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火車上爬了那麼多人,是不是不用買票了?

濤聲依舊132983531


提起印度,我腦中立馬閃現出兩個詞:印度神油和開掛民族。

從這兩個讓人充滿遐想的詞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印度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國家。

網上流傳著許多關於印度的怪誕圖片,其中有一些是凸顯交通現狀的,他們坐火車、汽車、甚至摩托車就像是在表演,車頂和車側立著、掛著到處是人,在我國能擠120人的火車車廂,在他們那至少得掛220人。

雖然掛起來難度係數和風險都比較大,但也得買票,叫掛票。

看來,國民與國民之間技能上的差異,直接造成了國與國之間制度上差異。我國雖然火車擁擠不堪,但最多也就賣個站票,人家印度至少領先咱們一套掛票。

但靠技術吃飯也不是件易事。據說,每年有不少坐在車頂和掛在車邊的印度人,因技術不過關而掉下火車,慘烈犧牲。

但這依然無法改變他們“自掛東南枝”的現狀,於是,我們形象的尊稱他們為“開掛民族”。

後來,經過與去過印度的朋友們交流得知,“掛票”現在已不是印度的主流,主要是為鄉村和貧民窟的貧民們提供的。大家應該知道,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濃郁的國家,再貧窮的人都有執拗的信仰,每到節日或朝聖日,大批的“鄉下人”會像洪水一樣,湧向朝聖地。

雖然貧窮,但是他們也有堅持信仰的權利。於是,這種“開掛”火車就出現了,我們可以稱它為“信仰專列”。

“信仰專列”連接著貧窮與神祇,是不用強制買票的。它的速度其實也很慢,技術高超的印度人,可以隨上隨下。這麼看來,印度真是一個蠻有趣的國度。

更有趣的是,在印度國慶大閱兵上,有一個著名的節目就是士兵穿上五顏六色可愛的外套,有的後背帶著天使翅膀、有的頭上插著天線寶寶觸角…十幾個人疊在一輛摩托車上,做各種高難度的雜耍動作。 一輛摩托車可以裝下一個排已是奇蹟,竟然還能完成各種花樣動作,這難度係數真特麼直逼銀河系了。

那一刻,你會嚴重懷疑你這看的到底是國慶閱兵還是藝苑雜壇啊?

剛上映不久的《我不是藥神》再一次將印度推向了我們的視野。看影評時,有很多人說道:原來印度是一個這麼有趣並有愛的國家啊!看來,我得重新認識它了。”


南宮尋歡


阿米爾汗的電影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印度,同時也贏得了中國不少粉絲。電影藝術畢竟高於生活,只有來到這個國家,才能真正地瞭解他們的風俗民情和生活習慣。

大家對印度瞭解有多少呢?我想,除了經常遭人吐槽的環境和安全問題,就是讓人震驚的印度“掛票”。成千上萬的印度人掛滿火車,密密麻麻的,把火車堵的沒有一絲空隙,坐在火車頂看風景的、掛在火車門上說笑的,感覺他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乘車方式。

可能大家有疑問了,這麼多掛在火車的印度人不用買票嗎?我們用常理想一想,火車的臥鋪和硬座的價位都不一樣,“掛票”的話應該更便宜了。其實,這些印度人是不用花錢的,因為,只有在重大節日期間,才會看見壯觀的場面,多數在偏遠的農村,政府,為了方便村民參加節日,便於往來。

這種出行方式的安全性也不用擔心,因為,火車開的非常慢,隨走隨掛,隨走隨挺,要是像正常火車的速度,估計大家都不敢坐了。印度也有經濟發達的一面,好的火車需要正常購買車票,按程序進站,不會隨意開掛了。

關注@寒江,分享更多精彩世界~


寒江


說到印度的火車,恐怕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火車頂上、車窗上密密麻麻擠滿人的新聞圖片,是不是印度火車上真是這種狀態呢?這又是世界人民對印度的一個錯誤的認知,至少這種現象我還沒有遇到過,除非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因某些特殊事件而造成的大規模的難民遷移,或因某個重大節日有大量偏遠地區的鄉民需要參加等

