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夏转凉,温差大 自贡人,该穿秋裤了

白露|夏转凉,温差大 自贡人,该穿秋裤了

白露有三候

白露|夏转凉,温差大 自贡人,该穿秋裤了

初候,鸿雁来;

次候,玄鸟归;

末候,群鸟养羞。

玄鸟就是燕子,春分时来,秋分将至,凉风袅袅,露重枝湿,它就该走了。燕去巢空就无蝉了,万物在安静中孕育着离伤,山楂红了,柿子挂满树,枝叶却疏了,槿花萎,草根黄,初飞的落叶已经开始牵动离思了。燕去鸿至,年年别离,又到秋光将暮,冉冉流年嗟暗度时。群鸟开始储备粮食以备冬月。

白露|夏转凉,温差大 自贡人,该穿秋裤了

节气是中国人的诗意生活,是我们对季节的感知,是先民们对自然科学的不倦探索,更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而白露昼夜温差最大,可达十多度。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所以,朋友们,去年的秋裤或许该找出来了。

白露|夏转凉,温差大 自贡人,该穿秋裤了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站在对岸河边上的,那就是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不管道路有多艰险漫长。

我愿顺流而下去寻觅她,可她却依稀在河水中央。

白露|夏转凉,温差大 自贡人,该穿秋裤了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一大片凄清的芦苇,清晨露水还尚未消失。

站在河水对岸的,就是那令我魂牵梦绕的人啊。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我愿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不管道路有多坎坷。

我愿顺流而下去寻觅她,可她却仿佛在水中小洲上。

白露|夏转凉,温差大 自贡人,该穿秋裤了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要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不管那道路有多弯曲艰险。

我要顺流而下去寻觅她,她却宛如在水中的沙滩上。

白露 · 习俗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白露时节,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此时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采十白

在浙江温州、苍南、平阳等地区,民间有“采十白”的习俗。人们抓住白露节气这一天,去田野间采集十种带“白”字的中草药,如白茅甘、白木槿和白毛苦等,以期与“白露”的形名相应,然后拿来烹制草药煨乌骨白毛鸡或者鸭子等,以达到滋补身体、祛除风气的效用。

祭禹王

白露时节还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菩萨”。白露以后,鱼肥蟹膘,为了能在捕捞时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湖面,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酿白露酒

苏浙地区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夏转凉,温差大 自贡人,该穿秋裤了

饮白露茶

我国一些地区还有饮白露茶的习俗。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