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大妈”二三事

“暖心大妈”二三事
“暖心大妈”二三事

陈菊娥(左)给老人义务按摩。

“暖心大妈”二三事

陈菊娥(中)义务护送小学生上下学。

【写在前面的话】

春节前的一天,位于稷山县大佛南路的御熙苑小区大门口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喜气洋洋。县西街小学近百名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敲锣打鼓,将一面写着“践行核心价值,弘扬雷锋精神”的锦旗和一束鲜花,送给了小区居民陈菊娥大妈,感谢她在西街小学大门外道路施工期间,3个多月时间义务护送小学生们顺利穿行施工路段,直到道路竣工,使上下学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的西街小学的学生们安然无恙,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暖心大妈”的陈菊娥,几十年如一日行善做好事,深得乡亲们的爱戴和尊敬。

新春佳节喜洋洋。长假期间,稷山县陈菊娥家合家团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喜庆过去一年的大丰收。陈菊娥继去年12月荣膺“运城好人”荣誉称号后,年前在稷山县组织的表彰大会上,她又荣获了县文明办颁发的“志愿服务标兵”称号,还捧回了共青团稷山县委颁发的“志愿服务之星”奖状。与此同时,陈菊娥的儿子赵勇也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领到了“志愿服务之星”奖状。更可喜的是,陈菊娥的孙子赵泽晖同样荣获了“优秀志愿者”称号,还领到“优秀学生”奖状。正月里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笔者采访了陈菊娥。

平均每天义务为10多人整骨按摩

陈菊娥今年64岁,稷山县清河镇上费村人,在稷山县城经营小本生意多年,工作之余乐于帮助别人,被人们誉为乐施好善的“暖心大妈”。

陈菊娥从小学会了祖传的整骨按摩术。多年来,她在经商之余施医于人,因为从不以行医赚钱为生,她一般不收别人的钱。近年来,步入晚年离开了生意场赋闲在家,很多人找陈菊娥整骨按摩,她总是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地替人解除病痛,而且干脆不收患者一分钱。因为陈菊娥掌握的是祖传医术,患者病灶不仅见效快,而且治疗过程中疼痛轻,再加上陈菊娥是义务医治,方圆十里八乡的人都愿意找她治病。据不完全统计,陈菊娥平均每天义务为10多人整骨按摩。这是一项耗费巨大精力的事,但陈菊娥乐此不疲,从不懈怠。

对有些行动不便的患者,陈菊娥常常上门服务。家住稷山县下迪村的村民王红霞家是低保户,王红霞又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浑身难受不堪,又无钱治病,也不好意思麻烦陈菊娥。但陈菊娥知道这一情况后,几乎每天亲自登门为王红霞按摩,直到半年后病情缓解。王红霞见人就夸陈大妈医术高明,待人厚道。

报名当了义务消防员

2016年初,稷山县消防队公开招聘义务消防员,陈菊娥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两年多时间,她除了认真履行义务宣传、义务监督等各项消防队组织的集体活动外,生活中随时随地履行着一个义务消防员的责任。一次,陈菊娥发现县城大街上的一家单位在大门口的树坑里烧垃圾,如果火势烧上来,很容易将一大排景观树点着。她很快上前制止,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去年秋季的一天,她路过一个村时,发现有人在地里烧玉米秸秆,她马上跑过去,毫不犹豫地上前扑灭了大火,并给放火烧玉米秸秆的群众宣传预防火灾的知识,也使这位村民免于因烧秸秆可能引起的罚款、刑拘等处罚。

2016年夏天,稷山境内的汾河段出现险情,陈菊娥积极参加当地公益组织的义务护坝抢险活动。有人劝她说:“你年纪这么大,劳动强度又大,大坝上随时会有危险,还是回去吧。”但她说:“抢险救灾人人有责,我要出自己的一份力。”就这样,陈菊娥和同伴们连续坚守了6个昼夜,直到洪峰险情解除。

参加公益组织献爱心

近年来,稷山县学雷锋服务、爱心奉献等志愿者公益活动方兴未艾,陈菊娥又找到了自己为社会奉献的平台。她无数次参加公益组织的献爱心活动。稷山县正身医院医养结合基地、稷山县康宁护理院等城市养老基地,经常能见到陈菊娥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还常常去稷山县沙沟村、太阳村、下王尹村等日间照料中心,义务为那里的老人们提供理发、洗衣、按摩、剪指甲等服务。陈菊娥自告奋勇包户帮扶了西社镇和稷峰镇两个特困户,为他们献爱心送温暖。其中,她从2015年包户帮扶的稷峰镇东街村裴家,受益最多。老裴的爷爷和奶奶年迈体弱,他父亲脑梗失去劳动能力,老裴本人又体弱多病也不能正常劳作,家里非常困难。陈菊娥包户帮扶以来,裴家人常年的理发、按摩等都由陈菊娥及志愿者们料理,他们的爱心奉献常常使裴家人感激不已,也使知情的人深受感动。

近些天来,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奔波,陈菊娥又挽回了一个即将破裂的家庭。原来,家住永和县的王女士,在稷山县经商几年后,几个月前提出要和远在老家农村种地的丈夫离婚,并正式到稷山县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诉状。陈菊娥了解此事后十分揪心。她说:“家庭破裂不仅是这个家庭的悲剧,而且也会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回这个即将崩溃的家庭!”

陈菊娥先是给提出要离婚的王女士做工作,在工作做不通、已掌握了问题症结的情况下,她先后两次行程数百公里,到永和县王女士家,做相关家人的思想工作。她第一次到永和县做工作后,没有任何效果,到相关人家劝说连一口开水都没喝上。陈菊娥没有半点怨言,第二次她又去了永和县,终于打动了相关家人的心。王女士最终到法院撤诉。从此,王女士一儿一女安心上学了,愁眉苦脸、无心干活的丈夫振作了精神。而王女士也不再是一个怨气百结、对现实婚姻家庭失去信心的怨妇。看到他们一家走向了新生活,陈菊娥舒心地笑了。

陈菊娥多年参加公益活动的经历,促使她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她写了入党申请书,表明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心愿。2017年5月,陈菊娥入党的愿望终于实现。

多年来,陈菊娥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夸赞。年轻的时候,她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经商的时候,她是诚实守信经营的个体户;步入晚年后,她又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好事。好人得好报,好人一生平安。社会对“暖心大妈”陈菊娥的回报也是丰厚和令人羡慕的。

眼下,陈菊娥拥有爱她疼她的好丈夫,有一对工作稳定孝敬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她还有众多天天面带微笑、乐于奉献、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伙伴……

2017年年末,陈菊娥及儿子孙子因为奉献社会、助人为乐,都收获了荣誉称号和奖状。面对祖孙三代获得的这么多荣誉,陈菊娥说:“人生都有坎坷,人人都需要关爱,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