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ofo、哈羅,誰能在免押的下半場勝出?

摩拜、ofo、哈羅,誰能在免押的下半場勝出?

7月5日,摩拜正式宣佈實行全國免押金服務,約2億摩拜用戶可以享受服務。這消息的公佈也預示著共享單車行業的押金騎車時代即將走向終端。同摩拜單車不一樣的是,ofo則宣佈取消信用免押金的活動,僅保留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廈門五座城市。摩拜單車與ofo在免押金騎行上的截然不同的表現,似乎在告訴我們共享單車市場的用戶和市場份額的戰役並未結束。一場共享單車行業全新的競爭賽場已經拉開帷幕。

不難看出,共享單車在近兩年的鋪張後其實混戰正酣,城市佔有率不一,單車本身的使用感不同,用戶對此的觀感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不禁要想:在這場硝煙四起的共享單車競爭賽場,站在場上的參賽者們怎樣才能走到最後,是逆風翻盤,還是向陽而生?

摩拜、ofo、哈羅,誰能在免押的下半場勝出?

免押金:盈利模式與資金鍊存在考驗

2016年,在全國鼓勵互聯網+創新創業的背景下,共享單車這一概念進入大眾視野。不過由於共享單車屬於新欣的行業,沒有前例可以借鑑參考,共享單車行業仍掙扎在盈利的邊緣。

共享單車的押金問題一直困擾著用戶的選擇。要使用共享單車,用戶必須先繳納199~299元不等的押金才能使用共享單車,然後依據使用共享單車的時間段不等來收取費用。

按理說,共享單車平臺將具有一定價值的單車交給用戶使用,同時收取適量的抵押金也無可厚非,況且這筆錢在正常使用情況下還是可以退還的。然而現實卻是,隨著共享單車行業競爭的激烈化,一些實力不強、運營不善的單車平臺先後出現了經營困難、資金鍊斷裂,甚至無力支撐、難以為繼的狀況。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數據顯示,部分共享單車行業因沒有及時退還用戶的押金投訴佔去年消費者投訴的首位。以酷騎單車為例:關於退押金一事,僅針對酷騎單車的投訴就超過21萬次,涉及金額10億多元。所以,免押金的呼聲在用戶中呼聲很高。

7月5日,摩拜宣佈全國無條件免押金騎行,跟哈羅單車、ofo依賴芝麻信用分有條件免押金不同,新用戶掃描車身二維碼,便可輕鬆騎行,已繳納押金的老用戶可隨時申請退押金。摩拜的無門檻免押金,不僅會引發其他企業的跟進與效仿,還預示著共享單車行業已進入以提供更優質服務為特徵的“下半場”。但這對其他共享單車企業來說無疑是趕鴨子上架。

共享單車的免押金服務將會使用戶可能大量擠兌押金,造成企業現金流負擔加重。對於單車存量小,押金總額小的共享單車企業可能並不會傷筋動骨,但對於ofo等共享單車以來押金騎行模式已經在資金池積累了鉅額的流動資金。如果不順應免押金潮流,用戶會大量流失;但跟摩拜一樣推出無門檻免押金服務,背後沒有強大的資金的支持,資金鍊一旦斷裂,企業將會面臨破產的風險。

在共享單車行業,免押金服務的推出,雖然可以有效地吸納新用戶,降低拉新成本,但也很有可能會導致用戶騎行活躍度降低,騎行次數下滑。用戶不再需要繳納押金就可以使用共享單車,也會意味著企業將會支付巨大的成本,如投放車輛、維修車輛、市場推廣等。運營成本在免押金服務推出後將會不斷增加,這對於企業來說算不上一個高明的決策。

免押金門檻背後,離下半場打響的戰爭還有多久

免押金服務在吹皺共享單車這池春水後,迎面而來的挑戰也不少。

首先,城市垃圾問題仍待解決。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共享單車雖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鋪張開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共享單車用戶數量龐大但用戶本身的質素不一,出於車輛屬於“共享”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競爭行業的利益,所以在城市中,各大共享單車的報廢車輛不在少數。

2017年9月19日,北京市交通委發佈共享單車新政配套文件,明確了共享自行車投放使用的期限應當三年更新或報廢。而上海也發佈類似規定,明確三年報廢。至2015年投入使用的共享單車都將在今年迎來三年車輛報廢,而關於車輛報廢后的回首問題則是立在企業頭上懸而未決的利刃。

摩拜、ofo、哈羅,誰能在免押的下半場勝出?

