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说《檀渊之盟》并不是那么坏的条约?

-二小姐-


我经常在文章里嘲讽明粉,然后他们讲不出道理就给我扣帽子,说我是清粉。我当然不是清粉,但说实话,我曾经是个“唐粉”。其实正常读历史的人喜欢唐朝是很正常的,开放、包容。喜欢明朝的人属于莫名其妙的东西,他们的知识都是来自于网络段子、民间故事,明粉,绝对是没系统的看过史书的。

不过后来我还有由唐粉变成了唐黑。

步入社会,开始打工、生活,一直在社会的底层摸爬滚打,这时候,我的历史观也在悄悄的发生改变。好像是柏杨,好像是在丑陋的中国人里说过这样意思的一句话: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动物,当奴隶总是站在主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总是为主子摇旗呐喊。这一点,在我们谈历史的人中间最为明显。1000个谈历史的老百姓,得有999个人是站在帝王将相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在为帝王将相们摇旗呐喊。我以前也是一样,考虑的都是逐鹿中原,权谋手段。但经过二十年社会、人生的磨砺,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平民百姓活的有多不容易。所以我的历史观由帝王将相的角度,悄悄的转移到了老百姓的角度。

前两年我再读唐朝的书,读到安史之乱,唐朝的统治者求回纥出兵帮忙,开出的条件是:收复长安之后,他们可以随意的在长安抢劫。抢的是谁?是老百姓啊。光抢钱吗?还有女人啊。老百姓如果不给呢?可以杀呀。其实这件事我从小就是知道的,但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不觉得如何严重,但当我站到老百姓的立场上再看,这就是丧尽天良。

我的立场变了,态度就变了。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我瞬间由唐粉变成唐黑,以此类推,我也由很多粉变成了很多黑。很多人都在为汉武帝征讨匈奴鼓掌喝彩,但我看到的是为了跟匈奴打,汉朝死了全国一半的人口,剩下的人呢?也就是苟延残喘吧?衣不蔽体、靠吃野菜将就活着。汉武帝伟大,他把你当人了吗?在他的眼里你的生命、生活、人生、幸福等等,都是不存在的,千百万的老百姓只是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在这些帝王的眼里,老百姓根本就不是人。

我知道,我说这些会让很多人不爽,会反驳我,但我请你在发出你的留言之前再仔细的看一遍,你绝对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你的思维方式绝对是帮主子来考虑。

A皇帝外交软弱,做了妥协,但国家保持了稳定,老百姓的生活没受影响。

B皇帝外交强硬,国家打残了,老百姓大面积死亡,甚至国家都打亡了。

放心,B皇帝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好皇帝,明粉不就是这样嘛。A皇帝肯定是被我们中国人万世唾骂。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奇怪的地方。

我也曾经很崇拜近代的一个伟人,崇拜了30年。直到前几年,我看这位伟人的一段气势如虹的谈话:我们要尽早向资本主义宣战,晚打不如早打,大不了死几千万人。这句话以前我也是知道的,也是很崇拜的,但当我现在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再看,这就叫灭绝人性。我又叛变了,由某粉变成某黑。因为我的命在他眼里也太不值钱了。大手一挥,几千万个我的命就没了。

我现在的历史观就是:能让老百姓吃饱饭的皇帝就是好皇帝,能让老百姓安稳过日子的朝廷就是好朝廷。像明朝是因为老百姓吃不上饭,大面积的饿死,最后流民起义才导致灭亡。然后这些明粉都2018年了,把这样一个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吹捧成花一样,别人还说不得,这就是奴性重,太重。

而澶渊之盟也是这个道理,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有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了?

