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的結局,真實的無奈

如果某位教師,工作起來如履薄冰,他能放開手腳教書育人嗎?下面先進一個段子:

一日梅老師正上課,一學生請求如廁,老師以為影響上課,未準,結果學生尿於褲中,家長告至教育局:該老師違反人權,剝奪學生上廁所的權利,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請求如廁,老師批准,誰知該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告至教育局:該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堂,致其受傷,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請求如廁,老師因怕他滑倒,前往陪護,誰知老師走後,Many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to fight,並致多名學生受傷,家長告至教育局:該老師上課期間擅離職守,致多名學生受傷,應嚴懲; 又一日上課,又一學生請求如廁,於是該老師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如廁,結果造成更大反彈,班裡全體學生家長聯名告至教育局:該老師不務正業,不好好上課,工作態度有嚴重問題,應……

這一夜,老師做一噩夢,夢見自己在廁所裡上課……

這雖然是一個段子,但其揭示的內涵令人深思。教師究竟應該怎樣做家長才會滿意?教書育人,業已成為一門高危職業!

在家長看來,孩子學得好,是他自己優秀;孩子學得不好,是教師的無能。在專家看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

問題是怎麼才能把所有學生教好?專家們並沒有給出靈丹妙藥。他們只知道,千錯萬錯都是教師的錯。

既然都是教師的錯,家長動輒指責教師甚至對教師動粗施暴,也就不足為奇了。

學生需要寬鬆的成長環境,教師也需要寬鬆的教學環境——不然,他們整天如履薄冰,能放開手腳教書育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