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招生是怎么回事?这对穷孩子上名牌大学不公平?

综合评价招生是怎么回事?这对穷孩子上名牌大学不公平?

刘冷丝

栏目丝说教育改革

在新高考改革中,综合评价也被列入了重点实施的一项重要招生改革方式。北京公布新高考方案中就有综合评价招生的具体方法,很多人误以为高考成绩以后只占据60%的比重,其余给了综合评价得分。

这种误解导致很多人认为,家庭条件好的高中生将在综合评价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这将大大不利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

综合评价招生是怎么回事?这对穷孩子上名牌大学不公平?

媒体关注综合评价招生

其实,综合评价是很多高考生都不怎么关注的盲区,很多人都不清楚综合评价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怎样让自己的“综合评价”好一点。虽然少有高考生能用上它,但这个政策绝对是非常好的一条路,而且对绝大部分高中生都非常有利,并且不分所谓的“贵贱”,还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第一次听说综合评价的人,往往会简单的以为综合评价录取就是综合素质评价,事实上,综合素质评价只是综合评价录取的一个重点。中学负责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高校根据自身需要制定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并作出评价。各个学校会有不同的规定和招生规则,这让高校的自主选拔权得到充分发挥,能够根据专业特色和学校需求选拔到最贴合、最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

综合评价招生是怎么回事?这对穷孩子上名牌大学不公平?

江苏省2018年高校招生现场会议

综合评价招生是一个多项考核严格审核的过程,考生是否能被录取由多个成绩加权决定。这些成绩包涵方方面面,既有反应学习能力高考成绩,也有反应平时学力的高中会考成绩,还有反应考生现场发挥能力和测试专业匹配度的笔试、面试成绩。部分高校可能还会采取更多特别测试,多元化的测试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成长轨迹和综合素质。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起到了尊重考生个人特长爱好的作用,学生在发展自己的特长、赢得奖项的时候不用担心这些特长和奖项毫无用处,这些都可以在综合评价中成为加分点。很多学生因特长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害怕会耽误学业,又认为没有用武之地,便选择半途而废,很多孩子的兴趣因此泯灭。

综合评价招生是怎么回事?这对穷孩子上名牌大学不公平?

高中学业考试现场

而综合评价招生增加了学生个性与特长的权重,对学生的多元发展给予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同时高校也挖掘了一批具有文体、创造潜质的优秀学生,基本达到了招生考试的理想化状态,即高校挑选到最合适的生源,学生进入了理想的高校。

当然,综合评价录取的政策也有许多不足,如一些高校招生方案不够科学、题目过于偏僻、农村子弟出于劣势等问题,但最严重也是最受人诟病的就是“人情”问题。在综合评价的学校记录、面试评分等方面,比高考更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徇私舞弊行为,这种问题无疑是最可恨的,很容易引起社会舆论对公信力的强烈质疑,让综合评价这个初衷美好的制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招生部门在制定工作流程时,应多加防范,做好各个环节的风险防控,使招生制度尽快变得成熟,使人信赖。

综合评价招生是怎么回事?这对穷孩子上名牌大学不公平?

各地非常关注新高考各项制度

如果你想通过综合评价被更好的大学录取,那么你在高中的学习就决不能松懈,要在每一次大考中保持良好的成绩,还要尽可能多的参加关于特长的比赛,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说综合评价录取的学生虽然比同级生分数低,他们平时的付出还是相对较多的,同样是很不容易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试点的上海和浙江,通过综合评价录取的比例也只是大于自主招生,整个比例还是有严格的控制。因此,所谓的综合评价不利于穷孩子上名校的说法并不成立。

综合评价招生是怎么回事?这对穷孩子上名牌大学不公平?

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