谁考虑过澶渊之盟为两国的老百姓带来了100多年的和平?宋辽边境的白发老人,从出生没见过打仗。能让老百姓过100多年安稳日子,我就认为这是好,很好的条约。

但是按照我们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思维来考虑,这个条约很不好,我大宋屈辱了,这不行,得跟辽国拼命,死100万人也得打,亡国也得打。就像明粉一样,天天喊我大明铁血王朝,不割地、不和亲、不议和、不赔款,他们从来不会想想,在明朝老百姓过的是啥日子。奴才的思维已经深深的打在他们的DNA里了,600多年了,依旧这么强烈。

其实澶渊之盟,最开始是北宋作为外交胜利来看待的,是朝廷的政绩,还庆祝了一番。只不过后来内斗,有人把它解读成吃亏了而已。

在这里我不想谈太多的细节,只是给大家提个思路:我们读历史,应该是站在帝王的角度还是应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

我是被磨得没脾气了,站在了草民的一边。如果你还有锐气、有野心,希望自己也能争霸天下,这样你站在帝王的角度看世界,我也支持。但是,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明粉那样站在台下为主子涂脂抹粉。

其实我现在粉的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当时佛教过于兴盛,全国人民大量出家,寺院占据了很多田产,国家的兵员和财政、土地都受到了极大影响。于是北周武帝开始灭佛,拆除寺院,勒令僧尼还俗。当时有个高僧劝他说:陛下呀,你这样做死后是要下地狱的。周武帝说: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太震撼了,太敬佩他了,虽然我也是信佛,但我觉得周武帝太伟大了。是大不了死几千万人,跟资本主义决战的伟人不能比的。老百姓要是能获得幸福快乐,到地狱里受种种苦,朕也不推辞。这是菩萨说的话,他绝对不会去地狱。

像甲午、918、朝鲜,这些战争是必须打的。因为人家就是奔灭咱们来的,这种战争是没的选择,只能打到底。我反对像汉武帝那样无节制的使用武力,死了全国一半人口,把家底打空了,这样的打是自杀。抗日战争,我们没的选择,只能打。但在汉武帝面前,他是主动的一方,摆在他面前的有很多选项。比如说控制战争的规模、边打边谈、分化瓦解......

咱们再做个假设,如果汉武帝派出一个女儿跟匈奴和亲,为国家带来50年的和平。放心,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肯定不会喜欢他,甚至会骂他软骨头。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思维就是个打,亡国了也得打,死一半人口也得打。其实通过这种思维就又牵扯出一个常见的话题,我们中国人、汉人其实骨子里是极其好战也是极其擅战的民族,只不过是让近代的史学家、政治家给我们自己都绕糊涂了,觉得自己是任人欺负的小白兔,中国人不好惹,宁可亡国也乐意跟你干。咱就再做个测试:会死100万人,但咱们能拿回外蒙,中国人干不干?肯定非常乐意,这100万名额都会很难抢。咱们是一个非常好战的族群,不怕死、不软弱。这个就不详谈了。

今天的中国空前繁荣,国力大增,直追老美,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也是忍了1996年和1999年的屈辱换来的。国家和人生是一个道理,有些亏是你这辈子必须吃的,有些辱是你这辈子必须忍的。你还能理直气壮、忠义千秋的问心无愧,还能喊出宁死不低头,只能证明你还太年轻。

我特别喜欢美国队长里的一句台词:在无法妥协的时候再坚持。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无法坚持的时候才妥协。一定的妥协,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


锐视觉何老师


我赞同赵冬梅女士的观点,澶渊之盟是一个并不坏的条约。甚至,可以说,澶渊之盟是很好的和平条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澶渊之盟的内容与效果。

澶盟以及宋辽两国立盟之后形成之后续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六点:一、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二、宋朝每年给予辽朝岁币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三、双方大致按占领现状划清领土边界,在国境线立下界碑;四、约定两国互不单方面增加边防武装;五、约定双边司法上的合作;六、两国在边境开设榷场,开展双边贸易。这样的条约有什么不好?

