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基層行·淅川」西簧:「十里香菇長廊」助力脫貧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定有 見習記者魏廣寶 實習生侯林波/文 萌友 張雅崢/圖

「脫貧攻堅基層行·淅川」西簧:“十里香菇長廊”助力脫貧

梅池村位於淅川縣西簧鄉政府西北12公里,伏牛山腳下,全村成一條溝狀分佈,耕地面積1036畝,人均耕地不足1畝。這裡山路崎嶇、溝壑縱橫。當地雖有幾十年的香菇種植歷史,但由於交通閉塞、信息滯後、物流不通……香菇賣不出去,群眾抱著“金飯碗”,卻過著“窮日子”。

“2016年2月,淅川縣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倡導群眾發展香菇產業,西簧鄉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不斷做大食用菌產業,爭取項目資金,擴大種植規模,並藉助電商平臺,幫助群眾在家門口銷售香菇。老百姓的錢袋越來越鼓,小小的香菇帶動了脫貧產業大發展。”梅池村第一書記黃建國告訴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脫貧攻堅基層行·淅川」西簧:“十里香菇長廊”助力脫貧

一進入梅池村,記者就被路兩邊連綿不斷的黑色遮陽布吸引住了,看到記者好奇,黃建國就帶記者走進了遮陽佈下面的棚子,來到裡面一看,整整齊齊的排列的都是香菇袋。

正看著,遇見倆個村民在另一個棚裡查看香菇袋。“你兩口子又在看袋子哩。”黃建國笑著和他們打招呼。

看香菇袋的男子叫李建鋒,5口人,年老多病的母親、妻子身體也不好,常年吃藥幹不了重活,倆個孩子均在上學,家庭重擔他一個人挑。守在家裡種著幾畝薄地,農閒時打零工,一年到頭連最基本的生活開支都不夠花。

2015年精準扶貧把他識別為貧困戶,2016年幫扶幹部給他申請小額貸款3萬元,種植了一萬袋香菇,當年香菇收入三萬多元,加上打工的工資,全年收入破了四萬元。

「脫貧攻堅基層行·淅川」西簧:“十里香菇長廊”助力脫貧

嚐到甜頭的李建鋒在2017年擴大種植規模,種了一萬七千袋。“好事接連而來,2017年7月份,我把要塌的老房子扒了,重新蓋了平房,下來花了六萬多,政府的危房改造補貼就補給了我六萬三,我蓋著房子,基本上沒花錢。”李建鋒指著他的新房子開心的對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說。

黃建國介紹,西簧鄉種植香菇已有30多年的歷史,自1983年起,鄉黨委政府組織當地農戶學習香菇種植技術,期間有過失敗,但依然堅持了下來。自精準扶貧以來,鄉黨委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大力發展香菇產業,16年底,梅池村的脫貧率達到85%以上,其中,香菇種植戶最高年收入可達到5萬元以上。

「脫貧攻堅基層行·淅川」西簧:“十里香菇長廊”助力脫貧

李建鋒說,“依靠種香菇,我成功脫貧,徹底甩掉貧困戶的帽子。今年,我種植了近兩萬袋香菇,這香菇,我以後堅決種下去了。”

“現在家裡家用電器都置買齊了,村裡好多人都在考駕照,今年不考明年一定考。”李建鋒告訴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他要考駕照。

黃建國介紹,在幫忙幹部們的帶動和幫助下,梅池村共發展香菇170萬袋,近200戶群眾走上了致富道路。當地政府引導梅池村擴大香菇種植規模,打造“十里香菇長廊”,並率先在村裡建起了“供銷e家”服務網點,香菇產業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現在發展村集體香菇示範基地一個,並且申請了香菇自動化生產線和保鮮庫,收取租金,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2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