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騷客、書畫家爲什麼對酒的興趣如此狂熱?此文道破玄機

從古至今,文人墨客總是離不開酒,詩壇書苑如此,那些在藝術界佔盡風流的書畫家們,更是“雅好山澤嗜杯酒”。如果說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那麼它又何嘗不是一個酒文化濃厚的國度呢?

古代文人騷客、書畫家為什麼對酒的興趣如此狂熱?此文道破玄機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酒在我國源遠流長,飲酒在國人的生活中早就演變成一種文化現象。人們樂時飲酒意在歡慶,愁時飲酒旨在除憂。酒可品可飲,可歌可頌,亦可入畫圖中,也成了書法家創作時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古代文人騷客、書畫家為什麼對酒的興趣如此狂熱?此文道破玄機

北京故宮藏《蘭亭集序神龍本》唐,馮承素摹.

如書聖王羲之,其著名代表作《蘭亭集序》便是他於紹興蘭亭喝酒時寫就。

縱觀歷史上的文人,大都與酒形影不離。文人飲酒已是傳統上的瀟灑。魏朝末年,被譽為文壇“竹林七賢”的阮籍、嵇康等人,個個堪稱酒中豪傑,常在竹林中飲酒長嘯。阮籍一醉就是一個多月;嵇康醉酒有風姿,不時醉出美感來;劉伶更是對酒一往情深,可謂古今一流的“醉仙”。

在古代,但凡大型飲宴,沒有酒相伴是極為少見的。飲酒唱歌,言志抒情,是人們最愜意的事情之一。

現代人呼朋喚友地聚餐喝酒時,雖仍會有吟詩作畫,但那也只是個別現象了。沒了古人那種雅緻文化的酒桌氛圍,現代人剩下的只是熱鬧,著實令人為酒文化的失落感到些許遺憾。

古代文人騷客、書畫家為什麼對酒的興趣如此狂熱?此文道破玄機

《鍾馗仕女圖》中對坐飲酒的鐘馗與鍾馗妹

古代文人騷客、書畫家為什麼對酒的興趣如此狂熱?此文道破玄機

張旭酒後草書

酒使不少書畫家狂放不羈,不拘成法,激昂騰奮,然後筆走龍蛇,異趣橫生,創造出了許多藝術價值極高的傳世佳作。

歡迎廣大酒友在下方評論欄一起參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