也许有人说,根据澶盟,宋朝要给辽朝岁币,这一点就丧权辱国的意味。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岁币既不是战败国的战争赔款,也不是藩属国的纳贡,毋宁说,岁币实际上就是发达国家对经济落后国家的资助:“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念河北居人重有劳扰,傥岁以金帛济其不足”,类似于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援助。

澶盟的效果如何呢?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之后,双方实现了一百余年的和平相处,避免了战争以及因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从这个角度来说,澶渊之盟非常伟大。如果一千年前有诺贝尔和平奖,宋真宗可以当之无愧地获奖。


吴钩的钩沉


《澶渊之盟》,或许不能说是一个完全平等的条约,但是,显然不是一个坏的条约。宋辽百年和平,就是建立在此条约之上的。


人们无法看清楚历史的真相,是因为人们无法把自己真正置身于历史之中,而通常把自己置于一个虚假的历史中。


为什么今天的国民,对《澶渊之盟》大加抨击,深感耻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想象自己若是宋人,若是杨家将帐下一兵,感到耻辱是正常的。

问题是,我们是宋人么?

以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范围而言,今天河北山西相当的一部分,以及往北的东三省,内蒙古,都是辽国领土,今天的陕西,甘肃大部分属于夏国领土,至于藏区,新疆,就更谈不上和宋有什么关系了,而今天的云南,在当时是大理国领土。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辽宋大战的历史时间节点的话,那么我们有可能是宋人,但也有可能是辽人,夏人,大理人。如果我们连宋人都不是,宋人的耻辱,其实,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我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今天的所谓的北京土著人,自唐中期之后,便是胡汉杂居之处,唐朝灭亡之后,北京便一直处在辽,金,元的统治之下,从来也没有属于宋国的时候。换句话说,今天的北京地区的土著如果试图往上溯自己的先祖的话,那么他们基本都是辽人,金人,或者元人,不会有人先祖是宋人

如果我们不是宋人,而是辽人,那么,对于《澶渊之盟》,辽人会满意么?作为一个辽人,建立国家比宋国要早,辽国也没有主动进攻过宋国,反而是宋国,不但消灭了辽国的附属国北汉,更是悍然出兵侵略燕云地区,面对宋国的入侵,辽国当然应当奋起反击,最后不但把宋国逐出燕云地区,更攻入宋国国境,最后在澶渊双方对峙,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条款如下:

    1.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辽人会满意这个条款么?我想应该是不满意的。作为对比,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朝代,一年的税收,我没有查到具体数据,从网上某些引用的来看,保守估计是1亿两以上。一亿两,看看《澶渊之盟》需要交付给辽国的数字,当真是毛毛雨都算不上。


作为对比,我们看看,辽,金家面对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所需要负担的费用。本来想查查具体数字,好像找不到,就拿一个不是很合理但是多少可以作为参考的例子来说吧,这就是辽饷。

饷亦称新饷,明朝后期加派的税赋名。
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到四十八年止,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崇祯四年(1631),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
明初正统时,诸边的年例只有二十二万两。到万历时,年例便增至三百八十万 两。辽东战起,自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开始,到天启元年,前后不到四年时间,辽饷用银即达一千七百二十万两,平均每年支辽饷四百多万两。前三次辽饷加派共九厘,合计加征银两四百八十多万两,其中扣除北直隶和地方其他用途,尚余三百万两不到,而山海关一地,即年需支银四百万两。因而辽饷一项,已经弄得全国民不聊生。


看到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辽饷,我想请问下,《澶渊之盟》的10万两,多么?宋朝用区区10万白银,雇佣了一支军队为其世代镇守北方边境,而无异族侵扰之忧,宋人好意思说,这笔费用高?想想汉王朝为了击破匈奴,汉武帝耗尽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人口损失一半,也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唐王朝和突厥,吐蕃,契丹,渤海多年征战,贯穿了整个唐王朝的存在期间。而宋国,用一笔区区10万两的费用,确保了北境的绝对安全,宋人不乐意,我想辽人更不乐意呢。到最后辽人被金人逼迫无路可逃的时候,可笑的是宋人还来落井下石,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宋辽夏,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宋和异民族的辽夏的故事。

宋辽夏,是汉末三国之后,中国领土上的又一次三国时代,实际上不是三国,还有大理,越南,只不过没怎么参与中原争霸,所以可以不算。区别于魏蜀汉的是辽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而夏是羌族党项人建立的国家。但是毫无疑问,正如魏蜀吴都是汉人转换来的话,宋辽夏都是原来大唐领土上建立的国家,辽人也是唐人,夏人也是唐人,契丹,党项都是唐的一部分,他们建立的国家从道统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辽国建国比宋国早,夏国占领陕西甘肃地区的时间就更早了,唐末藩镇割据的时候夏国先祖就在这块地方成为首领了。说句不客气的话,哪个建国不比欺人孤儿寡母的宋国要正?


