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一億粒米」奇葩作業不要糾結於對錯,教師學生應發現價值

“數一億粒米”奇葩作業不要糾結於對錯,教師學生應發現價值

教師節本是一個歌頌教師、感恩教師的節日,近日因為廣東佛山一位蘇姓教師佈置了一道“數一億粒米”的數學實踐作業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事件起因是這樣的:四年級數學有一課是“認識億”,於是老師佈置了“數一億粒米”的實踐作業讓學生感受一億的數量究竟有多大。該作業要求佈置在了家長群裡,於是有家長問怎麼數,蘇老師答曰:一粒一粒地數。有家長估計是為了打趣或者是故意給老師挖了個坑“需要帶到學校或者拍照上傳嗎?”蘇老師回覆“裝在食品袋裡帶到學校來”圍觀的家長髮現蘇老師可能不知道一億粒米大概有多少,於是直接說出了數量太多帶到學校來的困難。蘇老師倒也體諒家長:不用帶來了,就在家裡數好就是了。

“數一億粒米”奇葩作業不要糾結於對錯,教師學生應發現價值

“數一億粒米”奇葩作業不要糾結於對錯,教師學生應發現價值

這件事情網上各執一詞,有說老師自己沒有搞清楚就隨意佈置作業的,也有說老師是為了訓練孩子創新思維能力故意為之。我認為,教育者對此不必糾結於教師的對與錯,應該發現事件的教育價值。現分析如下:

一、對教師的積極價值

這次事件值得每一個教師反思,尤其是在新媒體自媒體時代,需要我們的工作更加嚴謹更加認真。概括起來包括:

1. 認真研讀教材,佈置作業前教師自己先做一遍。

3. 不在群裡解釋作業,有問題請學生來問。

4. 建立與家長良性互動關係,有問題單線聯繫,謙虛接受意見。

5.教師工作中注意謹言慎行,想好了再說。

“數一億粒米”奇葩作業不要糾結於對錯,教師學生應發現價值

二、對家長的積極價值

家長通過這件事情應該明白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老師佈置的作業是佈置給孩子完成的,後來蘇老師不是說了嗎?已經有十位同學完成了作業。可見在師生的話語系統裡理解的“完成”是找到方法而不是扛一億粒米到學校。遇到類似的情況,家長請不要再出風頭,應該引導孩子向老師請教向老師質疑。不要把鍛鍊孩子能力的機會搶走了。

家長一定要對教師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或許老師太忙了沒有把話在群裡說清楚,或許老師真的是把一億想得太少了,我們都可以友善地提醒老師,不必把事件擴大化。可想而知老師此事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數一億粒米”奇葩作業不要糾結於對錯,教師學生應發現價值


三、對學生的積極價值

原來一億是這麼大的一個數,原來數一億粒米的方法有那麼多,老師這次作業真是讓我們開了眼界。學生對此應該樹立以下兩個觀點:

一是多問為什麼。老師為什麼佈置這樣的作業到底是訓練我們什麼能力,肯定不是簡單地一顆一顆數。那有沒有省時省力的好方法。

二是多想怎麼辦。這樣的作業怎麼完成,需要孩子獨立思考,用到曾經學過的知識,就算孩子開始一顆一顆數也不要緊。數著數著孩子就會生疑,就會想到問同學問老師求助大人求助網絡。這就是學習方法的培養。

“數一億粒米”奇葩作業不要糾結於對錯,教師學生應發現價值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老師犯錯太正常了,是人就會犯錯。孩子需要學會理解,關鍵是自己有沒有學會,有沒有思考,有沒有一顆寬容的心遠遠比論孰是孰非要強得多。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