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庆孔城镇的介绍有哪些?

薄荷说



关于孔城镇的介绍,优势方面己有其它楼主从网络搬运资料作出了详细解答。中肯评价孔城:是人口大镇,与黟县人口差不多;论经济是个空壳镇,是个消费镇。早年的华祥集团(原孔城轴瓦厂)与宁国市机械制造方面越差越远;乐健食品(原粉丝坊)现也是一个烂摊子。

(岱鳌山远眺)

论旅游:孔城老街游客廖廖无几、门庭冷落;

藻青山、桐梓山是佛教胜地,人们只有去拜佛诵经,周边是荒山野岭、坟岗墓冢,孔城河从卅铺下来早年己沙石淘空,“孔城暮雪”之景己成记忆。

孔城虽为人口大镇,街镇上的某些配套设施难能与时俱进,尤其是乡下人住进来,找个应付日月的挣钱岗位太少,总不能天天去打麻将吧!

前几年,孔城靠开发“紫来花园”、“锦湖星城”房产楼市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孔城乡下人的眼光和“新娘子”的择偶标准提高了,他们现在选择去桐城城关或合肥去购房,经济随之也转移走啦!

现在孔城人的美好梦想是“引江济淮”工程是否能给街镇带来经济发展?试想:长江里大轮客运都停锚了,你还指望后来这条人工河里有轮船晃悠?等到“梦醒时分”,还是“南柯一梦”。

目前孔城人要生活钱从何来?这都是外出打工靠外面经济来支撑发展,有人甚至走出国门、背井离乡到非州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塞内加尔去拼博,这要感谢孔城广大劳务者。

能否通过,我讲的可是实话哟!


洞悉人生杨稼


安庆市桐城市孔城镇千年古镇

孔城镇位于桐城市东部,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全镇区域面积167.22平方公里,辖24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9.1万人,是桐城市的东部重镇、经济强镇和人口第一大镇。1999年列为安徽省省级中心镇,荣获省社会治安模范乡镇、安庆市文明乡镇、安庆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安庆市小康乡镇。2006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千年古镇—孔城镇位于桐城市东部,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全镇区域面积145.2平方公里,辖20个村,2个社区,人口7.9万人,是桐城市的东部重镇和人口第一大镇。1999年孔城镇被列为安徽省省级中心镇,2006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2014年跻身全国重点镇及省首批宜居小镇行列,并荣获省级森林城镇称号。

孔城,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镇内明清古迹比比皆是,“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著名的桐乡书院、朝阳楼坐落其中,沿街建筑风格古朴苍劲,木制阁楼、青石板街面更是江北奇观。镇党委政府正全力配合中坤集团做好老街开发与修复工作。清代文学家、“桐城派” 代表人物之———戴名世,于康熙五十二年卒后,葬于今清水塘村南山岗,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美城市研究


千年古镇—孔城镇位于桐城市东部,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全镇区域面积167.22平方公里,辖24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9.1万人,是桐城市的东部重镇、经济强镇和人口第一大镇。1999年列为安徽省省级中心镇,荣获省社会治安模范乡镇、安庆市文明乡镇、安庆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安庆市小康乡镇。2006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孔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人脉资源极其丰富。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镇内明清古迹比比皆是,“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著名的桐乡书院、朝阳楼坐落其中,沿街建筑风格古朴苍劲,木制阁楼、青石板街面更是江北奇观;老街三面环水,富有灵气,是理想的旅游综合开发之所。清代文学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戴名世,于康熙五十二年卒后,葬于南山岗砚庄之南(现本镇清水塘村),其墓俗称“榜眼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城,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人流物流快速畅通。228省道穿境而过,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沪蓉高速公路桐城出口近在咫尺,离合肥、安庆仅1小时路程。境内孔卅路、高双路、

张红路、高南路等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正在申报的内河航道疏浚项目和孔城的码头的建立,必将为孔城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风云客栈琵琶女


孔城镇位于桐城市东部,东与枞阳、庐江两县相邻,西与龙腾街道接壤,南与金神镇和西子湖镇相连,北与吕亭镇毗邻,是桐城市人口第一大镇、安徽省级中心镇、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美丽宜居小镇、省级森林城镇、全国重点镇。

