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了,來看看該怎麼過小年!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小年過完是大年!”

小年是正式過年的一系列準備活動的開始

“小年”不小,要想在把小年過出年味

寧哥來帶大家找到“小年”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打丨開丨中......

小年,並不像“大年三十”那樣為大眾所公認,而是根據各地風俗的不同,有著不同的指代。但一般約定俗成,是指“大年三十”前七日左右、以“灶王爺”信仰為核心而發展起來的這一風俗節日,雖然不及“大年”隆重,但“小年”在中國也有著十分悠久的傳統。

小年習俗祭灶王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小年,開宗明義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灶王爺”。這也是小年的起源。灶王,俗稱灶神、灶君、灶公,道教中稱“九天司命定福東廚煙主保灶護宅真君”,簡稱“司命真君”,又有尊為“九靈元王保灶護宅天尊”者,是中國神話中主掌廚房和飲食的神,另有專司監察民眾善惡與防備火災的職能。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以期灶君在玉帝面前多進美言,不提過失。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祭灶王,自古流傳有固定禱詞,最為常見的有兩個版本:

版本一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青天。

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版本二

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

掃塵土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掃塵土,即為“掃房”,“掃年”。“掃塵土”與“祭灶送神”密切相關,簡單點理解就是打掃乾淨屋子,給路過人間回到天庭述職的神明一個好的印象。這一習俗自上古時期就已開始。“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亦曰木難。”這種儀式後來演變成了年底的大掃除,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塵”與“陳”諧音,所以“掃塵”也叫“掃陳”。年節掃塵有“除舊佈新”的含義,掃塵蘊含了人們 “辭舊迎新”的願望和期盼,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去。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剪窗花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的掌故,如喜鵲登梅,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等等。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關於剪窗花這一習俗的來源,傳說始自上古時代,當時顓頊、黃帝、后羿三神大戰金烏,使光明重回人間,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代為了紀念這一偉大事件,於是便將戰鬥故事以剪紙再現,貼在窗子上,讓後代不忘先民的慘痛付出。

貼春聯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春聯,起源於桃符。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這一習俗起於宋代,自明代盛行至今。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漢族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尤其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受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沐浴理髮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趕亂婚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小年吃什麼?餃子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小年要吃餃子,民間傳說為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年豬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殺豬過春節的習俗由來已久。小年夜後,挑選最好的肉,或炒或燉,再斟滿酒,邀請親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糖瓜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把灶糖抽為長條型即為“關東糖”,製成扁圓型就叫“糖瓜”。冬天,糖瓜凍得堅實且裡邊有些小氣泡,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

粘糕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意為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軟綿,取“年年高”之意。

火燒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小年的這些習俗

你都曉得了嗎?

可不要一到過小年

除了打麻將還是麻將哦!

小年到了,来看看该怎么过小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