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美股水大鱼大

最早看到“水大鱼大”这个词,是在吴晓波的新作《激荡十年》上。对于如何描述过去十年中国的经济变化,作者借用了北大教授周其仁提出的观点——“水大鱼大”。

所谓水大,是指中国经济总量增长2.5倍,人民币规模总量增长3.26倍,外汇储备增加1.5倍,汽车销量增长3倍,电子商务在社会零售额总额中的占比增长13倍,网民数量增长了2.5倍,高铁里程数增长183倍,城市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中产阶层人口数量达到2.25亿等等。

所谓鱼大,是指在《财富》世界500强的名单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从35家增加到了115家。在互联网及电子消费领域,出现了BATJ,TMMD(头条、小米、美团、滴滴)。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有4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六强;而在传统冰箱、空调和电视机市场上,中国公司的产能均为全球第一等等。

从08年到17年,中国经历了“激荡十年”,奥运会、4万亿、GDP超越日本、保8、互联网新贵、混改、G20……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歌颂万遍。

与此同时,每位国人生活在经济崛起、民族自豪感不断充溢的年代。东方的经济奇迹,震撼了全世界。

激荡十年,美股水大鱼大

当然,这一切不属于可怜的股民,在过年的十年中,上证指数原地踏步,即使15年的疯牛行情给予了投资者们“冲破10000点”的信心,随着资本落幕,行情迅速哑火,全身而退的股民少之又少,“疯牛”之后,资产又缩水了。

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老牌强国美国正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萧条期。经济复苏、股市上行、消费强劲、失业率走低,2季度GDP增长4.1%创4年新高,美联储实施了10年的QE政策慢慢收紧,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已经到来。08年的金融危机,整个西方世界都乱了套,十年过去了,从GDP上来看,美国经济用复苏来形容并不为过。2007年,美国GDP为14.48万亿美元,2017年美国GDP为19.39万亿美元,长达十年,GDP仅仅增长了33%,在国人眼中,这样的数据是不及格的。

激荡十年,美股水大鱼大

重回“水大鱼大”这个主题,大鱼的出现,离不开大水的支撑,而不断踊跃的大鱼又推动了大水的激荡,并让鱼群之间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光从数据来看,显然是中国的水更大,GDP这项硬指标已经说明了一切,但从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上来看,美股赢得彻彻底底。

谈股市的时候,离不开的话题就是基本面,小到个股基本面、行业基本面,大到宏观经济基本面。基本面好了,价值就上去了,就算价格短暂出现了波动,那也会自行调整,所以,在10年GDP250%增速下,大盘基本面不会差吧。

都说,水大了,鱼也就肥了,为什么A股市场就不一样呢?

这些大鱼们,要么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溜了,要么就是被一堆缺乏活力的小鱼群掩盖了身影。

别让大鱼们跑了!

十年前,中国市值TOP10的企业为四大行和两桶油、保险龙头。十年后,银行、两桶油、龙头保险为代表的权重股仍盘踞不动,仅有贵州茅台走入市值TOP10行列。

如果算上哪些流散在外的大鱼们,那么这个表单将即刻改写,3万亿级别的阿里和腾讯,长期位居全球市值TOP10,将占据A股市场TOP榜,5000亿级别的百度、小米也有能力冲击A股TOP10,还未上市的蚂蚁金服、美团、滴滴都将改写这份榜单。

疯狂的IPO,水再大也不够

在退市制度还未完善的今天,IPO却面临着超发,据安永2017年12月27日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市场共有174宗IPO,筹资395亿美元;2017全年A股市场共有436宗IPO,共筹资2304亿元人民币,A股的IPO数远超美股,但总额却略低于美股。近期,监管层不断呼吁独角兽们的回归,减缓IPO发放速度,提高上市企业质量,其意义不言而喻。

慢牛十年,美股水大鱼大

迎面走来的是万亿市值方阵,参赛选手有苹果、亚马逊、中石油(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请忘记你片刻的辉煌)。

“科技发展,方兴未艾,手握2000亿美元现金的苹果,用自己的产品重新定义了手机,用一整套软件服务构建了护城河”;

“电商起家,覆盖万象,全球12亿人口正在使用亚马逊电商服务,云服务已成为全球龙头,音乐、影视、阅读等等涉猎甚广”

紧随其后的是互联网经济的代表,欢迎谷歌、微软、facebook,英特尔、奈飞,还有远道而来的朋友,阿里、台积电,是你们撑起了科技股的春天和长牛。

当然,还有常青树选手们,美股的牛市也离不开你们,伯克希尔哈撒韦、强生、诶克森美孚、Visa、美国银行,稳定的业绩,构建了长牛的坚定基础。

激荡十年,美股水大鱼大

水大,还更健康

美股的这轮牛市,除了美国经济增长动能的这个基本因素外、美国股市的制度、美国交易制度、市场国际化程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水不大,但足够用,而且物尽其用,全球资本往那跑,通过制度,去弱留强,让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大洋的另一端,股民们正在苦苦哀求:这里有水,大鱼们,何时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