当我们把我们所处的位置从我们是宋人的角度挪开,我们就很清楚的明白,《澶渊之盟》对宋而言,已经是一个得了极大便宜的条约

。很多人都讲辽是虎狼之国,狼子野心,其实看看宋国呢?辽国在澶渊之盟后,基本遵守了澶渊之盟的约定,在随后的宋与西夏的战争中,宋与越南的战争中,都保持了中立,要说趁火打劫,也就是多加了点岁币,并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宋国呢?在辽国面对崛起的女真人进攻的时候,宋人趁火打劫,哪里有一丝一毫的兄弟之国的情谊。最后自己也身死国灭,原本就是报应罢了。


把历史建立在幻觉之上,用一套自说自话的错误百出,毫无道理的逻辑来认识历史,那么对历史的认识就不可能是清醒和正确的。这正是今天绝大部分学历史的中国人所具有的通病。什么对自己有利讲什么,什么对自己不利,就不讲了,自己打别人的时候,都是别人的错,别人打自己的时候,还是别人的错,总之就是反正我从来没有错,无论是大人还是被打,都是别人的错。这种经不起任何推敲的逻辑,恰恰成为了今天中国人普遍的历史观,我能说什么呢?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借鉴古人,指导未来;

我说,我们的镜子早已经被人换成了哈哈镜,真实面目都已经荡然无存,还借鉴啥,指导啥啊?

不换掉这个哈哈镜,什么借鉴啊指导啊,都是白扯。


张子曰


熟悉历史的人都不会这著名的停战协议。公元1005年,宋、辽于今天的河南濮阳界内达成停战共识,这也就是史称的“澶渊之盟”,对于这次两国的契约的建立,以前的史家多是持否定观点的,“屈辱求和”“失地丧权”“卖国”“开一代投降政策先例”这些论断基本上霸占着我们的教材。

但是,随着社会体系的完善和进步,对于这一停战协议的签订,放在更长远,更久安的眼光来看,还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其实后来有很多人也开始肯定它了,只不过这位北大副教授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把这学术上的争议转变成了一个公共话题罢了。

遭渊之盟后,宋、辽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各族人民往来密切,其实是很好地推动了民族与文化的融合的。

当时,北宋伐辽,意在夺取燕云十六州,平定中原,进而统一中国,但是想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政治、经济、军事上,对没有对辽国一击必胜的把握。

反观辽,虽然推行了封建制,表面上看起来很强盛,其实他们自身的内部厌战情绪还是很强烈的,更何况身在沦陷区的中原人民还在陆续不断地反抗,所以辽也不是不敢轻举冒进的。

而“澶渊之盟”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这就像足球上的攻守双方,都没有很大把握先进球,那就做好防守,别先失球。

“澶渊之盟”签订以后七十年间,宋、辽双方的社会经济都稳步发展起来,这是一种双赢,何乐而不为呢?北宋施行精兵简政,缩减军费开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生产不再受战争影响,而逐渐发展。

据史料记载,从仁宗(皇祐)到英宗(治平),相隔不过二十年,垦田之数成倍增加,唐、邓、襄、汝等州郡,宋初时是“人少耕垦”,而停战的几十年后已经是“环数千里并为良田”了。真宗以后七十年间更是户籍大增,人丁兴旺。此外,商业、手工业、交通和科学技术也都有新的发展。

辽朝统治的燕云十六州,和议前是战场,农业基本上是停滞的,和议以后很快成了大规模经营农业的基地,并且以点带面,促进了辽朝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化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当时,辽朝的五京不仅是契丹族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交通中心。随着经济的交流,契丹族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得到加强。

综上所述,“澶渊之盟”应予肯定。


光明大先生


宋真宗年间,北宋和辽国经过多次战争之后缔结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缔结之后,宋每年要向辽进贡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很多人说宋简直丧权辱国,在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还签这样的盟约?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在很多人眼里的丧权辱国之盟

北宋时期澶渊之盟签订原因是因北宋军事积弱吗?

