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观|四野为何能从北打到南?林彪的“六大战术”功不可没

四野,抗战胜利后由东北野战军发展而来。在东三省,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而且面对的是从缅北归来的标准美械师——新六军,还要与冰天雪地的恶劣气候作斗争。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四野完成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争奇迹,开启了“三大战役”之首的辽沈战役,挥师入关后又主战平津,之后南下直接打到海南岛,从北打到南,三大战役有其二,在四大野战军无可比拟。

历史大观|四野为何能从北打到南?林彪的“六大战术”功不可没

图:国军训练照

四野创造的战功,当然离不开特有的政治优势,但历来军略决定政略,我军的威名是战场上打出来的。“硬件不行软件补”,面对美械装备武装到牙齿的国军,四野凭的是过硬的战技术,实现绝地求生,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中不断壮大。

1949年初四大野战军完成改编时,一野16万人左右,二野28万余人,三野58万余人,四野88万余人,系4大野战军中最强大的部队。

历史大观|四野为何能从北打到南?林彪的“六大战术”功不可没

图:四野司令林彪(1907-1971)

战术层面:重点是以下六个方面

1.“三三制”——将每班战士编成3个小组,每组3至4人,由正副班长或老战士任组长,根据敌情、地形,灵活机动,以前、后、左、右三角队形相互支援、配合,攻击前进。

历史大观|四野为何能从北打到南?林彪的“六大战术”功不可没

2.“三猛战术”——猛打、猛冲、猛追。

3.“一点两面”——一点:就是选择敌人一个薄弱点作为主要攻击点,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攻击之;两面:另以部分兵力采取至少两面、三面甚至四面包围迂回,使敌腹背受击难以逃脱,钳制并直至全歼敌人。

历史大观|四野为何能从北打到南?林彪的“六大战术”功不可没

辽沈战役基本可以用一点两面来看,一点即为锦州,其他诸如廖耀湘东进兵团、长春等大城市之敌人即为面。

4.“四快一慢”——决定向敌进攻后,抓住敌人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攻击准备要快;突破后,扩大战果要快;追击时,行动要快但决定对敌人发起进攻的时机要慢,不要仓促攻击。

5.“四组一队”——在攻坚战、特别是城市巷战中,在一个突击队内可临时编成火力组、爆破组、突击组和支援组,四组一队紧密结合、协同作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6.“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对预有防御之敌不打莽撞仗,要预有必要准备才可攻击之;对退却之敌则要穷追猛打:对欲退未退之敌,应先以小部队黏住敌人,再以预有准备之主力部队加以歼灭之。

技术层面:重点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五大技术”的训练。

在攻城作战中,守城国军对于无声无形中掘进坑道进抵脚下、实施土工爆破作业的四野部队大为震惊,亦为四野步炮协同水平啧啧称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