(很多人印象中的印度火車是這樣,圖片來源於網絡)

(實際正常情況下是這樣,圖片來源網絡)

(當然也會有這樣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我也見識過印度火車非常擁擠的情況,比如大城市上下班的高峰期,很多火車是充當城市與郊區的通勤工具,就像我們的輕軌,很多人需要乘坐火車往返城市上下班,所以在像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這樣的大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就會出現會出現車廂被塞的滿滿的,滿到人已經從車窗或大門溢出的情況。

(清晨往返孟買的上下班的乘客,圖片來源於網絡)

(加爾各答上下班高峰期火車的狀態,圖片來源於網絡)

(女性車廂也不例外,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印度火車行駛的時候是不關門的,所以就會有一些人非常喜歡在列車還沒有停穩或者剛剛開動的時候,飛身上下火車的情況,也會有一些年輕人就喜歡坐在或者掛在車門旁,享受那種“刺激”的感覺,就像印度很多巴士一樣,車內有不少空座,可就有那麼一些人喜歡掛在車外。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俗話說不作就不會死嘛。不過,這也是火車車速比較慢,或者進出車站,或者短途列車上會有的情況,長途或者高速列車,無論多麼擁擠,大家還都是乖乖的擠在車內的。

(塞滿人的印度火車,圖片來源於網絡)

印度火車如此擁擠的一個主要原因的印度鐵路系統發達,在主要的城鎮之間,都有體路想通,如蜘蛛網一般。印度境內擁有超過7000 個火車站,每日運行著1.1 萬輛火車,年載客量達58 億人次,加之印度火車票價非常低廉,窮人出行完全依靠火車

那麼話說回來,如此擁擠的火車,是不是每個人都買票呢?

首先,印度火車空調以上級別的車廂,都實行實名制,且有檢票員檢票,管理非常嚴格,非該等級的乘客不許隨意進出。選擇乘坐長途火車空調車廂的顧客,不是外國人,就是印度本土比較高的階層,他們不僅不會逃票,甚至有的還會給乘務員小費。

(印度奢華的皇宮列車,圖片來源於網絡)

(印度豪華列車的服務,圖片來源於網絡)

普通臥鋪車廂同樣實行實名對號入座,但是管理就鬆懈一些,當然也有檢票員查票,而且這些列車員都擁有驚人的記憶力。

像作為城市軌道交通的火車,絕大多數顧客是擁有火車季票,當然票價是十分的便宜。

(印度普通的臥鋪車廂,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永遠擁擠不堪的普通二等車廂則管理很鬆散,可能10節車廂才有一個乘務員,如果不是始發站,可能坐一整天也碰不上查票的,所以就會有一些人逃票,這是不可避免的。由於二等車廂管理漏洞,既不實名,更不關門,那為很多印度窮人提供了“逃票”的機會,所以很多趁著火車剛剛開啟或者車速緩慢,有人躍身上下車的,估計十有八九是不買票的,反正門開著,你能擠上去就擠上去。當然,如果被檢票員查到沒票,那會有非常嚴厲的懲罰,要麼立即轟下車,要麼承受雙倍或幾倍於票價的罰款。

(印度普通的二等車廂,圖片來源於網絡)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印度火車也要買票,但一般不需提前買票(臥鋪車票除外),隨買隨走,因為車站管理混亂,所以許多開往鄉村的慢車就有很多人逃票,這些慢車上開掛的人也特多。


印度於1853年開始修建第一條鐵路,當時為了更好地鎮壓印度人們的反抗,更多地略奪殖民地資源,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英國在印度大規模修建鐵路。


