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十年,美股水大魚大

最早看到“水大魚大”這個詞,是在吳曉波的新作《激盪十年》上。對於如何描述過去十年中國的經濟變化,作者借用了北大教授周其仁提出的觀點——“水大魚大”。

所謂水大,是指中國經濟總量增長2.5倍,人民幣規模總量增長3.26倍,外匯儲備增加1.5倍,汽車銷量增長3倍,電子商務在社會零售額總額中的佔比增長13倍,網民數量增長了2.5倍,高鐵里程數增長183倍,城市化率提高12個百分點,中產階層人口數量達到2.25億等等。

所謂魚大,是指在《財富》世界500強的名單中,中國公司的數量從35家增加到了115家。在互聯網及電子消費領域,出現了BATJ,TMMD(頭條、小米、美團、滴滴)。在智能手機市場上,有4家中國公司進入前六強;而在傳統冰箱、空調和電視機市場上,中國公司的產能均為全球第一等等。

從08年到17年,中國經歷了“激盪十年”,奧運會、4萬億、GDP超越日本、保8、互聯網新貴、混改、G20……每一個瞬間都值得歌頌萬遍。

與此同時,每位國人生活在經濟崛起、民族自豪感不斷充溢的年代。東方的經濟奇蹟,震撼了全世界。

激盪十年,美股水大魚大

當然,這一切不屬於可憐的股民,在過年的十年中,上證指數原地踏步,即使15年的瘋牛行情給予了投資者們“衝破10000點”的信心,隨著資本落幕,行情迅速啞火,全身而退的股民少之又少,“瘋牛”之後,資產又縮水了。

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老牌強國美國正逐漸走出金融危機的蕭條期。經濟復甦、股市上行、消費強勁、失業率走低,2季度GDP增長4.1%創4年新高,美聯儲實施了10年的QE政策慢慢收緊,新一輪的加息週期已經到來。08年的金融危機,整個西方世界都亂了套,十年過去了,從GDP上來看,美國經濟用復甦來形容並不為過。2007年,美國GDP為14.48萬億美元,2017年美國GDP為19.39萬億美元,長達十年,GDP僅僅增長了33%,在國人眼中,這樣的數據是不及格的。

激盪十年,美股水大魚大

重回“水大魚大”這個主題,大魚的出現,離不開大水的支撐,而不斷踴躍的大魚又推動了大水的激盪,並讓魚群之間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光從數據來看,顯然是中國的水更大,GDP這項硬指標已經說明了一切,但從經濟晴雨表的股市上來看,美股贏得徹徹底底。

談股市的時候,離不開的話題就是基本面,小到個股基本面、行業基本面,大到宏觀經濟基本面。基本面好了,價值就上去了,就算價格短暫出現了波動,那也會自行調整,所以,在10年GDP250%增速下,大盤基本面不會差吧。

都說,水大了,魚也就肥了,為什麼A股市場就不一樣呢?

這些大魚們,要麼從我們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溜了,要麼就是被一堆缺乏活力的小魚群掩蓋了身影。

別讓大魚們跑了!

十年前,中國市值TOP10的企業為四大行和兩桶油、保險龍頭。十年後,銀行、兩桶油、龍頭保險為代表的權重股仍盤踞不動,僅有貴州茅臺走入市值TOP10行列。

如果算上哪些流散在外的大魚們,那麼這個表單將即刻改寫,3萬億級別的阿里和騰訊,長期位居全球市值TOP10,將佔據A股市場TOP榜,5000億級別的百度、小米也有能力衝擊A股TOP10,還未上市的螞蟻金服、美團、滴滴都將改寫這份榜單。

瘋狂的IPO,水再大也不夠

在退市制度還未完善的今天,IPO卻面臨著超發,據安永2017年12月27日報告顯示:2017年美國市場共有174宗IPO,籌資395億美元;2017全年A股市場共有436宗IPO,共籌資2304億元人民幣,A股的IPO數遠超美股,但總額卻略低於美股。近期,監管層不斷呼籲獨角獸們的迴歸,減緩IPO發放速度,提高上市企業質量,其意義不言而喻。

慢牛十年,美股水大魚大

迎面走來的是萬億市值方陣,參賽選手有蘋果、亞馬遜、中石油(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請忘記你片刻的輝煌)。

“科技發展,方興未艾,手握2000億美元現金的蘋果,用自己的產品重新定義了手機,用一整套軟件服務構建了護城河”;

“電商起家,覆蓋萬象,全球12億人口正在使用亞馬遜電商服務,雲服務已成為全球龍頭,音樂、影視、閱讀等等涉獵甚廣”

緊隨其後的是互聯網經濟的代表,歡迎谷歌、微軟、facebook,英特爾、奈飛,還有遠道而來的朋友,阿里、臺積電,是你們撐起了科技股的春天和長牛。

當然,還有常青樹選手們,美股的牛市也離不開你們,伯克希爾哈撒韋、強生、誒克森美孚、Visa、美國銀行,穩定的業績,構建了長牛的堅定基礎。

激盪十年,美股水大魚大

水大,還更健康

美股的這輪牛市,除了美國經濟增長動能的這個基本因素外、美國股市的制度、美國交易制度、市場國際化程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雖然水不大,但足夠用,而且物盡其用,全球資本往那跑,通過制度,去弱留強,讓投資者共享企業成長的紅利。

大洋的另一端,股民們正在苦苦哀求:這裡有水,大魚們,何時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