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學校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

常聽人們說:“現在的各級各類學校和以前相比都好看多了:富麗堂皇的校門是電子柵欄,寬敞氣派的操場有塑膠跑道;“立德、樹人、求實、創新”等校訓既醒目又耀眼……然而,看多了,你會發現好多學校都是這樣,大同小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同質化”——沒有個性,沒有特色。

校園文化建設要有個性、有特色,筆者認為應達到“六化”。

第一是區域化。一所學校,從功能上大體可以分為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辦公區等,各區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不至於相互干擾。

第二是淨化。學校不論是城裡的所謂名校還是鄉下偏遠的教學點,都應乾淨、整潔,井然有序。特別是學校的食堂和廁所,如果沒有恰當的制度安排,沒有師生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最容易藏汙納垢,最容易垃圾遍地以至臭氣熏天。

第三是綠化。綠色代表著生機與活力,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一所學校要想提升文化品位,就應讓綠色成為學校的主色調!

第四是文化。學校是“以文化人”的專門場所,它給予學生的是精神食糧。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就是要讓師生隨處可以讀書學習,可以交流探討,就是把校園建成書香校園。可以說,書就是校園文化建設最好的裝飾品。可惜的是,在一些學校教師的辦公室裡,除了課本之外,竟然看不到一本書——難怪魏書生慨嘆現在的教師只教書不讀書。何不徹底打開學校圖書室的大門,好讓師生隨意出入,各取所需?何不在學校的門廳、走廊、拐角等設置一些開放式書架,好讓師生在駐足、小憩時也能“信手拈來”,徜徉書中?書沒人讀,就是廢紙一堆!

第五是美化。學校是追求、傳播真善美的地方,當然要美!學校之美,美在建築,質樸莊重,有教育意蘊;學校之美,美在環境,花木扶蘇,怡人身心;學校之美,美在教師,博雅健康,大愛公正;學校之美,美在學生,朝氣蓬勃,好學上進;學校之美,美在校長,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第六是人性化。學校是師生生活的場所,學生是校園的主人。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高境界是使學校處處彰顯學生的存在,呈現學生的作品,表現學生的視角。牆上掛的、走廊畫的、樓梯貼的、室內放的都應是學生的或體現學生興趣愛好的作品,使用的語言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體現學生的思想、口吻……一句話:一定要把學生“請回”學校的中心!

什麼樣的學校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答案也許不唯一,但“文化人”始終是“文化校園”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