公元1004年,辽圣宗在萧太后的支持下,亲自率兵南下,企图深入北宋领土。当时北宋大臣们有的主张抗战,有的主张逃亡,宋真宗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一心想要南下逃亡。而后在宰相寇准的极力说服之下,宋真宗才愿意前往澶州监督战势。宋军在宋真宗的鼓舞下,在澶州城射杀了辽国一员大将。辽国见北宋实力不凡,便主张议和。当时宰相寇准一心想要借势打击辽军势力,但是宋真宗畏敌,便主张议和。

在宋真宗强力主张议和之下,北宋朝廷便通过派遣官员前往辽国进行谈判。双方经过半年时间协商,最终于公元1005年1月份签订合约,这便被称为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订立的背景不仅与这次战事相关,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北宋朝廷一直妥协的结果。

澶渊之盟订立之前,北宋和辽国冲突不断,双方战争长达二十五年。辽国一直想要占领北宋的燕云十六州,面对敌人的入侵,北宋只能防御。自从雍熙北伐失败后,北宋对辽国心存敬畏,北宋由先前的主动攻击转为现在的被动防御,而面对步步紧逼的辽国,北宋最终只能妥协。

平等的盟约

澶渊之盟对双方的意义。

虽然要以岁贡为代价,然而能够换得边境的长治久安,对宋真宗来说,当然还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由于澶渊之盟的影响,宋辽两国暂时不再兵戎相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两国领导人都松了一口气。

自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两国间百余年间没有再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边境恢复和平之后,两国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据说在这一时期,两国通使殷勤,宋辽之间外交活动多达三百八十余次。不仅如此,辽国发生饥荒时,宋朝曾主动提供赈灾帮助,而宋真宗崩逝后,辽国朝野亦举国致哀,以示恭敬。

很难想象,曾经将彼此视为心腹大患的两国,竟因一纸条约而缔结为“友好邻邦”,若说澶渊之盟的影响果真有积极之处,大概也在于此。

然而北宋朝野亦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到了澶渊之盟的消极影响,比如王安石等维新变法派认为签订澶渊之盟后,宋朝君臣忘战苟安,重文轻武,完全忘记了自宋太祖时代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壮志,导致大宋国力日弱,民风日益萎靡。对此,后世史学家亦颇有同感,毕竟澶渊之盟是宋真宗为了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向强敌妥协的结果。

其实很多人眼里此次盟约是丧权辱国,如同满清一样,但以我看来,这同清和个列强的协议完全不同。首先,澶渊之盟中,宋、辽以兄弟称呼,宋为兄、辽为弟,每年,宋赐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非教科书所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失去的钱宋又可以通过外贸赚回),这对两国百姓是非常有益的。以至于在后来的宋辽百姓竟然出现辽“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这也为金一股气团灭两国帝国打下伏笔)。

澶渊之盟的负面评价: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虽然换来了宋、辽百年无战事,但也因为武力萧条,被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一锅端。

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原创不宜,望请支持,如有不妥,点击关闭—— 历史照妖镜留


历史照妖镜one




答:“檀渊之盟”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澶渊之盟”,盖因宋辽两国的和约签订于澶州(河南濮阳),而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称“澶渊之盟”。

签订“澶渊之盟”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得看是站在宋朝的立场来看待问题还是站在辽国的角度来看问题了。

如果是站在辽国的角度上看嘛,自然是好事儿啰。

如果是站在宋朝的立场来看的话——本来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这许多年以来,给一大帮专家、学者忽悠来忽悠去,广大吃瓜群众都给忽悠晕了。

这么着说吧,国家涉外事务虽大,却和民间私人交往是同一个理儿。

话说,有一个辛勤的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在自家田里劳作耕种,年轻漂亮的老婆在家里洗衣做饭、纺纱织布。小两口忙碌是忙碌了点,却用度自足,衣食不愁,日子过得倒也充实、和美。