其次,運營成本的增加,使得共享單車行業不得不放緩腳步。交通部聯合多部委發佈《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要求政府要求,共享單行業需要利用車輛衛星定位、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強對自身所屬車輛的經營管理。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和相關制度的完善,企業本身的運營成本也隨之增加。無論電子圍欄還是衛星定位,所與之相對應的維修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成本也會大幅提升。這對於還沒有找到盈利模式的共享單車企業來說可談不上友好。

當然,共享單車行業不僅僅因上述原因而被限制發展,同行業之間的競爭、政府政策的影響等原因也是共享單車行業被限制發展步伐的箇中要素。

野蠻生長期已過,共享單車運營模式調整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押金其實是共享單車的“命脈”,共享單車的很大一部分營收是通過押金的方式來實現的。當前市場的共享單車企業紛紛將信用免押作為自己獲取新用戶,鞏固老用戶的手段。在前兩年的迅猛擴張後,共享單車行業的資本支持已經顯露出退潮信息,共享單車市場正在進行運營模式的深度洗牌。

依靠資本平臺,融入發展環境。在前期,共享單車企業依靠不斷拋出優惠騎車的手段,擴張自身的行業規模和用戶規模。隨著免押金服務的推出,不難看出,共享單車市場功能和作用的深度挖掘正在進一步探索中。跟ofo不同,摩拜和哈羅單車在獲得獲得互聯網巨頭的垂青後,將自身融入進互聯網企業的生態環境中,功能性開發自身優勢,承擔流量獲取等諸多作用。

另闢蹊徑,海外擴張穩步進行。自2017年起,摩拜單車與ofo兩大巨頭瞄準了空白的海外市場。跟國內的營銷策略一樣,ofo依舊沿用其低價策略,用首騎免費等優惠策略吸引新用戶註冊使用。據瞭解ofo已順利進入美國波士頓、西雅圖等十幾座城市,並在逐步擴張其海外版圖。在2017年底,摩拜單車也已經成功進駐墨西哥。

摩拜單車綜合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網絡信息技術,打造行業內第一個共享單車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魔方。魔方每天提供超過40TB的精細化出行大數據,其中包括車輛數據、騎行分佈數據、智能推薦停放點數據等多種數據分析,實現車輛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智能化運營,提高共享單車的使用效率。

與滴滴和Uber不同,共享單車企業與多個城市規劃管理部門通力合作,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合理規劃智能停車點選址,完善共享單車與各種交通的接駁,推動城市綠色交通發展。其中,摩拜通過信用體系+電子圍欄的方式,引導用戶規範停車。據統計,摩拜電子圍欄上線後,失信用戶降低2-5%,全國16個城市平均規範停車訂單比例達到97.5%。上海徐彙區將利用摩拜單車的騎行大數據打造城市的慢行系統。

摩拜、ofo、哈羅,誰能在免押的下半場勝出?

虎狼環繞,共享單車C位出道長路漫漫

就目前而言,共享單車市場格局依然沒有確立,行業發展依然存在很多變數。從共享單車自身的行業發展優勢來看,它們正在面臨著愈加嚴峻的市場狀態。在資本決定生存的市場環境下,共享單車平臺可以通過不斷的資本輸血來持續獲得增長動力。然而,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共享單車市場未來的發展依然存在諸多變數。最終誰能夠笑到最後,成功共C位出道就看誰能贏得這場拉鋸戰。

第一是增強用戶粘度。共享單車雖然打著的是“共享”地名義,實際上實行的則是“租賃”的事實。特別在免押金這一舉措招攬大量用戶之後,原先的用戶吸納模式就會進入瓶頸期。所以共享單車平臺給用戶提供良好的出行使用體驗來加強用戶粘度顯得尤為重要。以摩拜為例,相較於車輛使用感而言,摩拜的車輛以穩定好騎在用戶中頗受歡迎,但它的車輛押金對比其他平臺單車而言屬於較高的一類,所以當摩拜推出無條件免押金服務時,就能更大程度的吸納遊離用戶,增強用戶粘度,獲得更多的用戶佔有率。

第二是突破盈利模式困境。就目前而言,共享單車行業並沒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在這個賽場上,所有的共享單車行業都依賴於外部所給予的資金力量在舞臺上閃耀。實際上經過共享單車平臺的激烈角逐後,局勢趨於逐步穩定,剩下的共享單車企業直面的就是資金上的壓力。在ofo方面以車身廣告的形式正在實現突圍,嘗試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小黃車通過植入車身廣告,一輛單車去除成本能賺約2000元。以武漢為例,ofo改造了200輛車,車身廣告收入達到了百萬。而摩拜和哈羅都獲得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來應對這場盈利模式的突圍戰。

在這場互聯網單車行業的激烈廝殺當中,戰爭的勝負目前尚無法預判,但可以明確的是,靠租金和燒錢的模式恐怕已難以為繼,唯有依靠運營模式與產品的差異化積累用戶口碑才有機會實現突破。這場已經打響的戰爭,也終將回歸到理性的競爭。

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技術為支撐的精細化運營是共享單車企業未來應對市場變化的核心競爭力。共享單車企業應該在此基礎上,建立更為完善、高效的停放管理系統,將網格化運營落到實處,依託信用體系獎懲分明,更好地引導用戶規範出行,提高用戶騎行體驗。

資本市場從不缺乏野心勃勃的參賽者。總的來說,競爭行業中的每一次技術革新、政策變化、資本家之間的相互較量都是市場洶湧變化的指標,淘汰弱者,適者生存,產業格局進行重新洗牌。現如今,共享單車行業的混戰正趨於穩定,但如何突破的盈利模式,建立完善的產品運營模式卻是一個值得思考問題,至於誰最終能走到最後,就交給時間驗證了。喜歡就關注段子科技蝦,不定期給大家發佈最新科技信息與搞笑段子哦~段科蝦我們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