孔城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镇内明清古迹比比皆是,"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


得娱忘筌


孔城镇是桐城四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空气清新,孔城老街保护很好,是旅游的好地方,但这几年孔城经济发展不好,没有什么好的企业和好的项目落户孔城,私营经济在桐城没有优势,孔城老百姓基本上都在外面打工,在桐城市孔城的经济只能是中游水平。


吾皇万岁176643243


基本概况

孔城,城镇创建深入人心,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孔城自古就是商埠重镇,古镇新街相互依存,相得益彰,镇区道路三纵四横,四通八达,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达1.81万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3.2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东环路风情旅游街仿古色古香,徽派建筑风格与老街交相辉映,成为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孔城镇党委、政府将以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率领全镇人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镇,打造十里工业走廊”这个总体构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城建靓镇、商贸活镇、文化兴镇”的五大强镇战略,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城镇商贸业,做好文化旅游业,实现人口大镇向工业强镇跨越,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跨越,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心打造实力孔城、活力孔城、和谐孔城。

2历史悠久

孔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人脉资源极其丰富。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镇内明清古迹比比皆是,“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著名的桐乡书院、朝阳楼坐落其中,沿街建筑风格古朴苍劲,木制阁楼、青石板街面更是江北奇观;老街三面环水,富有灵气,是理想的旅游综合开发之所。清代文学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戴名世,于康熙五十二年卒后,葬于南山岗砚庄之南(现本镇清水塘村),其墓俗称“榜眼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区位交通

孔城,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人流物流快速畅通。228省道穿境而过,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沪蓉高速公路桐城出口近在咫尺,离合肥、安庆仅1小时路程。境内孔卅路、高双路、张红路、高南路等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正在申报的内河航道疏浚项目和孔城的码头的建立,必将为孔城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4组织结构

一、党政办公室

二、经济发展办公室(合并企业招商办、农业办、统计站、农经站)

三、社会事务办公室(合并民政办、农村合作医疗办、残联、文教卫体办)

四、水务站(合并水利站、水产站)

五、林业站

六、城镇建设服务所

七、劳动保障所

八、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合并农业站、兽医站、农机站)

九、文化广播服务中心(合并文化站、广播站)

5工业发展

孔城,工业基础雄厚。镇内工业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拥有桐城市“十强企业”两家,分别是华祥集团和龙达集团,“三十强企业”乐健食品公司是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旭日公司、联胜公司、凌志包装公司、汽车部件公司、吉龙塑业等一批成长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闻名全省的乡镇企业“高桥”速度发源地就在此。全镇已形成农机配件、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塑料化工、印刷包装、家具装潢等几大产业,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7亿多元。以东城工业园和高桥工业园为支撑,以省道228线为主轴的十里工业走廊将成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和本镇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6农业概况

孔城,农业特色明显,农业基础地位突出。孔城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全镇共有耕地10万余亩,水面3万余亩,林地4万余亩,全镇共建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10000亩,优质油菜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晴岚柑橘、太空莲藕、栏河的注册西瓜、南口的杂交高产制种以及三元种猪场的建立,经果林、生态林的大面积开发利用和农业产业化的兴起正成为孔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石。


二土的笑料小黑屋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孔城镇是千年古镇,在桐城市东部,167.22平方公里。含24个村,2个居委会,9.1万人是市经济强镇和第一大镇。1999年列为安徽省省级中心镇,2006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侯侯196267188


孔城镇是在安庆桐城的东部,是一个千年古镇。孔城镇创建深入人心,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孔城交通有明显的优势,人流物流快速畅通。

孔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人脉资源极其丰富。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镇内明清古迹比比皆是,“桐城八景

”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

著名的桐乡书院、朝阳楼

坐落其中,沿街建筑风格古朴苍劲,木制阁楼、青石板街面更是江北奇观;老街三面环水,富有灵气,是理想的旅游综合开发之所。清代文学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戴名世,于康熙五十二年卒后,葬于南山岗砚庄之南(现本镇清水塘村),其墓俗称“榜眼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