山里住着一个强盗,不事生产,惦记上了农夫家里的粮食、布匹,以及那个年轻漂亮的老婆,经常趁着农夫外出劳作,窜到农夫家里偷东西和抢东西。

农夫家里遭受过了好几次重大损失后,气愤不过,到山上找强盗拼命,却被打得鼻青脸肿而还。

农夫打强盗又打不过,官府又管不了这事,搬家又无处可搬,怎么办?只好在自己的家园高筑防盗墙、加固加牢防盗门,多备大刀、斧头,仅此而已。

但是,强盗依然不断前来剽掠财物、骚扰农夫的美妻。

农夫疲于奔命,又愤怒、又害怕,抓狂不已,天天向上天祈祷,祈祷早一天结束这种痛苦的生活。

终于,上苍开眼了,给农夫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那天,农夫从田地里提前回来,发现家里的门被强盗踹开了,美丽的妻子也被强盗污玷了,强盗打着包,哼着小调从屋里出来。

霎时,怒火烧去了恐惧,农夫疯了似的挥着锄头追打强盗。

猝不及防的强盗被打得头破血流,狼狈不堪,躲在茅厕里不出。

强盗不出,农夫也打不进去,一时形成了僵局。

当然,这样的僵局不会永久,傻子都可以看得出,形势对农夫有利。

农夫的怒火却一点点熄灭,后怕一点点涌现,担心强盗狗急跳墙、作困兽之斗,主动要求和解。

被堵在厕所里的强盗没理由不同意啊,于是双方讲条件。

强盗觉察到了农夫的怯懦的,提出讲和的条件如下:

一、双方以兄弟相称,农夫年幼,称强盗为兄。

二、双方以后平等相等,互相友爱,农夫不得上山找强盗的麻烦,强盗也不来抢劫和骚扰农夫夫妻;

三、农夫每月向强盗提供粮食三百斤,布匹四匹。

一直以来,农夫被强盗折磨得苦不堪言,睡梦里都盼着结束这种生活,二话不说,满口应承。

于是,双方签字画押,各自欢喜而散。

对强盗而言,签订这份合同,自然是好事儿了,不用任何付出、无须履行什么义务,只要保证不再来抢农夫家,就可以每月坐享粮食三百斤,布匹四匹,何乐而不为?

对农夫而言,情况就有些微妙了。虽然农夫一直安慰自己:强盗是曾经对我造成了极大伤害,抢了我不少东西,还打了我,污玷了家里的老婆……但,我现在的伤不是都好了吗?老婆虽然被污玷,但又没为强盗生下孩子,洗洗身子,不也照样干净吗?现在好了,签订了合同,担惊受怕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我可以心无旁骛地耕种、老婆可以平安无事地在家里织布,作物和布匹的产量肯定会大幅度增加,只须提供很小的一部分给强盗,剩下来的可能比以前得到的全部还要多,到头来,还是我赚了!

故事讲完了。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宋辽双方之间签订“澶渊之盟”的经过,不也是这样吗?!

辽国就相当于那个强盗,在五代十国时巧取豪夺了燕云十六州,到了北宋初年,不断侵扰宋境。

宋太宗赵光义一怒之下,发起了高梁河大战、组织起熙雍北伐,但都大败而归。

辽国骑兵的凶猛与剽悍在宋军军团心里投射下巨大的阴影,宋军对辽国的恐惧与日俱增。

1004年,辽军于大举入侵中原腹地。

宋真宗在寇准等强硬主战派的力挺下,御驾亲征,在澶州有效地阻住了辽军的攻势,并射杀了辽国军魂人物萧挞凛。

辽军军心大沮,双方罢兵言和。

该年十二月,达成和约如下:

一、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二、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前文说了,这条和约对辽国绝对是天掉下的好事。

宋朝方面呢?

学者、专家,包括赵冬梅副教授是这样自欺欺人地安慰世人的:和约化干戈为玉帛,不但建立了良好的和平环境,还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宋朝表面上是亏了,实际上是赚了,赚大发了。因为,其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的支出只是宋朝国库里的九牛一毛、不及用兵费用的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国内经济发展迅猛、文化繁荣。

这些学者、专家,以及赵冬梅副教授说得对不对呢?

