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bot的野心,從一張地圖開始

iRobot的野心,從一張地圖開始

文 | 李夜

“智慧家庭,就是一個大機器人。”iRobot公司全球技術副總裁Chris Jones在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演講中再次提到。

什麼是智慧家庭?他認為,智慧家庭是一個物理存在,一個需要藉助傳感器和設備才能思考和了解整個家庭的物理空間。“它必須能夠理解整體的居家環境,包括空間結構、房間佈局和分界線,才能夠營造出一個有效、方便、舒適的智慧家庭”。

他認為,機器人是構建未來智慧家庭所需空間信息的完美平臺。因為機器人在家中能夠一邊移動,一邊建構並維護家中的實時地圖。“有了這樣的空間認知,有朝一日,家本身也能夠成為一個大的機器人系統,能夠感知周圍的環境,能夠隨著人們的移動,響應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

這是iRobot智慧家庭的落地方案。這套方案,既有別於亞馬遜的Echo,也不同於谷歌的google home。Chris告訴i黑馬&黑智,成立28年來,iRobot已經售出了2000多萬臺機器人。自Roomba900系列開始,iRobot的機器人已經具備了繪製地圖的功能。目前,iRobot還和亞馬遜、谷歌的智能語音系統展開合作。今年4月,藉助天貓精靈的語音控制功能,中國用戶可以給iRobot的機器人下達指令。

據麥肯錫的研究數據顯示,未來物聯網及智慧家庭的市場潛力很大,家庭聯網設備的數量從2014年到2019年,將保持年均35%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互聯智慧家庭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以上。“iRobot每年有13%的營業收入投入到研發。我們所有的研發工作都是和家用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品類相關的”,Chris說。

進入中國市場

1990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機器人專家科林·安格爾、海倫·格雷納和羅德尼·布魯克斯共同創立了iRobot。

從1991年起,iRobot先後推出了為太空探索而設計的機器人Genghis、在碎波區探索和排除水雷的Ariel、搜救機器人iRobot PackBot。直到2002年,iRobot推出第一臺家用掃地機器人—Roomba。安格爾認為功不唐捐,他告訴媒體機場掃地機器人讓iRobot積累了清潔技術,通過排雷機器人積累了移動技術。

2016年,iRobot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在此之前,iRobot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採取代理制。

iRobot銷售及市場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張莉認為,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有大量的機會。目前,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只有3%。她預計2018年掃地機器人市場的增長率在20%以上,“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願意使用掃地機器人”。

iRobot的野心,從一張地圖開始

在中國市場,iRobot主打的是3000元以上的產品。他們希望在3000元以及3000元以上的價格區間保持領先,不想在低價位裡與中國競爭者競爭。目前,iRobot推出了Roomba6系、8系、9系等不同價位選擇的掃地機器人產品。6系產品可以滿足消費者基本的清掃需求;有更高清潔要求的家庭可以選擇8系、9系。

張莉希望,無論消費者的購買決定是來自線下還是線上,他們都能夠接觸到iRobot不同系列的產品。目前,線上渠道的佈局集中在京東、天貓等大平臺身上。線下,是集中建立門店,以確保較好的專櫃服務和消費者體驗。“最終銷售點是連接消費者的最後一環。我們必須接觸到所有的終端銷售點,並對它有比較好的把控”,iRobot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挽野元補充道。

在採訪中,無論是挽野元還是張莉,都非常強調消費者體驗。“負面的使用體驗會讓消費者對整個掃地機器人品類產生懷疑,這對整個掃地機器人品類的發展是不利的”。在上海設立分公司的目的之一,便是直接接觸中國消費者。“直接瞭解客戶、消費者的需求,並把這些需求轉化成日後對產品的要求,對市場洞察和溝通的需求”,張莉說。

最近,iRobot上海分公司把消費者請到辦公室,開了一個座談會,瞭解一下消費者為什麼選擇掃地機器人產品,消費者對掃地機器人的看法以及使用痛點。她還特別提到了Braavajet。這是一款噴水擦地機器人,響應中國消費者的反饋,配置了可反覆使用的水洗性擦布。

挽野元表示,可重複使用的清潔墊在日本也大受歡迎。“與中國一樣,日本的住房面積、戶型也是比較小的。Braava jet擦地機器人小巧的機身,放在日本比較小的戶型面也是非常適合。它的清潔能力非常強,能夠滿足日本消費者對高標準清潔的要求。”

競爭

像Braava jet一樣,iRobot向全世界提供的產品都是一樣的。

張莉提到,iRobot的產品是普世性的,可以滿足不同國家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它,既符合中國複雜的家居環境,或者較小的戶型,又滿足美國消費者的大戶型房子;既滿足日本消費者對於潔淨程度的要求,又顧及了德國消費者對於品質與耐用性的要求等。

如何保證普世產品在世界範圍內保持競爭力呢?Chris,給出的答案是專注和研發。

iRobot明確不做掃、擦合二為一的產品。Chris認為,做好一件產品,就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產品特定功能上。做掃地機器人,所有精力、每一個部件都要為了實現最好的掃地功能。“如果把兩個功能集合到一個設備上,我們肯定會做出一些妥協,犧牲掉一部分掃地和擦地的功能。”

iRobot的野心,從一張地圖開始

他告訴i黑馬&黑智,“去年,iRobot將營收的13%投入到研發當中,相當於1.13億美元。在所有的家用機器人公司當中,我們對研發的投入排名第一。我們所有的研發工作都和家用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品類相關”。2017年,在國際電工協會雜誌(IEEE)發佈的“全球電子專利實力排行榜”中,iRobot排名第五。在全球範圍內,iRobot擁有1000多項專利。Chris認為這是iRobot大力投入研發的成果。

目前,iRobot有1000多名工程師和機器人專家。其中,軟件工程師的比例是三分之一。五年前,這一數字為八分之一。數字背後是iRobot研發方向的變化,以及對市場發展趨勢的研判。

iRobot認為未來五年,軟件將會是推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引擎。未來,iRobot將會持續不斷地投入到軟件中。

iRobot相信未來五年,掃地機器人的附加值更多來自於軟件。“軟件可以讓我們的掃地機器人變得更加聰明、更加智能,能夠非常好地理解家裡面的物理空間,蒐集到很多物理空間信息。通過軟件,掃地機器人能夠更加了解我們居住的環境,幫助它們更好地做出更智慧的決策、更高效地完成清潔任務。”

智慧家庭,是iRobot未來五年的另一個重要佈局。

Chris提到,掃地機器人能夠提供非常多的物理空間信息,“可以把這些信息反饋給消費者家中其他的智能設備,提升智慧家庭這個大機器人系統的思考能力,進而提升消費者在智慧家庭中的用戶體驗。”iRobot還在尋求合作伙伴,比如亞馬遜、谷歌和阿里巴巴,一同在智慧家庭方面持續發力。

“未來五年智慧家庭將會是一個趨勢”,Chris在採訪的最後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