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元宵|元宵和湯圓竟然不是一回事!你見過這些特色湯圓嗎?

今日元宵|元宵和汤圆竟然不是一回事!你见过这些特色汤圆吗?

今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在元宵節的各種習俗中,除了在各式各樣的花燈中漫步,猜燈謎之外,還要全家老少聚在一起,吃碗甜蜜蜜的湯圓,祈禱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團圓美滿,幸福安康。

每到元宵節

總有許多對“元宵”和“湯圓”的爭議

湯圓和元宵到底一不一樣呢?

是南北方對同一種食物的不同叫法

還是從本質上就不同的兩種食物?

為此,記者採訪了專業麵點師傅,為大家找到了答案——元宵和湯圓是不同的,別再傻傻分不清啦!

習俗

宋代多有記載 寓意團圓

元宵又叫“圓宵”、“圓子”,南方常叫“湯圓”,宋人因見其煮熟後浮於水中,稱之為“浮圓子”。元宵多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常見的餡有豆沙、白糖、黑芝麻等。

據成都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胡越英介紹,元宵這種食品名稱,作為元宵節的一種習俗,在宋代文人作品裡有詳細的記載。“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南宋周必大在《平國續稿》中的這首《元宵夜煮浮圓子》詩就記載了古人吃湯圓的習俗。

北宋《歲時雜記》曰:“煮糯為丸,糖為噪,謂之圓子。”道出了湯圓的製法是以各色果餌和蜜糖為餡,用糯米粉包裹起來搓成球,置水中煮沸而食。

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因此,在元宵節吃元宵,也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差異

南湯圓 用手“搓”出來的

根據明代劉若愚在《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從此記述來看,中國的元宵和湯圓本質上是很類似的,以致於劉氏認為是同一種東西。許多人都認為,元宵和湯圓,是不同地區對同一種食物的不同叫法。

其實不然,南方人吃的湯圓和北方人吃的元宵,無論是從做法工藝上、還是從口感上來說,都是不同的。

四川省商務學校烹飪系中西面點教研組組長雷錫林告訴記者,湯圓和元宵看似差不多,但其實差別還是很大——湯圓是用手“搓”出來的,而元宵是用篩子“滾”出來的。

“湯圓的傳統做法是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麵糰,放置一段時間讓它‘醒’透。”還有一種更傳統是做法,是純手工製作水磨糯米粉:浸泡糯米,水磨打成漿水,用個布袋裝著待水滴乾,最後晾乾後弄成粉末就是糯米粉。

今日元宵|元宵和汤圆竟然不是一回事!你见过这些特色汤圆吗?

做湯圓的麵糰溼潤粘性強,可以揪一小團溼面,壓成圓片形狀,把備好的餡兒放在糯米圓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做成的湯圓表皮光滑發亮,有的還會故意做成尖形。”

雷錫林說,有一種“四味湯圓”,湯圓不僅有黑芝麻、紅棗、花生、玫瑰四種味道,每顆湯圓形態也不一致,“有圓形、橢圓形、一邊圓一邊尖,以及兩邊都是尖的。”

北元宵 用篩子“滾”出來的

元宵的製作工藝則更復雜些,因為元宵是“滾”出來的。“做元宵會先備好餡兒,把餡兒切成合適的大小,或方或圓,放在盛滿糯米粉的大簸箕中,一邊滾一邊灑水,最後滾成一個個的元宵。”

今日元宵|元宵和汤圆竟然不是一回事!你见过这些特色汤圆吗?

雷錫林說,由於元宵是“滾”出來的,所以只有一種形狀,不像湯圓可以捏成各種形狀。此外,元宵的表面是乾的,有“浮粉”,不像湯圓的外皮細膩溼潤,光滑透亮。

製作工藝的不同,也直接導致湯圓和元宵在口感上存在差異。“煮湯圓水可以多一點,煮元宵水稍微少些。”元宵下鍋後,麵粉融入水中,煮出來的湯會粘稠且“渾濁”一些;而湯圓煮出來的湯水則清澈一些。“湯圓吃起來口感細膩軟糯,而元宵皮吃起來更勁道一點。”

其實,無論是北方的元宵還是南方的湯圓,儘管在做法、口感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元宵節的產物,都寄託著人們祈禱家人團圓的美好祝福。

成都街頭巷尾的特色湯圓

①老成都湯圓

位於成都杜甫草堂附近的戴湯圓已經開店18年了,據店員曾阿姨介紹,老闆戴秀芳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戴孃孃的爺爺以前在成都安順橋挑擔子賣湯圓,這算是祖傳手藝了。”

今日元宵|元宵和汤圆竟然不是一回事!你见过这些特色汤圆吗?

店裡只賣一種三味湯圓——黑芝麻、白芝麻、紅糖三種味道的湯圓,配以白芝麻醬和些許白糖的蘸碟,一碗8個,口味隨機。

曾阿姨說,做為店裡的暢銷貨,每天都會提前準備兩三百個湯圓,“湯圓餡兒都是戴孃孃自己做的,一次做十多斤。”平常一天能賣三四十碗,而在元宵節當天,可能會賣一百碗。

②貴州酸菜炒湯圓

你吃過和酸菜一起炒出來的炸湯圓嗎?近日,記者在成都雙元路一家專營貴州菜的店內,吃到了頗具貴州特色的酸菜炒湯圓。

今日元宵|元宵和汤圆竟然不是一回事!你见过这些特色汤圆吗?

在後廚中,記者近距離觀看了張師傅製作該菜的全過程。先把湯圓放置熱油中炸至金黃色,外酥裡嫩;再用貴州酸菜配以幹海椒、姜、蒜、鹽等調料翻炒做底料,倒入炸好的湯圓與酸菜翻炒,一盤獨具風味、吃著不易膩味的酸菜炒湯圓就出爐啦!

③肉湯圓

黑芝麻、黃生白糖、玫瑰、豆沙,是湯圓比較常見的口味,但對於不喜吃甜的人來說,肉餡的鹹味湯圓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在成都東昇街的一家主營改良的老成都傳統小食店裡,就有一款肉湯圓很受客人喜歡。

今日元宵|元宵和汤圆竟然不是一回事!你见过这些特色汤圆吗?

“成都這邊感覺吃甜湯圓的人比較多,但是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喜歡吃甜食,所以我們店裡準備了鹹湯圓。”店員王先生表示,傳統的鹹湯圓只有肉餡,並沒有蘸料,所以吃起來可能還是會感覺有點膩,“經過改良之後,肉餡的湯圓配上了紅油蘸料,正好可以抵消掉糯米本身的膩味。”王先生表示,店裡一共三款湯圓,每天可以賣出百來份,鹹湯圓賣的最好,可以說已成為店裡的招牌了。

④麻將湯圓

“老闆兒!給我來一碗清一色!”在成都九眼橋附近一家主營雞爪爪的店內,售賣著一款頗受麻將愛好者青睞的“麻將湯圓”。長方形的湯圓,上面用可食用色素畫著逼真的“一萬”、“九萬”、“發”等,餡兒是傳統的黑芝麻。

今日元宵|元宵和汤圆竟然不是一回事!你见过这些特色汤圆吗?

據老闆劉先生介紹,他曾經在上海火鍋店裡看到過麻將湯圓,“成都當時還沒有賣的,成都人這麼喜歡打麻將,在成都做麻將湯圓一定會大賣。”

劉先生說,麻將湯圓都是店裡廚師手工做的,工藝比較複雜,每天會限量,雖然主營的不是湯圓,但這款麻將湯圓很受顧客喜愛。“平均一天能賣幾十碗吧,去年和前年的元宵節賣了一兩百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