大家比较一下前面农夫与强盗的故事,心中自然会有答案。

我还想补充一下:

一、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就等于永久性地放弃了燕云十六州。

二、辽国并非一味想恪守盟约,而是根本无力大规模南下侵犯。一方面是其与高丽发生战争;另一方面是其内部发生了分裂。纵然如此,它还是在小动作不断,怂恿西夏侵扰北宋。1042年,宋夏交战正酣,辽国就趁火打劫,向北宋勒索索要关南十县,增征了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1074年,又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浑水摸鱼,霸占了不少土地。

三、北宋自签订了“澶渊之盟”,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文恬武嬉。

四、宋朝每年“进贡”给辽国的岁币并非宋朝国库的九牛一毛,根据《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货志下.七.坑冶》中记,北宋年产银量大约二十二万两,要想完成岁币,就不得不通过征收、增税、用廉价倾销货物换取白银。这样,北宋朝廷年收入白银大概是九十万两。而自“庆历增币”后,北宋每年要用白银收入的三分之一来买平安。

显然,“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是在宋方大占优势的背景下签订的耻辱条约。


覃仕勇说史


赵冬梅,1971年出生,北京大学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修宋史,为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她在百家讲坛讲过《寇准》,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不太坏的条约。

澶渊之盟基本上是一个平等和平条约,对北宋来说并不是一个失败的条约。

和议主要有三条内容:

一、辽主尊宋帝为兄,宋帝尊萧太后为叔母。

二、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三、尊重双方目前的边界线,双方不招纳降附,不沿边境增筑城寨。

双方都做了一些让步,不可能只达到一方的目的。

澶渊之盟使辽宋称为兄弟之国,从此双方保持和平近百年。

其实,辽宋关系与后来的金宋关系完全不一样,辽宋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金宋之间的靖康之耻可以说是深仇大恨(所以金宋之间不可能有什么平等条约)。

辽宋之间的主要问题是:燕云十六州。但这个问题也不是宋朝时期产生的,而是以前五代的后晋割让给辽国的,然后是后周世宗趁着辽国睡王当政时,夺回了瀛、莫二州。

辽国的要求其实不高,只是要求北宋把瀛、莫二州还给辽国。

北宋开始的要求还比较高,目的是想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经过宋太宗的两次败战,第一次在高粱河大败,宋太宗差点送命,坐驴车狼狈而回;第二次失败,损失了大将杨继业。辽国侵夺了北宋易州的部分地区。这时,北宋实际已没有力量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了,也不作这个指望了,只要能守住瀛、莫二州就行了。

澶渊之盟时,辽国大军已经侵入宋国一千多里(可以说是百年后金国入侵的预演),到达黄河岸边。虽然北宋军坚守黄河,并用床子弩射死了辽国统帅,辽国的粮草后路被北宋军威胁,但双方在军事上仍然是均势。

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只是在边境交割,并不是派人进贡。实际上这些岁币相当于瀛、莫二州的税收,北宋把二州的税收给了辽国,辽国不再要求归还瀛、莫二州。当前两者的边界基本是过去后晋、后周的历史遗留问题,双方不再纠结就可以了。

宋给辽岁币,其实仅占宋财政收入的几百分之一,宋真宗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并且北宋的开国皇帝和将领都参与了收复瀛、莫二州,北宋太宗两次伐辽,理稍亏一些,给辽国一点补偿,也说得过去。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其实道理很简单,什么条约放在当时的历史情景分析就容易得出答案。

虽然宋朝抵抗住了辽国的进攻,但宋朝底子薄,又抑武,还不信任武将。那时候根本就不是辽国的对手,赢了一场小的战役,扭转不了局面的。宋朝识时务看清了大趋势,做出了送钱保和平的方式,没有什么不妥。最大的问题在于不思进取,导致百年后轻而易举被金国所灭,悲哀。两任皇帝被俘虏虐待,几千皇亲国戚和宫女被俘虏被凌辱。奇耻大辱。

如今的贸易战,在美国不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我们不可恋战,要继续韬光养晦,积极进取啊!


