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維和柳青在聲明中兩次提到初心,滴滴的初心是啥?

程維和柳青在聲明中兩次提到初心,滴滴的初心是啥?

過去幾天,我們的內心再一次陷入了無比的沉痛和煎熬。僅僅三個多月,在平臺進行安全整改的過程中,悲劇再一次發生,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總裁,我們非常悲痛和自責。儘管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的言語都蒼白無力,我們還是要鄭重地向受害者,向受害者家屬,向所有人道歉。對不起,我們辜負了大家。

六年前出發的時候,我們堅定地認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讓出行更美好,但經歷的悲劇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因為我們的無知自大,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几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很多同事開始動搖,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正確的事,全公司開始深刻檢視甚至質疑我們的價值觀是不是正確的。大家陷入了自我審視、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中。

在這悲傷的時刻,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領團隊去面對痛苦,承擔責任,爭分奪秒盡所有的努力去解決問題,讓初心迴歸,用這種方式表達一份哀思。

程維和柳青在聲明中兩次提到初心,滴滴的初心是啥?

媒評人說,聲明的確鄭重,兩次提到初心!

不過,我覺得那段“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應該修改為“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初心蓋過了一切”!嗯,難道資本家的初心不是賺錢咩?!

滴滴暴露出的比如處理過程中的冷漠、拒絕監管等等問題,完美的詮釋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論述:“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當然,我們現在是市場經濟,需要資本、需要資本家,不過,我們應該警惕、監管甚至嚴厲打擊瘋狂的資本!畢竟,現在瘋狂的資本家們比馬克思預料的更瘋狂些!

其實公眾對於滴滴的憤怒,成分是相當複雜的。一方面是恐懼,另一方面就是失望。

讓民眾倍感失望的,不僅僅是滴滴在遇到這起案件中的不作為,更重要的,是長久以來積累的怨氣,因為滴滴辜負了他們的期望。

程維和柳青在聲明中兩次提到初心,滴滴的初心是啥?

當時的滴滴,是含著"互聯網+"的金湯匙出身的。在他面前矗立的龐然大物,是看上去代表著”保守勢力“的出租車公司。司機抱怨份子錢,乘客抱怨價錢貴,雨天打不到車,總之,當時誰能推翻”出租車公司“的統治,誰就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滴滴就以這樣創新的姿態開始了自己的生涯。所謂創新,就必然會包含破壞性。他破壞了出租車生態原來的一切。司機罷工罷運,北上廣交管委消息批滴滴非法營運的消息佔據了媒體版面。

那個時候還很弱小的滴滴甚至表達了希望大家高抬貴手,給予公平機會進行競爭的意願。

圍觀群眾發現,幾年過去了,打車難,打車貴的問題,好像還是沒有解決。

為什麼?套用俗語,就是滴滴忘記了初心。在用資本收割市場以後,他們搖身一變,成了全國最大的出租車公司,估值高達5000億。

原來的份子錢,變成了服務費。

原來的優惠,變成了一紙青煙。

原來的創新,變成了約炮軟件。

結果還不一定比出租車更安全。

群眾當然憤怒,這跟說好的根本不一樣啊。我們支持你,就把我們當韭菜割,還割得更狠。

交通部也傻眼了,我們力排眾議,頂著那麼大的輿論壓力,結果你給我看這個?我當時怎麼就瞎了眼支持你們。

最關鍵的問題,當初因為破壞社會穩定付出的公共資源,這筆賬現在找誰算?

滴滴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出租車公司變成了一家線上的巨型公司,那就不要怪群眾把所有的怒火傾瀉在你一個人的頭上。

高回報,自然伴隨著高風險。

當滴滴用超出全社會預期的姿態進入我們的生活時,就應該想到今天發生的一切。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