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視覺健康論壇暨第81 期廣東科協論壇在粵舉行

全方位聚焦視覺健康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視覺健康論壇暨第81 期廣東科協論壇在粵舉行

圖片說明(圖片部分由唐犀麟拍攝,部分由通訊員劉少芳拍攝):98日上午,由廣東省科協主辦、廣東省視光學學會承辦的第81 期廣東科協論壇——“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視覺健康論壇在深圳市舉行。同期舉行第21屆廣東省眼科視光學術會議及相關的國家級、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據悉,學術研討按專業分會場,由省內、外知名專家作50個專題講座,並有若干病例的分享和討論,以及主持專家的點評等;專題培訓集中在角膜塑形和雙眼視功能檢測,共進行

3個半天的操作訓練。會議有約100名知名專家參與交流,約600名專業人員參會。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柯紀協 劉少芳



98日上午,由廣東省科協主辦、廣東省視光學學會承辦的第81 期廣東科協論壇——“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視覺健康論壇在深圳市舉行。同期舉行第21屆廣東省眼科視光學術會議及相關的國家級、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據瞭解,此次論壇從近視防控、乾眼防治、雙眼視覺及眼底影像診斷等當前視光學的熱點出發,全方位聚焦視覺健康。



多位視覺領域大咖專家蒞臨現場



記者現場獲悉,此次論壇邀請了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亞太眼科學會前會長、亞太眼科醫學雜誌總編、香港希瑪國際眼科醫療集團主席林順潮教授,亞洲視光學會會長、澳大利亞華柏恩視覺研究中心CEO陳家偉博士,亞洲乾眼協會主席,廈門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劉祖國教授,新加坡國立眼科中心高級顧問Louis Tong博士就眼科與視覺科學、近視防控及乾眼病等作主題講演。論壇還邀請了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終身名譽主任葛堅教授等一眾專家以圓桌論壇的方式就視覺健康及近視防控等問題進行討論。



同期舉行的第21屆廣東省眼科視光學術會議採用學術研討和培訓二種形式。學術研討按專業分會場,由省內、外知名專家作50個專題講座,並有若干病例的分享和討論,以及主持專家的點評等;專題培訓集中在角膜塑形和雙眼視功能檢測,共進行3個半天的操作訓練。會議有約100名知名專家參與交流,約600名專業人員參會。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多場專題同時進行


專題一:近視防控與角膜塑形專題研討及學習班


據介紹,為響應國家對學生近視問題的高度重視,拿出有效的綜合防治方案,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此次近視防控專題研討將由國家衛計委近視眼重點實驗室周行濤教授、廣東省中小學防近工作專家組組長王幼生教授等防近專家分享在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中的經驗。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角膜塑形是目前公認的延緩近視發展的有效方法,但技術要求較高。此次角膜塑形學習班旨在配合深圳市《角膜塑形鏡驗配技術規範》的執行,進一步推動我省角膜塑形鏡的規範驗配,從實際驗配出發,採取理論與操作相結合、重在實踐的方式,適合不同層次的學員。今後,省、市視光學會將聯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角膜塑形驗配的技術培訓和規範實施。



專題二:眼表健康與疾病防治國際論壇


眼表角膜病診療進展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


據介紹,眼表與角膜疾病一直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外傷、炎症等各種損傷因素均可導致角膜、結膜上皮表型發生改變,角膜新生血管化,乾眼等一系列的病理變化,進而造成患者視功能障礙,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視覺體驗,從清晰度到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視頻終端的普及,乾眼已然成為困擾眼部健康的一大眼疾之一。



掌握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臨床診療方法,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是每一個眼科醫生追求的目標。近年來角膜病和外眼疾病領域發展迅速,眼表及角膜疾病的理論研究、手術設計理念不斷創新,診療設備持續改良,各類眼表基本的診療指南和專家共識不斷更新;而且,隨著新的生物材料和生物製品不斷開發,出現了很多新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方法,眼表及角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正在發生著顯著變化。



此次會議邀請了Singapore Eye Research Institute、香港中文大學、廈門大學眼科研究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山大學眼科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院,湘雅三醫院、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深圳市眼科醫院等國內外知名眼表及角膜疾病專家,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理論結合臨床,深入探討國內外研究現狀,為各位學員講述最新的進展。授課內容豐富,涵蓋眼表及角膜疾病的理論知識、藥物及手術治療新進展,組織工程角膜的研發和應用,角膜接觸鏡的驗配實操培訓以及疑難病例討論等內容。包括:


  1. 亞太地區乾眼病的現狀與研究進展,乾眼的慢病管理,以及中醫藥治療乾眼的隨機對照研究和前景展望。


2.各類常見眼表和角膜疾病諸如各種感染性角膜病變、糖尿病相關的眼表疾病、翼狀胬肉、乾眼以及蟎蟲相關性瞼緣炎和角結膜病變的診治規範和診療進展。



3.各類眼表疾病的最新國際診療指南專家解讀,如國際淚膜與眼表協會幹眼病指南更新要點解讀、蠕形蟎相關性瞼緣炎專家共識解讀、過敏性結膜炎診治與專家共識解讀等。



4.各種眼表疾病最新治療新技術新進展,除對近年來國際上出現的深板層角膜移植和角膜內皮移植術等新型手術方式治療各種眼表角膜疑難復雜病例分析和講解。同時還將對組織工程角膜的研發和應用、外泌體在眼科的研究進展、傳統中醫藥在乾眼治療方面的臨床研究、羊膜在眼科臨床的拓展應用等學術熱點問題進行探討。



5.疑難和典型病例分享,通過對一些眼表角膜疾病的臨床疑難復雜病例的系統分析,將進一步提高學員對眼表角膜疾病的臨床診療水平。



專家視點:改變了講題孤立講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眼表疾病的病理生理學進步,眼表防禦機制提出將眼表上皮和淚膜視為一個整體功能單位。由於眼部表面防禦的所有因素是整合的,一個因素的功能障礙可以動態地影響其他因素,所以眼表這些疾病作為一個整體治療,比作為孤立的疾病治療會起到更好療效。本繼教項目內容設計上充分體現了眼表疾病治療的整體性思維觀念,改變了以往將角膜病,淚膜疾病,角膜移植等講題孤立講述的模式,從眼表疾病整體出發,理論結合臨床,啟發和指導學員將這種整體思維應用到眼表和淚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策略中。



更重要一點,通過此次培訓,學員們將對國內外近年來在眼表和角膜疾病的最新研究動態和研究成果及臨床診療新技術有更深刻的認識,豐富他們在眼表和角膜疾病的防治工作中理論知識,提高其臨床診療水平,促進健康中國的發展。



專題三:眼底疑難病例研討會


——病理性近視眼底病變的診治


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文峰教授主持的眼底疑難病例研討會主要關注的是病理性近視眼底病變的診治。

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15年約有5.91億人(總人口約13.8億)患有近視,其中高度近視約8700萬(6.3%

)。由於近視發生年齡的不斷前移,今後的高度近視將會明顯增加,預計到2050年,高度近視的患病率為13.0%,而到2100年,這一數字將會增長到17.0%。這些驚人的數字,給以我們警醒:解決我國的近視問題迫在眉睫。



背景資料:



據瞭解,廣東省視光學學會是國內第一個根據國家衛健委(衛生部)文件精神獲得省衛生主管部門授權的角膜塑形培訓專業團體;深圳市視光學會是牽頭制定深圳市《角膜塑形鏡驗配技術規範》的專業團體,《規範》於2017年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佈實施,為強制性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