印度現在還大量存在英屬印度時期修建的鐵路。







印度有許多無門火車,且火車邊沿有一鐵橫杆,雖然方便掛人,但如果出現事故,火車裡面的人則很難逃脫。所以每年印度火車事故死亡人數很多。

下面為大家展示英屬印度時期一枚古珍郵票,請欣賞:



湘平古珍郵館


看了部分朋友的圖片,這裡闢謠一下,這些圖片的發生地並非是在印度,而是孟加拉。另,印度火車上爬滿人那是在很久以前,今天的印度幾乎是沒有這種情況存在了。也許還有,但已經少數,但孟加拉是否現在還存在,不得而知。

我曾在印度旅行一個月,火車是常坐的交通工具,但從未見過火車車廂頂上或周圍爬滿了人,但車廂內十分擁擠,很多印度人甚至爬上了行李架。且印度的有些火車沒有車門,我當時經常坐在車門附近的座位上,一邊兜風一邊看風景。



印度火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乘客上車的時候不會行李安檢,也沒有人工檢票,只有等人上車了,車都已經開了,才會有工作人員前來查票,這一點跟歐洲火車很相似。但印度火車的“不守時”簡直崩潰,幸運的話延誤一兩個小時,但崩潰的是它有時候會提前幾個小時抵達,而且到了也不會準時發車。



深刻記得從加爾各答坐火車的時候,遇到一個英國女孩在火車站吐槽,她買的是當天下午三點的火車,結果火車在當天上午就來了,然後開走了。當時聽到她這麼說的時候,我傻眼了,拿著自己的車票跑去問工作人員,再三確認才敢相信自己的火車沒有早到。

雖然這種情況很少很少,可一旦發生遊客只能欲哭無淚。不過印度普通火車的車票相當便宜,從瓦納拉西去新德里的一張臥鋪摺合人民幣才30幾塊錢。



印度火車上會經常碰到一些“奇人異士”,都是一些街頭乞討藝人,他們上火車基本不用花錢,通常這一站上車,下一站下車。會在火車上通過賣藝的方式進行乞討,有老人也有孩子。


蘇丹卿


印度人開掛是為了逃票,逃票是為了開掛。

2017年國慶胡哥去印度旅遊,很想見識一下傳說中掛著人的印度火車。

但很遺憾,當我們登上了新德里去坎普爾的火車之後,意料之中的“開掛”並沒有出現。

印度的火車比起國內來要擁擠一些,味道也有點不可描述,過道里還蹲著人!

在新德里逃票的情況應該很少,這裡的火車站和國內火車站差不多。小地方就沒譜了,大家都是一窩蜂擠上去,攔都攔不住。

由於沒有看到傳說中的開掛,胡哥很不甘心,於是拿網上的開掛火車圖片給印度導遊看,導遊看了一眼,說:哦,這是巴基斯坦……

胡哥知道你們兩個國家關係不好,但有必要這麼互黑嗎?事實已經發生了,甩鍋有意思嗎?

後來在坎普爾,胡哥一行在市區內遇到一位來自山東的“國際倒爺”張哥,他在印度生活了10年,做小商品批發生意的。

據他的介紹,印度這種開掛火車是有的,主要在鄉下,而且也不是經常都開,一般是在盛大節日的時候才開出來的慢車。

想想也是,如果是高鐵,估計也掛不住。

而坐(掛)這種火車的都是農村裡去外地參加朝聖、慶典的貧苦農民,有點錢的就買車票,沒錢的就請先掛上去的人拉一把,火車開的慢,開一路掛一路,隨上隨下,票肯定是不買的。

因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都有售票員挨個售票的話,那這種售票員簡直比那些掛在外面的人還牛,該收!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很多人在圍觀國內媒體報道的印度新聞時,是沒有主觀思考的,而是跟風討論。

而每次和一些人聊去印度旅行的經歷,都會問到火車是不是爬滿了人,開掛的火車滿地跑。

是不是像這樣滴?



這樣?