老蜜的历史金融观


关于《檀渊之盟》,历史上的评价负面的很多,大体上是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签了一个屈辱的“条约”。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后世的很多人眼里的这个“屈辱”的条约,带来的却是北宋近一百年的和平。

所以,从结果看,这个条约似乎并不是那么的不堪。毕竟,一纸条约带来百年和平的事,在中国历史上好像是“绝无仅有”。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条约?为什么要签这样一个条约?签订条约之后,为什么会有百年的和平?

我们还是先看看,宋辽之间为什么会打仗。

宋辽之间的矛盾,根源来自于“燕云十六州”。

地点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一代的“燕云十六州”,是后晋时期的那个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的,石敬瑭此举,几乎是把后来的大宋整个的北大门打开了。

到了后周世宗时期,后周从辽那里夺回了燕云十六州当中的两个州,这引起了辽国的不满——石敬瑭割让给我的,你后周凭什么要抢啊!而赵匡胤就是取代后周自立的,于是,这个帐就算到北宋头上了。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权之后,很快就统中原的割据局面,形成了大一统的北宋王朝,但是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当时的朝野也对此抱有极大的遗憾,俗称“金瓯缺”,燕云十六州不能回来,大宋的江山是缺了一个边的。

赵匡胤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就是想用钱来“赎回”燕云十六州。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基金会,时不时的查查帐看看基金会赞了多少钱,常常感叹:快了!再有XXX两就够赎回燕云十六州的赎金了。

但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后,对于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有自己的想法,他是想通过战争来达到目的。

幽州之战,宋太宗亲自挂帅,冲锋陷阵,并未取得任何战果,自己却挂了彩。

太宗时期的两次争战,成全了“杨家将”满门忠烈的美名,也成就了杨继业,杨宗保,穆桂英,佘太君,甚至是烧火的丫鬟杨排风。当然只是在文学作品和舞台上。

但是,两次战争的结果,实际上已经证明北宋基本上没有能力收复燕云十六州,能保住后周世宗收复的两州已经很不错了。

到了宋真宗时期,辽国和北宋的战争,还是围绕燕云十六州的争夺展开的,只不过这一次辽国是攻方,北宋是守方。

宋真宗也御驾亲征了,这基本上是拜寇准所赐。

这场战争实际上是打了一个平手,完全算不得“胜仗”,无论对哪一方而言都是如此。

当战争打成“消耗战”的时候,谈判肯定是最佳选择。

于是就有了《檀渊之盟》。

所以,《檀渊之盟》并不是打了“胜仗”后签订的合同。

从内容上看,《檀渊之盟》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一个基本平等的条约。

首先,宋辽两国互为兄弟国家,其中辽为弟,宋为兄。这是符合当时两国的实力对比的。辽国虽然武力值不错,但是经济文化水平和大宋还是有差距的。

第二,大宋的皇帝称辽国萧太后为叔母(也就是婶子)。这种辈分关系也挺正常的。

第三,宋每年给辽岁币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岁币和纳贡肯定不是一回事,让大哥的每年给兄弟一个大红包,想必也没什么过分的。

更重要的是,宋辽之间约定了互不侵犯,互不招降的条件,对于大宋来讲,几乎就等于整个北方得以安定,每年因为整军备战节省下来的银两绝不止十万之数。

和平带来的是大宋的繁荣和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人诟病这个《檀渊之盟》呢?

实际上诟病《檀渊之盟》并非《檀渊之盟》本身,而是整个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以及这个国策带来的极端后果,就是两次灭国。

后人是希望大宋能够再血性一些,再像大汉一些,这样,也许就不会出现被灭国的耻辱。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两宋时期朝野上下不约而同的选择“重文轻武”,肯定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集权治理得需要。

历史,肯定是有其必然性的。


步武堂


这有什么可争的,历史的发展证明它是就是好条约!反对的那些人有几个知道具体内容的,都是瞎吵吵。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