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甲骨文出土后,才发现隶定的时候有跑偏的汉字呢?有何依据?

Dean_木木


那就很多,恐怕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汉字是因为隶变的简省、讹误而完全走形,以至于许慎的《说文》和注解也搞错了。


我只举例我能记起来的几个简单的汉字:



「不」


许慎《说文》的解释是:

不,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凡不之屬皆从不。


「鸟往上飞,不下来也」,这几乎到了不知所云的地步,后来段玉裁的注释也跟着错:「从一犹天,鸟飞去而见去翅尾」。


意思就是:一只鸟像火箭一样往天上飞,不下来,就是「不」:



即便鸟可以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但为什么要用「鸟飞不下来」表示「不」?真的有点啼笑皆非。

其实,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来,「不」是「丕」之初文,像「植物根须」之形,后起形声字为「茇」,《說文》:「茇,艸根也。」


汉语中的否定词都唇音,几乎没有例外,「不」在甲骨文中就表示否定词,「不、弗」两通。「否」也是「不」分化而来。


「不」的本义草根被「茇」字所专,引申义「根本、本质」被「丕」字所专,后起字为「坯、胚」。


「王」

「王」字东汉《说文》的解释是:



许慎解释为「天下所歸往也」,同时引用董仲舒的什么「连接天地人」,孔子的「一贯三为王」,其实,真没有那么复杂。


「王」就是一个象形字,取像於没有安装柄的「斧钺」这种礼器。「斧钺」象征军事权力,代表「王者」。



甲骨文因为是刀刻文字,斧钺的刃部无法写成弯曲的,还不怎么明显,金文特别明显:




「王」的古今字形演变:

可以看出西周以后,「王」字就脱离了象形意味,完全没有表现斧钺刃部的笔画,(字形5、6是虫鸟书)。


所以,连春秋时代的孔子都不知道「王」字的本义,解释成「一贯三为王」。只有从甲骨文和金文才可以看出来。



为什么称「妇好」为「女将军」?

就是因为妇好墓中象征军权的礼器陪葬,而且上面有妇好的名字,不然,凭甲骨文中几句语焉不详的卜辞,真的不敢下这样的定论:

「妇好」铭文斧钺


所以,这东西是礼器,不是妇好的武器。是代表军中的最高统帅,如:《书经》记载武王伐商的时候武王手持「黄钺」:


《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历史上皇帝对权臣的最高赏赐:受九锡(赐)就包括赐予「黄钺」,表示拥有和皇帝等同的生杀大权。王莽、曹操都受过「九锡(赐)」,所以,「受九锡(赐)」一般被认为是将要纂位的征兆。


「王」安上「柄」(古文字中的「弋、戈」部),也就是「戉(钺)」,这个时候才是武器。


甲、金、篆三体:


《说文》释义是对的,但释形错了,「戉」字的实「竖弯钩」笔画,就是斧钺的刃部演变而来,《说文》是依据小篆看不出来。



简单一点说:

  • 「王」是刃部向下的无柄斧头,是象征军权和统治权的礼器:黄钺。可以叫做「象意」。

  • 「戉」字是有柄刃部向左(向右)直立的斧头,是武器斧钺,象形。


---------------------------------------------------

许慎将「為」字理解为「母猴伸爪」之状:

《說文》:「為,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𦥮(𢏽),古文為象兩母猴相對形。」


甲骨文再清楚不过了,小学生都能看出来——从「手」从「象」,一只手牵着一头大象:


古人役使大象,从事劳力工作,本义是「做事」,引申为「从事、使用、制作、行为」等义。


先秦文献记载「商人服象」在「為」字中得到体现:

《吕氏春秋.古乐》:「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殷墟也出土过驯服后人工饲养的小象骨头,上面还有铃铛:


篆文还依稀可以看出「象」的摸样,但隶书经过讹变完全「跑偏」了,看古今字形的演变过程,就可以看出是怎样跑偏的:



所以,「為」字是隶书的「讹变」加上「化圆为方」,导致象形降低而「跑偏」。


从异体「爲」其实还可以可以看出从「爪」从「象」:



汉字中从「象」的字,除了后起字「像」,恐怕就只有「爲」一个字。我实在想不到还有其他什么字。



「之」字《说文》的解释是:

《說文》:「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从之。」


许慎将其理解成「出也」,像「枝芽变大」,完全是错误的。


甲骨文的「之」字,从「止」从「一」,「止」象向外的人足,「一」象地,指脚向前走,离开原地,将有所往:


所以,「之」本义为「往、去」。《尔雅·释诂》:「之,往也。」是正训。


「之」字的跑偏过程:



----------------------------------



隶变是汉字历史上最剧烈的一次演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古人认为是隶变发生在秦汉,但从目前的出土文献看,最早大约发生战国中、晚期。


汉字在籀篆阶段,还是「画其成物,随体诘诎」。隶变以后句完全变成了一种新字体。这种新字体确实很多地方「跑偏」了。

隶变以后的汉字为什么会跑偏?


隶变在笔画上「化圆为方」,加上完全没有规律的省声省形,虽然简化、抽象化、符号化了汉字,但坏处就是汉字的字理丢失非常严重。很多字很难看出汉字的造字意图。


这反映了隶书完全就是为了追求书写速度,在一种非常随意、仓促情况下形成的民间俗体,最后以讹传讹,将错就错,约定俗成。


哪怕如此多的缺点,但有一个优点:简单快速,符合人们偷懒的天性。所以,即便跑偏了,但是由于「路径依赖」的惯性,只有将错就错的使用下去。


小汉字见大历史


这个问题提法不对。甲骨文时期,文字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文字的描述,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今天我们看到的甲骨文,出土的地域不同,同一字有不同字形。甲骨文只是人们用不同的图画来描述事物的形态或现象,是一种象形文字,或象形文字组合而成的图画会意。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究竟那个字使用了哪国的古文字没有人知道。有的字在统一的过程中保留了不同的独体文如“隹和鸟”、“巴和它”、“无和無”等。隶变楷化后,汉字发生了质的变化,类似于重新造字。由象形到笔画的变化,是一个质变过程。破解现在用的汉字,必须从汉字八画的意义去分析。切不可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去猜测。每个汉字笔画基本能诠释汉字的形义。破解汉字必须音和形两方面去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