去印度旅行前也是抱著遲疑的問題,從尼泊爾過境到印度,獨自遊走在北方諸邦。新德里,齋布爾,阿格拉,瓦拉納西,以及眾多數不清的小村鎮。為此專門體驗印度火車,真相出人意料......

筆者所親身看見的火車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



唯獨沒有,爬滿火車........

所以,以後不要在迷信國內的無良媒體的無知報道了,甚至百度百科裡還明確解釋了印度爬火車的詳情,還真讓人哭笑不得。

那麼,問題來了,網上爬火車的圖片哪兒來的呢?是哪個國度呢?

答案:孟加拉國

而且也可從網絡公佈的圖片分辨出,頭頂小白帽眾多,故 皆為伊斯蘭教民眾。

印度人民80%印度教,僅15%為伊斯蘭教信眾;孟加拉國恰恰顛倒,伊斯蘭信眾比例90%,而且,人口密度世界排列最高。這裡不再延伸孟加拉的國情,所以,未真切接觸,勿定論標籤,更不可輕信當今網絡盛行之信息。

當然話說回來,在印度乘火車的體驗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中國著名的企業家王石在談到印度火車時曾說,那是什麼感覺呢?創世紀的感覺

人那個多啊!那麼擁擠,但是火車還是一班一班照樣不誤,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絕對不只是牛和大象。

而印度的鐵路系統堪稱是個傳奇,雖然偶有不舒服或者令人失望的情況,但坐火車確實是遊印度不可缺少的歷程,印度的火車鐵路系統位列中國,俄羅斯,排位第三,也有其獨一無二的存在特點:



第一:在印度是沒有人逃票的,雖然果真有些髒亂差。

實際情況,火車站沒有檢票的關口,月臺和火車站大廳直接貫通,進出自如,憑票直接上車,卻沒有列車員挨個檢查票據的,對於外國人有時工作人員會檢查下。

第二:藍白車皮,有點像前些年的中國綠皮車,車廂等級繁多。

車座等級分為AC1,AC2,AC3,SLEEPER,CC,first class,second class,豪華程度依次遞減,SL以下都是沒有空調,只有搖頭風扇,等級不同的車廂間封閉禁止穿過。

第三:火車軌道兩側極少有綿延護欄,一般直接從村莊穿過,牛羊群和撿垃圾流浪者經常出沒在鐵軌,這的確危險,每年很多人因此傷亡。

第四:火車兩側們,開關,由客人把控的,熱了兩側門就開著,冷了就關上,這種情況多出現於SL等級以下車廂。站在火車門口賞風景的體驗的確獨一無二。

冬季的沒有空調的車廂還是有些悶熱,和門口的印度三哥借個空,站在飛逝的車門口吹吹風,切記模仿,還是有危險的。



第五:列出快進站時,會降速,大概降到時速20公里左右,這時就會有乘客陸續從門口跳車,步伐相當熟練,也許從這裡下車,距離自己目的地更近些的原因。這個危險係數很高。

第六:火車上完全不用擔心餓肚子,沿途的商販在火車降速的時候,都會跳上來叫賣甜茶和食物。



這種樹枝,功能用於刷牙,清潔效果甚好,美白防蛀牙,當地人一般用此代替牙刷牙膏,火車上洗漱,這一根就夠了



對於未來有計劃去印度旅行的人,重要提醒:

乘坐火車,建議乘坐SL等級以上的,SL等級以下的人滿為患,相當擁擠。用cleartrip軟件來預定更是方便,說到cleartrip確實非常強大,除了火車票還能買機票,訂酒店等。手機上也可以完成購買支付。這是在阿格拉遇到的新加坡朋友推薦的。實時查詢功能很強大,火車列次信息抓取非常精準,即使晚點幾分鐘,也會立刻更新出來,不必再去問詢火車站人員,筆者那一次晚點了17小時。

