是找到说伯温说情,刘伯温就是软硬不吃,根本不买李善长的账,还将这件事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后非常生气,下令处死李彬。但是朱元璋的这道旨意刚好落到了李善长手上,虽然李善长不敢隐瞒,但是也是非常生气,找刘伯温求情不行,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知道刘伯温精通天文,找到刘伯温说:京城好久都没有下雨了,先生熟悉天文,此时不应该妄杀人吧。如果刘伯温坚持要杀,这个不下雨的责任就推到了刘伯温头上了。但是刘伯温仍然回答:杀李彬天必雨。就这样李彬被杀了,李善长彻底爆发了,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伯温,刘伯温发现自己在这里呆不下去了,就请假回了老家。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什么只封了个俸禄最低的诚意伯?

临走前,刘伯温安排了一个叫杨宪的人拉任了御史中丞,杨宪是刘伯温的死党,他利用言官的力量,收集了李善长的不少把柄,而且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朱元璋当然不傻,知道杨宪的用意,开始并没在意,但是时间一长也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于是他又把刘伯温叫了回来,并委以重任。这下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彻底被打压了。李善长非常担忧,于是找了一个在来帮自己,这个人叫胡惟庸,他是李善长的老乡,很早就跟着朱元璋了,但是一直不如意,这个人非常有能力,在李善长的扶持下慢慢成了淮西集团的新首领。这时事情发生了一个间想不到的变化,刘伯温这个人有时候言语过于直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沟通能力不行,缺乏技巧。于是很多人在朱元璋对刘伯温起了疑心,朱元璋找到了刘伯温,问他谁可以做丞相,你觉得杨宪如何?刘伯温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是没有做丞相的气量。后面朱元璋又说了几个人,刘伯温都说不行。朱元璋于是说:我看只有你刘伯温来做这个丞相了。刘伯温也没细想回答说:我也知道我可以做丞相,但是我这个人嫉恶如仇,陛下还是慢慢选吧。这句说说得太不合适了,自居丞相之能,而且还说嫉恶如仇。这个恶指的是谁?而且刘伯温还加了一句:在我看来,现在这些人都不合适做丞相。朱元璋彻底怒了!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什么只封了个俸禄最低的诚意伯?

朱元璋下旨给刘伯温说,你年龄大了不能让你太操劳了,回家陪陪家人吧。这意思就是炒了刘伯温,刘伯温没办法只好回到了他乡下的家。被李善长提拔上来的胡惟庸成为了丞相,他没有放过刘伯温,在朱元璋面前告了刘伯温一状。理由就是刘伯温占据了一块有王者这气的地。这个所谓的王气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朱元璋于是下旨处罚刘伯温,官没了还处罚什么呢,朱元璋扣了刘伯温的退休金。刘伯温被逼上了绝路。但是他也没在原地等死,而是来到一京城。他知道只有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朱元璋才放心,才能保住他的命。但是刘伯温想错了,1375年,朱元璋派胡惟庸去看望生病的刘伯温,胡惟庸带去的医生给刘伯温开了一个药方,刘伯温吃了后病越来越重,不久就死了。

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什么只封了个俸禄最低的诚意伯?

刘伯温一生足智多谋,为大明王朝的建立产下了不朽的功劳。虽然没有像后世传说的那样呼风唤雨,但是从他的判断能力上,说他料事如神并不为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没有好结果,完全是因为他为了太高傲,有才能处处显摆,让朱元璋很不放心,一个能力如此强的人在身边边睡觉都睡不安稳。所以一定会想方设法除掉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