看此篇,莫在輕言印度的爬火車了,誰倘若再問,把此文甩TA。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在印度,火車分很多等級,高等的火車是收費的,但是也有一種低等火車,可以免費。所謂可以免費,並也不是真正的完全免費。其規定是,窮人可以免費,富人必須付錢。但是,怎麼區分所謂富人和窮人呢?這可是個高難度的技術問題,好在並不需要其他證據,比如單位證明、居委會證明、銀行存摺什麼的,只要看外在打扮就可以了。如果你穿的衣冠楚楚,頗為講究,被查到無票乘車,乘務員會要求你補票,即使你一再堅持自己是窮人,乘務員也會揪住你的脖領子不放,直到你補票為止。那麼你穿的破破爛爛那就不一樣了,一說自己沒錢,乘務員也不會難為你,該上車上車,該下車下車。

也就是說,你喜歡坐在車廂裡還是“掛”在車廂外是你的自由,要不要買票是看你是否有錢。


這個只是大壺節之類非常盛大拜神節日出現情況,平時沒有掛的那麼誇張,車速慢是真的,一個晚上火車才行進200公里路程,還常常晚點到是家常便飯。


時間煮雨我煮粥哎


每每從照片或者新聞上看見印度人的火車,總覺得嚇死人,真的就有那麼多人掛在上面,不怕摔下來嗎?



我們國內的火車開的都很快,就算慢也是沒人敢挑戰的,更何況也是不允許的。 多方求證之後才知道這種掛滿火車的情況不是說什麼車什麼時候都是這樣。火車上人山人海的情況僅僅只是鄉村慢車是這樣的,慢車的速度特別慢,上下火車完全沒問題。因為印度人的節日太多,每次出現慢車的時候都是在盛大的假日前後,讓沒錢買票的民眾可以近距離的做一段車,等到節日完後就會停止這樣的方式。像這樣把火車掛滿的場面真的是很害怕,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生事故,所以得非常小心。當火車經過村莊那裡的人都會很自覺的把自己掛在上面,而且佔滿所有能立足的角落,有的還從窗戶上下,直接就把門給封死了。



不過印度其他的火車情況也不是這樣,最多也就是過道里站滿人,不會掛在外面,火車速度快,很危險的。 去印度坐火車最好選擇SL等級以上的,要是選擇錯了火車等級,真的就是處在人窩裡了,讓你難受的直接想下車。SL等級以下的都沒有空調只有搖頭的風扇,等級不同就會封住那邊的進出口沒辦法越過去。印度的火車時間很準時,就算人再多也不會耽誤發車時間。人多但是幾乎沒人逃票,車上會不停的遊人巡邏查票。 在印度,火車是一項必不可少的交通,看似雜亂無章其實井然有序。而且去了那邊就一定要體驗一下,真的就和傳言完全不同。(圖片來自網絡)



凌子看世界


對於印度人民的開掛行為,大家早已不再陌生了,尤其是經常從網上看到的,印度火車車頂上坐滿了人,更可怕的是,就連火車外側都掛滿了人,從這些人的表情上來看,大家都很放鬆,甚至是愉快的,顯然對這種行為早已習以為常。

印度作為一個貧富差距極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孟買等大城市,已經很難看到這種掛滿人的火車了。但是在相對貧困的地區,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印度火車車廂分為兩種,最豪華也是最貴的相當於中國的高鐵車廂,這種票價只有外國人或印度富人才能夠支付得起。普通車廂則相當於我國的綠皮火車,大多數平民可以選擇這種車廂。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人無力支付車票錢,所以才會選擇掛在火車外這種危險的行為,因為掛在車上是不收錢的,但如果被警察抓到,會被罰款。

這種掛在車外和坐在車頂的行為是極其危險的,如果車速加快,有可能會掉下火車,甚至滾到車輪下。如果是電氣火車,車頂上的人還可能會誤碰高壓線。這些都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因此我們會看到,通常掛滿人的火車速度都比較慢,這也是印度窮人的一種無奈的選擇。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